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图2.粉末颗粒原料加聚合物的混合物
密度和重量损失测量:
一般,指数可用于量化混合程度,基于标准偏差或从混合物中现场抽取的样本在时间间隔上的差异。为此,样本的密度和重量损失须进行测量。一个基于阿基米德原则的汞位移法是用于密度测量和对结果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密度一致性是用来衡量均质性原料。原料的均匀性还可以从样品部分脱脂重量损耗测量后做出宏观的评估。此测试,样本嵌入一个铜框的ZrO2粉体,一起被放进一炉在130?C保温5小时。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脱脂与芯吸机制毛细管行动同时发生。在测试的最后,样本被重新权衡去确定目前每一次粘结剂的数额。从原料混合物中计算偏离原来的粘结剂数额,以确定同质性的程度。 结果与讨论:
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发现,氧化锆颗粒呈球形和Mg-HC颗粒呈鳞片型,如图3所示。粉末尺寸的大小分布如图4所示。氧化锆的平均粒径为1.3米,并不包含任何团聚。Mg-HC载弱团聚( 10-17米)和其平均粒径约为1.5米。根据研究结果,这些粉末是适合注塑成型的过程的。
第 34 页 共 53 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a)
b)
图3.粉末的扫描电镜扫描, a)氧化锆和 b)Mg-HC
绿色密度结果:
第 35 页 共 53 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用此方法准备原料很容易在120?C左右使用冷模具注射成功。在成型温度下原料的粘度是足够的。设置时间20秒,足可让该管无失真和坚持从模具中退出。从不同批次所得的绿色密度列在表2。所有批次中的值非常相似由于混合原料。理论和测量样品的密度的最大差异小于3%。这表明,粘结剂和陶瓷颗粒基本上是均匀混合。
微分重量分布(%)
粒子直径(微米)
a)
微分重量分布( % )
粒子直径(毫米)
b)
图4.粉末的颗粒大小分布, a)氧化锆和 b)Mg-HC
第 36 页 共 53 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表2.原料的密度测量结果为所提出的混合40 v/o的陶瓷粉末
批次号 样品号 绿色密度 理论密度 密度差 (g/cm3) (g/cm3) (%)
减重结果:
部分脱脂结果列在表3 。所有分批的值表明,一个统一的粘结剂分布的规模大小被检查出, 即,二克的管。该脱脂速率为减轻的体重除以为三批在有限的范围内初始粘结剂的内容的样本改变量。最大的差异,在所有分批的脱脂率小于1%和进行分批来自不同样本的价值互相接近。这是混合均匀结果。 微观结构评价:
粘结剂已被完全拆掉和在1750?C烧结,保温5小时的一个扫描电镜的标本显示在图5 。此镜揭示了在晶粒结构和晶粒尺寸方面陶瓷粒子的统一包装条款。
第 37 页 共 53 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表3.部分脱脂的结果使为氧化锆管的样本所作的原料含有40 v/o的陶瓷粉末
批次号 样品号 脱脂速率(%) 平均脱脂速率(%) 差异(%)
图5.扫描电镜的标本,由于同质包装的陶瓷颗粒,显示统一的晶粒尺寸。
结论:
本研究的对象是产品小管的形状。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建议的制备原料
第 38 页 共 53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