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智能化工程管理规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浙江万翔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弱电系统工程管理规程

1、目的

为了加强项目公司弱电系统工程的管理,对弱电工程的各实施过程(步骤)进行指导、控制,确保项目开发过程的有序进行. 2、试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弱电工程的管理。 3、工作流程

管线施工 设备安装 系统调试 竣工验收 保修服务 施工准备 图纸会审 图纸深化 技术交底 材料采购 4、管理过程 4.1事前管理

4.1.1设计阶段的管理

1、参加初步设计的评审工作,并对初步设计进程进行跟踪,定期、及时与设计部门和设计公司沟通。

2、对初步设计评审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

3、通信、网络、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是否已与相关专业单位沟通并分层制图。 4、监控中心位置是否合理,面积大小是否符合要求;若小区分期开发,中心又不在首期地块,则应审核监控中心的过渡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5、楼道管道、弱电井、桥架、设备箱(间)的位置、空间及余量是否合理,且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标准, 并经建筑及相关专业确认。 6、室内外桥架及管道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

7、室外管线设计是否合理,进小区或地下室的管路留洞位置是否合理,管道路由的容量是否满足需要;是否已与相关的市政接口相衔接。

8、室外井道管路大小及分布是否经过景观环境设计的审核。

9、小区监控室、门卫室、电梯机房等设备及管理用房是否满足联网要求。 10、系统的管路设计对以后设备的选型和调整是否留有空间和余地。 4.1.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1.2.1、图纸会审

1、确定施工单位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并就提出的设计问题进行明确。 2、根据图纸会审内容,结合相关设备技术特点,在进场施工前完成图纸相关部位的深化设计工作; 4.1.2.2、划项工作

组织智能化单位、安装单位、消防单位等与智能化工程相关联的承包方,召开划项专题会:

? 进一明确各自的施工范围和配合内容; ? 划定交叉专业的接口各方施工界面; ? 相关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1.2.3、其他事宜

1、要求施工单位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图纸内容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拟定详细可行的施工计划,并向我方报备;

2、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本项目特点拟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拟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 4.2事中控制

4.2.1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4.2.1.1管路、线缆、桥架施工技术及工艺 4.2.1.1.1电缆桥架及线槽的安装

(1)金属线槽一般采用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明敷,但对金属线槽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应采用。

(2)金属线槽垂直或倾斜安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线或电缆在线槽内移动。

(3)由金属线槽引出的线路,可采用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塑料管、金属软管或电缆等布线方式。电线或电缆在引出部分不得遭受损伤。 (4)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应光滑、无毛刺。 (5)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或接零,但不应作为设备的接地导体。

(6)在室内采用电缆桥架布线时,其电缆不应有黄麻或其他易燃材料外护层。 (7)过伸缩沉降缝时,电缆桥架应断开,断开距离以100mm左右为宜。

(8)线槽过伸缩沉降缝时,宜采用伸缩接头。两组电缆桥架及线槽在同一槽梁上安装时,两组电缆桥架及线槽之间的净距离不小于50mm。

(9)电缆桥架(托盘)水平安装时的距地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50米,垂直安装时距地1.80米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内时除外。

(10)敷设10KV及以下电缆的电缆桥架及线槽多层安装时,其层间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 (11)一般情况下,支撑电缆桥架及线槽的各托臂、支架之间的距离以1.5~3米左右为宜,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米。

(12)几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安装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考虑维护、检修距离。 (13)在电缆桥架上可以无间距敷设电缆,电缆在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电力电缆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14)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上时,应用隔板隔开。 (15)电缆桥架连接严禁采用电、气焊接;

(16)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 管 道 类 别 一般工艺管道 具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 有保温层 热力管道 无保温层 1 1 平行净距(米) 0.4 交叉净距(米) 0.3 0.5 0.5 0.5 0.5 (17)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桥架及线槽应加保护罩; ① 电缆桥架及线槽在户外安装时,其最上层或每一层;

② 电缆桥架及线槽在铁篦子板或类似的带孔装置下安装时,其最上层电缆桥架及线槽应加保护罩,如果最上层电缆桥架及线槽宽度小于下层的电缆桥架及线槽宽度时,下层电缆桥架及线槽也应加保护罩;

