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2008-05-24:近日身边的事务一直增加,未能有时间更新,劳烦众多朋友常挂念了。前几日晚上有时间,在群中发言多一些,也提到地震和其它的一些事,有些内容不宜让更多人知晓,但可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天道法于自然,又因自然而不存,不强生不恶死,不憎恶不亲善,不施不受。下面是一些前几天聊天时的内容,前面的内容删掉了,只留下了部分评述的话:
mumuhuang 16:30:45 很多大的灾难都是可以暂时让其不生发的,但并没有多少益处,所以不干扰吧。有些事,和所说的神仙无关,只是有灵和力在活动,气灵相扰,正常的。 小自然者16:31:51 这样哦?
天眼 16:32:10 气灵相感不就有形了么?
mumuhuang 16:32:24 就像有个球滚了过来,你不干扰,他就掉进水里,你干扰下,他会偏一偏,不一定会掉水里,但还是存在。
Vevon 16:32:43 如果人走以后,其他人太伤心了,太怀念他们,是不是会影响这些走了的人的正常转移
天眼 16:32:50 那天气预报呢?
mumuhuang 16:33:14 呵呵,没多少人同时很关注地一直谈明天的天气的。 小自然者16:33:50 关键是看众人的力量大小了。 六六 16:34:02 从佛学上讲,这个叫违缘,不是灭缘。
天眼 16:34:14 这么说,想要预测彩票号码,所需要调整的气灵信息就多了去了? 小自然者16:34:21 这么多人谈论圣人的事情,会不会干扰他啊? Vevon16:34:31 什么区别?六六。
雁渡16:34:42 第二件事想说,这些灾难是发展运行的一部分,生命可贵,但生命都有生长离灭,在发展运行到一定阶段,是必经的。 天眼16:35:35 也就是说我们安心等死就成了?
小自然者16:35:49 过程可以改变,但目标改变不了。 六六 16:35:51 起和灭本来就是正常的。
四季 16:36:01 是不是老师说过,这么高速的发展GDP是更快地奔向死亡,大意。
26
mumuhuang 16:36:02 新的文明要出现,需要鲜血和灾难来唤醒,如同珍珠港唤醒了美国人一样。
六六 16:36:07 生和灭也是一体的。所以不要割裂开来看。 mumuhuang 16:36:13 恩。
小自然者16:36:15 说的是。今天学习到很多啊!
mumuhuang 16:38:18 恩,今天的谈话,要不要放到论坛中去。 小自然者16:38:39 预言之类的不安全。 天眼 16:38:58 死不是死。活不是活? 无 16:39:10 恩,还是保密吧。 天眼 16:39:11 不成半死不活了?
六六 16:39:21 死或者活都是你的定义,人类的定义。 天眼 16:39:32 医院也这么定义。
Vevon 16:39:50 那样的话,就不应该有悲伤。但是这样被别人看到,就会生是非,引起别人嗔念。
mumuhuang 16:40:01 恩。
六六 16:40:36 佛教里讲,同体大悲。这个意思很广,不单单是感同身受,各种体悟都有。
Vevon 16:41:09 是感同身受的意思吗?
