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2.1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了解)
2.1.1 离子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1、活度: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通常用a表示。
? 浓度与活度的关系:ai??ici 式中——?为活度系数,它反映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的偏差大小
ci为离子i的平衡浓度
对于溶液无限稀与中性分子: ?=1,此时溶剂活度: a =1 ? 稀溶液(<0.1mol·L—1)中离子的活度系数,可以用德拜—休克尔公式来计算,即:
??I2?lg?i?0.512zi?? 。??1?BaI??1n式中:I:离子强度,I??cizi2; zi:离子电荷;
2i?1B: 常数, (=0.00328,25℃),与温度、介电常数有关; ?:离子体积参数(pm),约等于水化离子的有效半径。 当离子强度较小时,活度系数可按德拜—休克尔极限式计算:
?lg?i?0.512zi2I (*)
2、浓度与活度的适用范围:
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能力,用活度表示; 说明物质的含量,用浓度表示。
2.1.2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常数 1、酸碱质子理论
? 定义: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既能接受质子,又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称为两性物质。
? 共轭酸碱对——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互相转变的每一对酸和碱,称为共轭酸碱对,彼此相
差一个H+。
酸共轭碱+质子
因此,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以知道,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酸在水中的离解,也是酸碱质子反应,为了方便,通常简化为上述通式,称为酸碱半反应式。 2、酸碱解离反应规律与各类常数
? 分类:一(多)元酸碱的解离反应、溶剂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滴定反应)
和水解反应。
KWA、n元酸碱的解离反应规律——Kbi?
Ka?n?i?1?Ka2Ka3—a12—3—?????????如:H3PO4?HPOHPOPO 24244????????KKb3Kb2Kb1其中:
pKb1 + pKa3=14.00 pKb2 + pKa2=14.00 pKb3 + pKa1=14.00
B、溶剂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
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也称为溶剂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如:
H2O + H2OH3O+ + OH—(25℃) KW?[H?]?[OH?]?1.0?10?14 ? 共轭酸碱对(HA-A)的Ka与Kb的关系为:pKa + pKb = pKw= 14.00
C、酸碱中和反应(滴定反应) Kt——滴定反应常数
1H++ OH—H2O Kt? 0?1?1104.0KWK1H+ +Ac—HAc Kt??b
KaKWK1OH—+HAcAc—+H2O Kt??a
KbKWD、盐类的水解反应 Kh——盐类水解常数
???HAc(aq)?OH(aq) 例如在NaAc水溶液中:Ac(aq)?H2O(l)??????KW拓展:K??? KaKb?h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Ac?)?b?c??HA???O?H????Ac???KW ??Ka(HAc)?式中Kb(Ac?)是离子碱Ac—的解离平衡常数,即为Ac—的水解常数。
E、活度常数与浓度常数
假设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
A+BHB+ +A—
? 当生成物及反应物浓度均以活度表示时,其平衡常数为:
a??aHB? K°?AaBaHA式中:K°——活度常数(又称热力学常数),其中,K°?f?T? ? 当各组分都用平衡浓度表示时,则:
??????A?HB???? cK?[B][HA]式中:Kc——浓度常数,其中Kc?f?T,I?。 ? 浓度常数与活度常数之间的关系:
K°?aA??aHB?aBaHA?A????HB????????A??HB??Kc?? ?HB?A?[B][HA]?B?HA在酸碱平衡的处理中,因溶液浓度一般较小,通常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即可不考虑浓度常
数与活度常数之间的区别。但当要求较精确计算,如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等,则应考虑离子强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1.3 溶液中的其他相关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1、分析浓度、平衡浓度、与酸度: ? 定义:
分析浓度——溶液的总浓度c,单位为mol·L—1;
平衡浓度——平衡状态时,溶质或溶质各型体的浓度。用[ ]表示,单位为mol·L-1; 酸度——溶液中H+的平衡浓度或活度,通常用pH值表示。pH=-lg[H+];
2、物料平衡(MBE)
? 定义:各物种的平衡浓度之和等于其分析浓度。
如2 ? 10-3 mol/L ZnCl2和 0.2 mol/L NH3混合溶液中: [Cl—] = 4 ? 10-3 mol/L
