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看,小桥北面是一方形鱼池,叫“地池”。小桥南面有一圆形鱼池,叫“天池”。这两个鱼池,一南一北,一圆一方,形成“天南地北”、“天圆地方”,有很深的易经哲学。
再向南看圆形鱼池的南面下边有一月牙形的池沼。我们看到这两个池沼一高一低,一个形似太阳,一个形似月亮,和“日月潭”一样,它寓意日月同辉,光明无限。
纵观东花园的山水、天地,不难看出相府主人陈廷敬建造花园时的良苦用心。后来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两个侄子不但高中进士,还入了翰林,家族出现三十多位为官者,而且个个都为国家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样的文学仕宦之家值得我们敬仰。 [小姐院]
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了小姐院。小姐院是陈廷敬三个女儿及孙女陈静渊等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正房为二层建筑,叫“闺房”或“绣楼”,是小姐们的起居室。东厢房是小姐们读书、对弈(下棋)、抚琴(弹琴)的地方。西厢房是用膳的膳房,南房为过厅,是小姐们以诗、书、画会友的客厅。
首先,我们看一下正房,大家看中间摆放有一块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折叠条屏。她们分别是西汉的卓文君、东汉的蔡文姬,唐代巾帼首相上官婉儿、宋代词人李清照。她们个个貌美才高、语出惊人,被树为小姐们学习的楷模。陈家希望他们的女儿能够成为女中豪杰。右边的隔扇门下雕有部分二十四孝图。“孝道”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陈家小姐从小就在这里耳濡目染接受孝文化的熏陶,以使她们做到在家孝父母,出嫁敬公婆。在我左手方向大家可以看到一块“百鸟朝凤”的香樟木浮雕,上面有为数众多的珍鸟围着凤凰翩翩起舞,表达了陈氏家族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现在为了方便大家参观,我们把小姐二层楼的家居挪到了一层,大家请向右看,这就是小姐就寝的暖阁床,靠窗前有整容的梳妆台。左边是陈廷敬随康熙皇帝扈(hù)驾南巡从南方带回来的刺绣机具。三从四德中强调“妇德、妇言、妇容、妇工”,陈家小姐出生名门,贵在相府,更要恪守封建礼制。
- 11 -
东厢房是她们读书的地方,我们看正中挂有翡翠玉石拼制而成的松鹤延年福寿图。两边的楹联是“苍松万古青永驻,云鹤千年寿无疆”。中间的条几上摆有三阳开泰的桌屏,象征天下祥和,万物昌盛。在左手方向大家看到的是樟木三层镂空竹雕,竹子虚心直立挺拔向上,中空外直,寓意陈家小姐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陈家小姐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学习《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等,接受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个个文墨出众,聪慧贤淑。屋里还陈列有书柜、琴架、棋桌,说明大家闺秀要做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西厢房是陈家小姐用膳的膳房,里面八盘八碗,餐具齐全。屋内陈设简朴大方、整洁卫生,体现了她们注重节俭不贪奢华的美德。墙上悬挂的“女孝经”图有后妃章、三才章、贤明章等,是女子所应尊崇的教育经典。
南面是陈家小姐以诗书画会友的客厅。小姐们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展示与诗友、书友的才华。桌上有一张陈廷敬孙女陈静渊画的牡丹富贵图。墙上有四首诗,都是陈静渊的作品,其中有一首是送二弟赴省城乡试,诗中体现出她对弟弟寄于殷切美好的希望,其余三首都是她在南书院“悟因楼”上写的。这些诗充满了一个“愁”字,是陈静渊早年丧夫,凄苦孤寂生活的真实写照。关于陈静渊的故事我们一会儿到悟因楼再给大家详细介绍。
穿过这个厅堂,您来到了西花园。 [西花园]
西花园紧靠西城墙,是陈家小姐及女眷们休闲娱乐、吟风赏月的场所。您也许参观过不少风景秀丽的园林,但这座小花园却也别具风味。
您请看:它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假山、鱼池、花圃、回廊等设施一应俱全,错落有致,显得小巧玲珑。
假山是用太湖石模仿泰山的形状堆砌而成的,有“微型泰山”的美誉。古有“泰山看日出,西园望月升”的佳句。在封建士大夫眼中,太湖石千变万化的姿态、卓然不群的个性,正好象征着文人学士傲骨
- 12 -
嶙峋、于淡泊中见深沉的精神气质。因而,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少不了太湖石的点缀。鱼池的形状像一只河蚌(也就是俗语讲的贝壳),故称蚌池。关于蚌池的含义,当地的说法是蚌能生珠,暗喻小姐们是陈家的掌上明珠;蚌池西侧有一架秋千,这是足不出户的陈家小姐们唯一保留下来的健身设施。但秋千荡得再高,也高不过城墙;鲜花开得再艳,也只能被关在深深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多悲欢几多愁”,大概只有当年的陈家小姐们才体会得到!
