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到点翰堂参观。点翰堂是迎客大厅,堂内大厅的上方悬挂着三块御匾。中间的一块“点翰堂”,是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御赐,是康熙皇帝对陈廷敬多次作为会试主考官,为国家大量选拔人才的褒奖。右边的“博文约礼”为康熙皇帝41年(公元1702年)御赐,它不仅赞美了陈廷敬文学才华博大精深,而且品格高尚,以礼自重。同时,也说明了陈廷敬作为康熙皇帝的老师能够循循善诱,博康熙以文,约康熙以礼。它蕴含着康熙皇帝对老师陈廷敬的无比敬重。左边的“龙飞凤舞”赐于康熙17年(公元1678年),赞美了陈廷敬舒展活泼的书法气势,同时还深刻地饱含着龙为君,凤为臣,龙飞凤舞,凤随龙舞,君臣和睦,纲常有序,反映了陈廷敬与康熙皇帝浓浓的师生、君臣关系。下面中间摆有一组白檀木屏风和紫檀木宝座,体现了主人显赫的身份及地位。旁边的仪仗是康熙赐给陈廷敬的半副銮驾,屏风左右两边陈列的是陈廷敬做各部首脑时的官阶牌。游客朋友,参观完点翰堂,请您继续往前走,到相府中院参观。
[中院]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了相府中院。中院由东房、西房和北面的过厅三部分组成。首先请您到东房参观陈廷敬的起居室。陈廷敬自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参加殿试,中三甲进士,朝考授翰林院庶吉士,至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在相位逝世,长达五十三年的京官生涯中,只回家三次,这里就是他曾经居住的地方。极具价值的是正中墙上悬挂的一轴中堂,原藏故宫博物院,现在属于国家二级文物。这是陈廷敬写给四弟陈廷愫的。陈廷愫当时在河北武安县任知县,深得民心,有“陈青天”的美誉,任期满后,写信给在京城做官的大哥陈廷敬,想让陈廷敬为他在京城另谋一官半职。然而,官居文渊阁大学士的陈廷敬不为亲情所动,写下这幅作品。在这里我先给您诵读一下:“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风神飘然。安分止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鱼在沼,不知海宽。灵鹤怪石,紫菱白莲。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nú)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悠哉,终老其间。”从此
- 6 -
陈廷愫返居故里,赡养父母,管理田地庄园,以诗书为伴直到终年。这幅书法作品曾被送往国外展出,深受国内书法爱好者及国际友人的赞赏。南墙上悬挂的横幅是康熙朝著名的宫廷画师、陈廷敬的好友禹之鼎的《月波吹笛图》。起居室北间是陈廷敬的卧室。
接下来,您再参观陈廷敬的书房——中院西房。它由北间和南间两部分组成,是陈廷敬居官回家期间办公、休憩、读书的地方。正间摆放的是花梨木雕花长案、方桌、太师椅。长案正中摆放红木雕屏,刻着福、禄、寿三星,其中三星的帽和手是用象骨刻成的,木屏的底座透雕云纹,木质优良,做工精细。木屏旁有花鸟大瓶。长案上方墙上挂有明末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画作《夏木垂荫图》。
书房北间为陈廷敬读书、写字、办公的地方。花梨木桌案上文房用具齐全,桌后放有明式官帽檀木椅。左为花梨木书柜,右边青花瓷缸。墙上挂有红木做框,内镶宝石花鸟的梅、兰、菊、竹墙屏四块,象征主人严谨自谦的高贵品德。
书房南间是陈廷敬读书工作之余休闲的地方。陈廷敬除具有高超绝伦的文学素养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花梨木桌上陈放的是陈廷敬喜欢的众多乐器中的仲尼琴。南墙上挂有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步溪图》,图上展现了渔樵耕读的悠然生活,寓意文人雅士寄情山水,云心鹤眼的思想境界。
游客朋友,看完了书房,请您到北面过厅去参观。这里是《南巡歌十二章》的陈展室。《南巡歌》是陈廷敬看到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视察黄淮治河工程,减免灾区钱粮、重农恤商、重教兴国的功绩与恩德时,有感而写的十二首乐府诗。
全诗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康熙皇帝的功德。前两首主要歌颂康熙治河的功绩,描述了康熙到达山东阳谷县后,亲临黄河大堤进行实地测量并阅视河工,赞美他以民为本、躬亲政务的思想理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当然是头等大事。因此,在南巡期间,康熙每到一处受灾地区,便会减免当地的赋税。三、四、五、六首是颂扬康熙皇帝多次重农免赋的功绩。大家重点看
- 7 -
第六首“吴山”,它记载了康熙到达浙江吴山后减免租赋的事。在“吴山”原文的最后一句写到“九年耕赐三年赋”,意思是说当地百姓耕种九年土地,可以免征三年赋税,就像咱们现在免征农业税一样。三百年前的康熙能够认识到“无农不稳”,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明君。
七、八两首是写恤商重教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富强,得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只有体恤商业,才能给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七首的“海滨田”就记述了康熙皇帝到达苏州后抚恤盐商,让户部减去两淮盐课银二十万两的事迹。
我们说:国家要强盛,社会达小康,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人才的培养。从封建社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现在“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都说明从古到今人们十分重视教育与人才的造就。康熙皇帝也不例外,这里的第八首“江湖盘”就是为颂扬康熙到达江浙后,增加入学名额,重视选拔人才而写的。