小自然者16:41:22 人的意念太伟大了,文化大革命的意念也肯定了不得。 mumuhuang 16:41:40 真心的悲伤,真心的救人,真心的做你想做的事,包括你认为应该干扰应该救,那就肯定应是要救的,你认为应当不干扰不救,那就不救,都是对的。 天眼 16:42:41 如果不是感同身受,那mumuhuang说的真心悲伤还对不啦? 六六 16:43:07 mumuhuang说的话重点在心,不在悲伤。 小自然者16:43:18 真伤心,不一定非要感同身受。
mumuhuang 16:43:25 你感受到了悲伤,那就悲伤吧,你认为要救,那就救吧。你认为不应干扰生死,不应救,那就不救。
27
小自然者16:43:52 不要执着与执着,不要执着与不执着。 mumuhuang 16:44:19 恩。
网友:圣哉,圣哉,万主之主,万王之王。上帝隐,有邪教出,楼主当属其中之一。 网友:楼主的来历说出来吓你一跳哦,哈哈!木军师,什么时候开战通知我一声啊,先把茜茜公主接出来。对了,花环大王的腰伤怎么样了?要是难治的话,打完仗来青萝宫,我这里有灵药。还是瞒着帝老从首玄山弄到的啊,哈哈。要是他老人家知道我和你们有联系,他一定会大发雷霆,哈哈。
网友:很好呀,看了你写的东东,我好像明白了好些。原来守一念以息万念,是归无极,无极不分阴阳,识神灭则元神自显,人顺之于天,则如万流汇海;道施以逆,是溯本求源。是不是这样呢,我练功后早起口生津甘甜如蜜,总不舍漱口,他们老说我不讲卫生,说的我很不好意思,可是我又不能和他们说。内视久了,暗室中自觉目显金光,只是近来飘泊不定,少练习了,总是口苦,人亦无神,可惜……要是我有你的机缘多好呀,要不你(三本书)能不能让我看一下,要是能看明白,你又不敢学就让给我好吗?我不会白要的了。
网友:小朋友,要是你的识神灭了而元神又没有显现,若你还能有知的话会是什么样一种心情呢?(当然识神灭了可能也就无所谓了)哈哈!看你悟性不错根基也不错,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道,而要转投他人的道呢?世间道有万千,歧路也有万千,正路却只有有数的几条。你修习三化之术,钟祖、吕祖传下来的典籍读通、读透了么?舍《毕法》而求外法,岂非舍近求远?
木军师,不是我说你的那套东西不好啊。不过你口称不希望妄生因果,行端上却让不少本已一只脚迈进仙真之门的小朋友生起它念,这样虽然就你的初衷来说是没什么,可对小朋友们的祖师爷们来说,却是很使他们生气的哦!不过话说回来,楼主很多话也是很有见地的,作前辈的也请多帮我们后辈指正。
答:我非僧非道,既不修习佛经,亦不加持道术。每日过着与众人无异的生活,然,我喜欢这种生活,也无意亲近奇能异术,诸般法术。
有些话是不中听的,我极少帮人,更不愿多干扰世间大小事。生老病死皆为常态,众人可以干扰,我不可以干扰,诸般言行,大多只为减少生灵的诸般苦痛而始。
设立这个贴子,最初只为找一个人,这个人已经找到了,因此它的使命已然完成。此后仍会向以前一样回复一些善意的提问。
对于其它的一些情况,借你的问话顺便可以提几句,我原则上不收学生弟子,不接受团体与个人的约见,永不回应任何非难者或好辩者的言词。另外不参与任何与现世之外团体的活动,不担任任何现世之外的团体组织的身份或职务,凡有以此为名谈事论调者,皆为虚妄。 网友:木军师,找到他了么?恭喜恭喜!看来那次在小镜湖观想时出现的景象是没错的啊。另外,发现你的思想仍然是起伏不定,有时候会发生变化哦。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水牛大师深入地交流过?其实在五玄方面,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高人智者哦。唉,你总是说要追求
28
恬淡,无意亲近奇能异术,诸般法术,可是你又总忘不了另一个你,从前的你,偶尔能记起自己所负使命的你。我知道那是因为对连年征战的生活厌倦了的缘故。当然,也许站在水牛的层次,看到过诸多例子,看到诸般有为法的最后,终究逃不脱那些丝线的牵制,他看到的这些或许对你有一定影响。不过,这就是世间呀。当初三圣创造这一切的时候,不就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历练的场所么?我们经历的一切,从前的征战,现在的彷徨,看世间欲出不出的矛盾感,以及现在虽远离我们,但依然为我们记挂的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事,不都是为了让我们去体悟当初三圣的用心。
这世间也好,忉利天也好,绿岛也好,金梵城也好,它们看起来是如此的飘渺,可眨眨眼过后,看起来又是如此的真实。就像你所说的那些故事(可能你还不知道最初是谁创造了这些故事吧),虚虚实实,如同我们的不捺识神在梦境中所编织的那些东西一样,它们究竟是虚?是实?
追究这个问题做什么呢?关键是我们的心呀。我们那从本来处来,本来不染的心,会因为这些虚虚实实的东西而逐渐变得丰富,到最后会逐渐体悟三圣当初的良苦用心,这样,这一切就有了意义。
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彷徨的呢?就遵循着我们心本来的方向,不再它顾地前行吧! 网友:木木黄是文真转世,对吗?
