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二章 制品工艺分析
本制品为仪表盖塑料体,带有两空,本不是很复杂,但由于公差使得制作稍有困难。
其塑件的图形如下所示:
53 页 第 9 页 共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图1. 塑件图
制品工艺分析:
本制品的原材料为ABS。ABS是三元共聚物,因此兼有三种元素的共同性能,使其具有“坚韧、质硬、刚性”的材料。ABS树脂具有较高冲击韧性和力学强度,尺寸稳定,耐化学性及电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工等特点。此外,表面还可镀铬,成为塑料涂金属的一种常用材料。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流动性中等,溢边料0.04mm左右。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左右),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宜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取60~80℃。一般用柱塞式注射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
第 10 页 共 53 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力为100~140Mpa,螺杆式注射机则取160~220℃,注射压力为60~100MPa。其熔化温度为210~280℃,密度为1.03~1.07 。
避免因尖角引起的应力集中,改善流动充模特性,制品内外表面的交接转折处都设计成了圆角,且圆角半径为R2—R3。
第 11 页 共 53 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第三章 工艺方案分析及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3.1工艺方案分析比较及选择
塑料加工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压塑成形、传递成形、注塑成形、挤出成形、吹塑成形、热成形、铸塑成形。根据成形加工方法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生产制品。下面对两种主要的加工方案做个分析比较。
方案1:采用注射成形
注射成形是将粉状塑料从注射机料斗送入已加热的料筒,经加热熔融后,受柱塞或螺杆的推动,熔融塑料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快速注入闭合塑模中,经冷却(热塑性塑料)定型或加热(热固性塑料)定型后,开启模具取出制品。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都可以用注射成形。
方案2:采用传递成形
传递成形是将一定量的塑料压塑粉或料坯放到料室中加热熔融,然后用柱塞(或称压柱)对加料室内塑料熔体加压将料块快速压入已闭合的热型腔内,当熔体充满型腔后,再经适当保压和固化,即可取出制品。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都可以采用传递成形方法成形制品。
方案3:采用压塑成形
压塑成形是塑料在一型腔中,通过加压且通常需要加热的成形方法。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压塑成形,但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压塑成形的主要优点是使用的设备和模具比较简单;适用于流动性较差的塑料;可模压较大和较厚的制品;制件收缩率小;各向性能比较均匀。它的主要缺点是生产周期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尤其是移动式模具;制品常有较厚的溢边,不能模压要求尺寸精度准确性较高的制品。
采用方案3,由于热塑性塑料模压时模具需要交替加热与冷却,生产周期长,效率低,不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制品。采用方案2成形制品时由于热塑性塑料的固化时间长,生产周期长,也不适应生产该制品。与方案2、3两种成形方法相比,注射成形具有成形周期短,能一次成形外形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注塑机为单机操作,更换原料及模具均很方便,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成形方法。
第 12 页 共 53 页
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由此可见,方案1是成形制品的最好方案。
3.2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注塑过程包括加料、加压、塑化、注射、保压冷却和脱模等几个步骤,其中最重要的是塑化、注射和模塑三个阶段。ABS塑料成型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ABS成型工艺参数 料筒温度/°C 前段 中段 后段 注射时间 保压时间 成形时间/s 冷却时间 成型周期 喷嘴温度/°C 模具温度/°C 注射压力/MPa 后处理/温度(℃) 后处理/温度(℃) 20~120 50~220 170~180 50~80 60~100 70 70 180~220 165~180 150~170 20~90 0~5 第 13 页 共 53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塑料仪表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