参观完西花园,请您登上假山到城墙上面参观小姐们消愁解闷的地方——望河亭。 [望河亭]
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这个亭子,就是望河亭。这里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陈家女眷们观赏户外风光的地方。您看,西边那条小河叫樊溪,它像一条漂亮的玉带,从城墙外缓缓流过。站在亭中可以观赏到河畔的景色。
您现在往小姐院的屋顶上看,屋顶没有屋脊和兽头,在两坡交界处成弧面,这种建筑形式叫做卷棚顶,是封建社会建筑规制中等级较低的一种。因其线条柔和造型别致,常被用在怡情适趣的古代建筑中。它寓意着女子们应顺从封建礼教,温柔贤淑,恪守妇道。
游客朋友,参观完望河亭,请您顺着城墙继续向前走, [管家院]
您现在看到城墙下有一座全是平房的小院,这就是相府的管家院,是相府管家和账房先生居住的地方。
陈家是靠挖煤冶铁发家致富的,所以管家和账房先生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年许多生意伙伴的迎来送往都是在这个小院进行的。这里的房子都是单层结构,低矮简朴,与高大、庄严的大学士第形成强烈对比,体现出封建社会“尊卑有分(fēn),上下有等”的礼制观念。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陈家作为当时的名门望族,有着严格的家规家训。在管家院后的假山下面有一间思过室,是相府主人为触犯了家规家训的人专门设置的。据说无论何人,只要触犯了
- 13 -
家规家训,主人就会请他到这个小屋中面壁思过。陈氏家族五世昌盛,和他们这种治家严谨、育人有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
游客朋友,看过管家院,我给您介绍皇城相府建筑的情况。现在您可以看到相府内、外城的壮丽景观。中间那道城墙是内、外城的分界线,城墙以内是内城,建于明崇祯年间,是陈廷敬父辈以上七代人经商积攒的财富修建的。外城是陈廷敬出任吏部尚书后修建的。所以您今天看到的皇城相府是一个明、清两代的城堡式建筑群。
现在您漫步的这段城墙是外城南城墙,站在这段城墙上您会看到功德牌坊的顶脊两侧,各有一只尾巴高翘形似龙头的瑞兽,它们是龙的儿子,叫螭吻,喜欢吞东西,还能喷浪降雨,所以让它们立于脊头,用嘴巴架起顶脊,起到镇宅防灾的作用。正中有一个狮子驮宝瓶的装饰:狮子代表子孙相传,万事昌盛,是尊贵与威严的体现;宝瓶,盛放五谷或吉祥物(如意),表示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天下祥和。
站在这里看大学士第,可以明显看到地平线从前到后逐次升高,符合“前低后高,子孙英豪”的说法,它的建筑组合明显强调空间秩序感,是整个相府景区中规格最高、最具有清代官府建筑风格的宅院,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皇城小故宫”。 [斗筑居]
游客朋友,再往前走,您看到的这个城门是内城的正门,上方写有“斗筑可居”四个大字,是内城主人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建造的。当时朝廷腐败,战事频繁,富甲一方的陈氏家族经常遇到各种袭扰。陈昌言取“小小斗筑,足可容膝”之意,取名为“斗筑可居”。斗筑居不仅为陈氏家族创造了一方和平安静的世外桃源,也为附近的乡邻们提供了一处临时的避难场所。接下来请您登上台阶到内城看一下。
进入内城,您看到的是与外城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它依山而建,东高西低,鳞次栉比,雄伟壮观。这么庞大的建筑群是陈家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修建前面的河山楼后,于第二年又动工修建的。据测算,内城除去藏兵洞,仅城墙一项就用去青砖三千万块,土石料二
- 14 -
十万方,用工十五万个。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么浩大的工程从开始动工到最后建成,只用了短短七个月时间,不能不说是建筑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下面的大型院落有六个,完全是明代的建筑,一会儿我会一一给您介绍。 [步步高台阶]
游客朋友,转过城墙的一个角楼,您现在看到了前面的台阶,它叫步步高台阶,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这些台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您请看,从下面望上去,只看到一级一级普通的台阶;而当您从上面往下看时,就会发现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现在请您边攀登台阶边听我讲解,这段台阶共有五十三级,台阶的数量不多不少,正好与陈廷敬做官的年数一致,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巧合的历史。像这样的例子民间还有很多: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姜子牙让文王背他进王宫。周文王背了他八百六十三步就背不动了,巧合的是周王朝就存在了八百六十三年;开封有座建于北宋初年的铁塔,塔内的台阶是一百六十八级,而北宋王朝也恰好存在了一百六十八年。这些神秘的巧合,恐怕也只能称为天意了。
登上台阶再往下看,也许您已经注意到了,刚才在下边看到的只是逐层递增的普通台阶,叫做步步高升;而当您站在最高处的时候,却只见平台不见台阶,仿佛您是一步登天,平步青云。在这儿我也衷心祝愿您步步高升,平步青云。
现在我们来到了内城的最高处文昌阁。 [文昌阁]
文昌阁是供奉文昌帝君的神祠,一般有名望的封建文化大家族都会供奉这尊神,以护佑子孙文运亨通、仕途腾达。文昌帝君掌管世间的文运和仕途功名,谁的文才好,谁可以当官等等,这些天机都掌握在他手里。他有两个侍童:左边的叫天聋,右边的叫地哑。因为他们一聋一哑,不会泄露天机,所以有利于做好保密工作。
陈家供奉文昌帝君正是希望自己的儿孙个个妙笔生花、官运亨通。
- 1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皇城相府导游词书籍实习(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