答:木木黄非文真转世,也无意异能术数,只是不小心知晓一些事,其它均为常人之态。顺便向各位问好,最近几天上课多些,一直没能继续写,争取在八月初前后能有时间把前面提到的内容写完。
(彩虹注:本帖的内容整理和资料贯穿,至此已接近完成,信息密度最大的是前十几页,剩下的则比较单纯,估计再来一篇就差不多了,可望转入下一主题。当初《西行九记》打散了贯穿全篇,目的是作为“史/事”的阅读媒介,不意竟于此篇汇合,自然之妙也!)
插叙9:藏智于民
【西行九记之二·(4)渭水之遇】
轩辕氏智者望气于岐山,言众族人道,此前望淳物,久观而无异,今天有气动,当有大智者离于此。方师问道,为何前所不识,今方知之。
山下有水,不出而不知其存,其不离而不知位,当有大智者离此西去,当截之。 轩辕氏遇法藏与渭水之北,陈仓之东,轩辕置礼以迎,法藏视而不受,曰:我居之地,有白石出焉,今适渭水,水落而石出,亦得见白石,当为故地之物。石得以久行至此者,大水之力也,水得以久行者,其下有石为基也,石得以现其本者,为我所知者,水之落也。今与渭水,见故灵之族行此盛礼,盖以我为智尊,然礼盛而没知,仪重则路塞,当回故地。 法藏大意,我所住的地方,山上与河道里有白色的石头,今天到了陈仓这儿的渭水时,大水开始回落,我也看到了白石,而且它就是我住的地方的石头,也来得了这里。它能从千
29
里之远的西边来到这儿,是借了大水的力量,而渭水能经千里流到这里,同样也是因为水底有沙石做为基础。今天,石头能够出水底出来,让我看到它的本来面目,是因为水落下去了。 今天到了渭水边上,见到你们以盛大的礼节来迎接我的到来,大概是因为你们认为我是大智者,要表现出对大智者的尊崇,然而过于看重礼节与威权,太过于尊崇已有的世礼俗念,反会让智慧慢慢没落,就像大水如果一直不降,白石只会越加低落一样。同时,如果太注重法,设置很多条条框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则河道会被堵上,白石也不会来到这里,如果这样的话,这样的话,我应当回到故地的。
法藏与轩辕氏族智者的第一次见面时,已然讲明了几个问题的,如若用今日最为通俗的说法来讲,当为:
一个社会如果过度的推崇已有的认知观念,并形成一种巨大的潮流的话,那么很多新知,往往会被“水”掩盖在河底,很难被世人发现,绝大多数生灵在现世所能接触到的认知,如沧海之一粟,如若硬要拿自己有限的认知,来评判无限的知识,是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因此,不宜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作为评判标准;
白石代表了智慧,它能从千里之外顺着渭水到陈仓,是借了大水的力量。同样的,要想让智慧或新知识传播得更远更长久,靠白石本身是无法做到的,要想让它走得更久远,影响范围更大,就要让众人都参与进来,让他们了解和掌握,作为他们行事的根基,只有智慧扎根于民众间,让能真正的为民众得到益处,同时也促进智慧与新知的传播;
一个社会中,如果过分的重视礼节法度,智慧与新知之路往往会被堵塞,就如同学生明知老师有错误,却为了师生之礼而曲意掩饰,甚至改词换说;朋友之间明知对方有偏误,却因为朋友之谊而不予指正,下级明知上级行为有缺失,却碍于利害关系不加修正,甚至是一个社会的法度层层设卡,不让民众接触新知,都将会使得智慧失丧。
法藏也在暗示,白石既然和我一样到了这里,我自然会向世人传授智慧,同时也是以白石与渭水为喻,来告诫轩辕氏族,自然,这些告诫,也只能是告诫。
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被形容为“礼坏乐崩”的时期,那却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智慧大开的时期。
等那个时期一结束,或是应了那句话“礼盛而没知,仪重则路塞”,法藏言说:“当回故地。”
附4:Q群交流
【关于三本书及其他】
水木年华 12:19:23 (前面聊到不慕生,不怖死)只不过我现在还有个心愿没了,暂时还不想死。
四季 12:28:02 是啊,预演好了,临到头只有本能的反应多罢。啥心愿?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有关三本书的奇闻真事:你所不知道的“元灵隐史”5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