存在关系:[Zn2+] +[Zn(NH3) 2+] +[Zn(NH3)22+] +[Zn(NH3)32+] +[Zn(NH3)42+] = 2 ? 10-3 mol/L
[NH3] +[Zn(NH3) 2+] +2[Zn(NH3)22+] +3[Zn(NH3)32+] +4[Zn(NH3)42+] = 0.2 mol/L
3、电荷平衡(CBE)
? 定义:溶液中正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负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电中性原则)。
如Na2C2O4水溶液中: [Na+] + [H+] = [OH—] + [HC2O4—] + 2[C2O42—] ? 注意:电荷数的相等,用平衡浓度表示。 4、质子条件(PBE)(重点) ? 定义:溶液中酸失去质子数目等于碱得到质子数目。 ? 质子条件式的导出方法: ①间接法(适用于混合体系):
由MBE和CBE →PBE,由MBE式代入CBE式,消去非质子转移所得的产物项。 ②零水准法:(掌握) 关键点:零水准的选择 零水准通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且直接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步骤:
一般平衡:以起始酸碱组分及溶剂为参考水准 a、零水准(质子参考水准)的选择
滴定:以SP产物、溶剂为参考水准
b、以零水准为基准判别质子得失,绘出得失质子示意图(得H+写在左边;失H+写在
右边)。
c、根据得失质子的量相等的原则写出PBE。
注意:
①PBE式 “=”两端不得出现零水准物质; ②为书写方便,[H+]代替[H3O+]; ③处理多元酸碱,注意系数。
例:c mol/L NH4H2PO4的质子条件式。 解: + 0 - H3PO4 NH4+ NH3 +—H H2PO4 HPO42— — H2O PO43 OH— 由得失质子示意图可知:[ H3PO4]+[H+]=[NH3]+[HPO42—]+2[PO43—]+[OH—]
§2.2 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及分布分数δ (重点)
2.2.1 一元酸溶液
1、分布分数与分布曲线: A、分布分数
? 定义: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分析浓度的分数,用 δ表示。
[i]? 计算公式:?i? 『其中,下标的数目表示质子的个数』
c? 性质:
①δ仅是pH和pKa的函数,与酸的分析浓度c无关; ②对于给定弱酸, δ仅与pH有关; ③?HA??A_?1。 B、分布曲线
? 定义:分布分数与溶液pH值的关系曲线,即δi-pH曲线。 2、一元酸溶液
在HAc溶液中,存在平衡:
HAcH+ +Ac—
设c为HAc的总浓度,δ1与δ0分别与HAc和Ac—的分布分数,则:
[HAc][HAc][HAc][H?] ?1??????[HAc]cHAc[HAc]?[Ac][HAc]?Ka[H]?Ka?[H]Ka[Ac?][Ac?] ?0?????cHAc[HAc]?[Ac][H]?Ka推广到任意的一元酸HA,均有以下关系: [H?] ?HA??[H]?Ka?HA??A_?1 Ka ?A???[H]?Ka 例1:计算pH为 4.00和8.00时HAc的δHAc、δAc—。 解:查表得,HAc的Ka=1.75×10-5 —设δ1与δ0分别与HAc和Ac的分布分数,则: [H?]10?4pH =4.00时,?1????4?0.85 ?5[H]?Ka10?1.75?10 Ka1.75?10?5 ?0????0.15 [H]?Ka10?4?1.75?10?5 同理,当pH =8.00时,?1?5.7?10?4,?0?1.0 3、一元酸分布分数图的特征 对于任意的一元酸HA,其分布分数图(pKa)如下:
? 两条分布分数曲线相交于(pKa,0.5); ? pH<pKa时,溶液中以HA为主;
pH>pKa时,溶液中以A—为主。
2.2.2 多元酸溶液 1、二元酸溶液
在H2C2O4溶液中,存在平衡:
H2C2O4H+ + HC2O4— Ka1 HC2O4— H+ + C2O42— Ka2
设δ2、δ1与δ0分别是H2C2O4、HC2O4—和C2O42—的分布分数,则:
???H[H2C2O4]???2?? 2?2???[H2C2O4]?[HC2O4]?[C2O4]?H???H?K?KKa1a2????a12
???HKa1[HC2O4?]?? ?1??2?2???[H2C2O4]?[HC2O4]?[C2O4]?H???H?K?KKa1a2????a1Ka1Ka2[C2O42?] ?0??2?2???[H2C2O4]?[HC2O4]?[C2O4]?H???H?K?KKa1a2????a1推广到任意的二元酸H2A,均有以下关系: ???H???2? 2????H?????H??Ka1?Ka1Ka22???HKa1?? ?1??2???H?????H??Ka1?Ka1Ka2?2??1??0?1 ?0?Ka1Ka2??H?????H??Ka1?Ka1Ka2?2? 2、二元酸分布分数图的特征 以H2C2O4的分布分数图(pKa)为例:
? pH<pKa1时: δ2>δ1,[H2C2O4]为主;
? pKa1<pH<pKa2时:δ1>δ2,δ1>δ3,[HC2O4—]为主; ? pH>pKa2时: δ0>δ1,[C2O42—]为主。 拓展:对于任意的n元酸溶液,除了可用分布分数图表示各型体分布情况外,还可用区域优势图表示溶液各型体分布情况。如H2CO3溶液的区域优势图如下:
3、n元酸溶液 对于任意的n元酸HnA,设HnA的总浓度为c,
设δn、δn-1??δ0分别是HnA、Hn-1A—??An—的分布分数,则:
???H???n? nn?1????H?????H??Ka1?…?Ka1Ka2…Kan???HKa1???n?1?
?n?n?1??H?????H??Ka1?…?Ka1Ka2…Kann?1n·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分析化学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