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智能化工程管理规程(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机柜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宜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然后铺设活动地板。

5.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预留有800m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背板式配线架可直接由背板固定于墙面上。 6.壁挂式机柜距地面宜为1200mm。 7.桥架或线槽应直接进入机架或机柜内。

8.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9.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10.背架式跳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及线管理架安装在可靠的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固。

4.2.1.2.6布线管理

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对设施的有效操作和维护非常关键,根据TIA/EIA-606管理标准准则,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有:

1. 标签 或其它标识元件和设备的方法;

2. 基于电脑或基于纸面的记录保存系统 ,跟踪元件和设备的位置、用途和状态; 3. 在标签和记录系统中都使用数字字母方案 (链接) ,定义所有元件和设备之间的关系。 标签:

应对每个元件进行标记,包括: 空间 通道 电缆 端接硬件 接地系统 设备

每个元件的标签必须:

唯一,防止与其它类似元件混淆;

清晰永久;应在元件的整个寿命期内持续使用 (某些情况下要长达 50 年)。 记录保存系统:

应按逻辑方式,对相关设施和设备元件进行分类; 可以是纸面的,也可以基于电脑; 工作单还应指明谁负责记录更新。 数字字母方案:

在简单的电话系统中,可以使用简单的方案,用电话号码或分机标记每个元件; 首选的方案应提供唯一的标识符,并包括与元件有关的信息。

对综合布线系统而言,一个统一制定的标签管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避免管理规程的不兼容性和不完整性,减轻管理人员的负担,降低管理成本。让管理人员能熟知并管理各管理区内线路的分布、配线情况。在本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 给每一根六类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缆的两端贴上标签; 给每一根语音和数据主干贴上识别标签; 给所有的面板、配线架贴上相应的识别标签; 给所有的跳线贴上相应的识别标签; 给数据主干光纤贴上醒目的识别标签; 信息点的移动、增加或改变将被记入文档。

以下根据TIA/EIA 606准则及我司以往的设计工程经验,介绍主要管理间编号、面板及配线架等识别标签的编码方法: 1. 管理间编号原则:

IDF-X-X

该区域内第N个管理间某区域

例如A区第4个管理间的编号:IDF-A-4。 2. 设备间配线架编号原则:

X F X-X X

C:数据点P:语音点房内第N个信息点第N个房间第N层

说明:房间号依层从某一点按顺时钟方向数,例如2层第10号房间的第2个数据信息点的编号为:2F10-2C。

3. 水平线缆的标签分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与配线架编号一致,表示某个信息点;另一部分由

组成,表示该信息点端接在配线架上的位置。

4. 工作区每个信息点编号与配线架编号一致,形成一一对应。另外语音点采用红色标识,数据点采用蓝色标识。

4.2.1.3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施工工艺 4.2.1.3.1工程准备及技术交底

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并已会审和批准;

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和特点、旋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 设备、仪器、器材、机具、辅材、工具和机械等应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 备有施工中的通讯联络工具。

系统的工程施工前应对建筑物有关情况进行检查,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施工。 室内装修完毕;

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

施工前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

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情况;

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并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 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4.2.1.3.2工程实施安装工艺

1 工艺流程:

中央控制室设备安装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 现场控制器安装 单体设备安装 传感器、执行器安系统联调 系统验收 2 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

钢管、金属线及线缆敷设请参照有关工艺进行。 3 中央控制室设备安装

3.1 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检验,并符合下列要求: a 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b 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备品备件齐全

3.2 按照图纸连接主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网络控制器等设备。 3.3 设备安装应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应做防锈处理。 3.4 设备底座应与设备相符,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

3.5 中央控制及网络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规定:

a 控制台、网络控制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距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丝固定,用墙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b 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首先应用对线器进行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

c 标志编号应正确且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固。

d 交流供电设备的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

e 中央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4 现场控制器的安装 4.1 现场控制器箱安装

4.1 现场控制器接线应按照图纸和设备说明书进行,并对线缆进行编号。 5 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5.1 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温、湿度传感器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

b 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大于5mm。

c 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5.2 温度传感器至现场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Ω,1KΩ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Ω。

5.3 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a 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温、湿度的位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智能化工程管理规程(4)在线全文阅读。

智能化工程管理规程(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1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