③ 电缆桥架及线槽垂直安装时,离所在地平面2米以下的电缆桥架及线槽及线槽:

④ 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在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⑤ 电缆线架及线槽安装在多粉尘场所; ⑥ 电缆桥架及线槽安装在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18)电缆桥架不宜安装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的下方,否则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19)电缆桥架在穿过防火墙及防火楼板时,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20)电缆桥架及线槽与工艺管架共架安装时,电缆桥架及线槽应布置在管架的一侧; (21)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交叉架设时,其净距离应满足规定的要求;

(22)电缆桥架及线槽从正常环境穿墙进入防火、防爆的环境时,墙上应安装相应的密封装置;

(23)电缆桥架从室内穿墙至室外时,在墙的外侧应采取防雷措施; 4.2.1.1.2暗配管安装

(1)暗配的电线管将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会小于15mm。

(2)当电线管需要弯曲敷设时,其转角角度必须会大于90°。每条暗线管不会有三个以上的转角,更不会有“S”弯。在弯曲处不能有皱折和坑瘪,以免磨损电缆。

(3)进入落地式控制箱的电线管路,排列会整齐,管口将高出基础面不小于50mm。 (4)埋于地下的电线管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将会加保护管保护。 (5)电线管路的弯曲处,弯扁程度不会大于管外径的10%,弯曲半径会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不会小于管外径 的10倍。

(6)在电线管超过下列长度时,中间应加装接线盒或拉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 ? 管子长度每超过45 mm,无弯曲时; ? 管子长度每超过30 mm,有一个弯时; ? 管子长度每超过20 mm,有二个弯时; ? 管子长度每超过12 mm,有三个弯时。

(7)在垂直敷设时,装设接线盒或拉线盒的距离为15 mm左右。

(8)配塑料管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C。配塑料管用的接线盒、灯关盒 、开关盒等,均宜使用配套的塑料制品。

(9)塑料管在进入接线盒、灯关盒、开关盒或设备箱内时,会加以固定。塑料管砖墙内剔槽敷设时,必须用强度不小于100号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厚度不会小于15mm。 4.2.1.1.3清扫管路

(1)穿线工作一般是在土建地坪和粉刷工程结束后进行。所谓穿线,就是将绝缘导线,由控制箱到设备,或由一个接线盒到另一个接线盒。

(2)为不伤及导线,穿线前,应先清扫管路。方法是用压力约0.25Mpa的压缩空气,吹入已敷好的管中,以便除去残留的灰土和水分:如无压缩空气,则可在钢线上绑以擦布成拖把布状,来回拉数次,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管路清扫后,随即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并将管子端部安上塑料管帽或护线套,再进行穿线。

(3)在垂直管路中,为减少管内导线的下垂力,保证导线不因自重而折断,应在下列情况下装设接线盒:电话电缆管路大于15mm;控制电缆和其它截面(铜芯)在2.5 mm2以下的绝缘线,当管路长度超过20m时。

(4)导线应在接线盒内固定一次,以减缓导线的自重拉力。 4.2.1.1.4电缆敷设 a.敷设桥架电缆

(1)敷设桥架电缆,可在桥架绑放上电线滑轮。在桥架水平段每4-6m绑扎一个,,垂直段每4-5m绑扎一个,在拐弯处必须绑扎一个,根据拐弯的方向,可将拐角处的绑成垂直的或倾斜45°。当滑轮绑好后,先将一根麻绳通过滑轮,敷设在桥架上,一头由人牵引,一头绑扎电缆,电缆绑扎头如前所述,采用自制网套牵引头拉上桥架。

(2)电缆敷设的起点,应根据电缆桥架敷设路线,电缆盘运输备件、支盘场地等决定.一般选在弱电站房(或附近)、拐角处、三通和四通连接处。粗电缆每次可以敷设一根,较细电缆一次可以敷设2-4根。

(3)敷设电缆时,拉力要均匀,桥架上应有人调整滑轮,以防电缆滑出滑轮,扭结在一起。当电缆较长时,可以选中间为起点,向两头敷设,这时电缆长度一定要测量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智能化工程管理规程在线全文阅读。

智能化工程管理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1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