《南巡歌》不仅可以配乐传唱,而且宫廷著名画师冷眉还为它配制了十二幅插图,每幅图画都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康熙南巡的情况。展柜中还展出了原诗册页的印制件。陈廷敬的这十二首诗歌为再现当时的历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游客朋友,参观完相府中院,请您到相府后院继续参观游览。这里原为陈廷敬的居所,康熙到来后,正房成为当年康熙皇帝下榻的行宫,随行家眷下榻楼上。东、西厢房陈列着陈廷敬一生的著述。刚才我给大家介绍过相府主人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在朝为官53年,在宫廷重要部门四十多年,当过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为康熙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史学界赞誉为清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诗人。就是这样一位日理万机的宰相却能够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繁盛,留下万卷诗书,为繁荣我国文化学术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现在我们先到东厢房参观。东厢房是陈廷敬生平著述陈列馆。我们看面前书柜中陈列的《尊闻堂集》、《午涯集》、《午亭文编》、《午亭山人第二集》等多为他晚年编订,内容体例涉及广泛,包括诗歌、诗话、杂著、经解、序记等等。因而一代圣君康熙皇帝,赞誉他政治才
- 8 -
能可与唐代多谋善断的名相房玄龄、姚崇相媲美,诗歌可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匹配。
大家重点来看一下展柜中的《日讲四书解义》及《午亭文编》。《日讲四书解义》是陈廷敬做日居注讲官与经筵讲官时,为康熙进将四书五经积累的讲稿,共26卷。康熙皇帝认为这部讲稿对于处理朝政有很深的借鉴意义,因而命令将这部讲稿刊印成书,可想这本书的价值。下面,我们再来看《午亭文编》。这部书共五十卷,是陈廷敬晚年亲手定稿,按文体分类有:乐府、古体诗、今体诗、赋、经解、讲筵奏对、等等三十类,只诗歌就2200余首。这些著作对清代政治、经济、文化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还有一本《高都陈氏传家集》26卷,是陈氏家族26位诗人的诗歌总集。
接下来我们请到西厢房参观。清朝初期在实现国家统一后,必然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振兴文化。在这期间,陈廷敬积极配合康熙皇帝,组织领导这一时期宏大的学术文化工程,主持编纂史书、辞书两大类别。主要著述有《明史》、《大清一统志》、《三朝圣训》、《平定三逆方略》、《太宗文皇帝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等史书、志书,以及《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御选唐诗》、《钦定词谱》、《皇清文颖》等字书、辞书及诗词等十六项重大文化工程。为清朝文治武功与之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为研究明、清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直到今天对我们编写史志仍有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下面请大家随我到康熙皇帝下榻的正房参观。
[康熙行宫]下面请您到正房里边看一下:中间墙上挂有康熙皇帝的这幅画像和旁边的两首诗,都是康熙驾临后御赐给陈廷敬的。我们看两边的诗作,一首写于赵北口,一首写于杭州。其中杭州这首诗是在康熙皇帝南巡时,看到西湖美景,受到百姓的拥戴,诗兴大发而写下的。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再次南巡至杭州,陈廷敬随从。一天,陈廷敬想请假自游西湖轻松轻松,康熙特降旨批准,并说:“廷敬老臣,遇宫眷车不需避路。”这在当时确实是破格的恩典,被朝廷上下津津乐道,争相传颂。
屋子的西边放着康熙皇帝用过的炕床、书桌、书柜,东边放着寝
- 9 -
床、衣帽架等。西面北墙上的字幅为康熙皇帝仿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手迹。
看了皇帝行宫,不知大家有何感想?总之,一位帝王能够驾临臣子的府第,并赐诗、画、物件,这对朝官来讲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游客朋友,到这里您已参观完整个宰相府,接下来请您通过西侧门前往小姐院参观游览。 [东花园]
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是相府第三个花园——东花园。为什么取名叫东花园呢?一方面因为它位于宰相府的东侧与相府东书院毗邻。另一方面因为它与相府的西花园对称,所以叫相府东花园。它是陈廷敬当年为其家人及子弟休闲、养性、读书、陶情、游乐的地方。
我们来到东花园门口,首先看到的是两重门楼。第一重门楼雍容大气。上有斗拱,下有护柱石,门楼上刻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与牡丹卷草图,富贵不断头等纹饰。正上方镶嵌有“壁耀奎光”的匾额,意为主宰文运的壁星与奎星在东书院与东花园放射着无与伦比的光辉。相府的子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修身、陶情养性有望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二重门楼,形似满月,俗称“月亮门”。上方也悬挂有一块匾额“秀野”,意思是花木秀丽清佳,自然成趣,形容东花园的美丽景色。“月亮门”四周有牡丹卷草图,仙鹤祥云图等装饰,寓意主人希望陈氏家族平安富贵、吉祥如意。
穿过门楼,对面是一座精美的石拱小桥,站在桥上从北向南仔细观察在一片宽阔的平地上分布着假山、飞瀑、小桥流水、方形、圆形、半圆形的鱼池。
东花园与其它花园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假山与池沼的奇特。我们现在向北看,可以看到高低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薄板构成的岩石,它酷似书本,那是主人从太行山王莽岭移植来的,号称“石库天书”。表达陈廷敬对雄伟神奇太行山的热爱。
看过假山,我们再看鱼池。鱼池是东花园中的另一建筑主体。大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皇城相府导游词书籍实习(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