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河油区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研究(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从目前辽河油田各个断块开发状况出发,优选适合聚合物驱油藏条件,开辟新的试验区块,力争使聚合物驱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5.3.1继续开展化学驱工业性矿场试验 5.3.1.1锦16块聚合物驱扩大试验

锦16块聚合物驱扩大试验区含油面积0.98 km2,地质储量1001×104 t。聚合物驱扩大试验分上下两套层系开发,方案设计上层系有注聚井9口,采油井22口,下层系有注聚井6口,采油井20口。聚合物驱控制的总孔隙体积为1291.7万方,控制原油地质储量928.6万吨。设计总注入量为0.23倍的孔隙体积,聚合物干粉总量3079.41吨。

注入方式仍采取三级段塞注入:前置段塞注入0.046Pv,注入浓度为1400PPm,主要起调剖作用;主段塞注入0.134Pv,注入浓度为1000PPm,后续段塞注入0.05Pv,注入浓度为800PPm。

预测锦16块聚合物驱扩大试验比水驱提高采收率7.43%,增加可采储量69万吨。比水驱增加经济效益6892.6万元。详见表5.2。

表5.2锦16块聚合物驱扩大试验方案设计基本情况表 控制总孔层注聚井 采油井 控制储量隙体积 4系 口 口 10t 万方 上 9 22 1291.7 注入配方 提高采增加可增加经段塞注入聚合收采储量 济效益 尺寸 物干粉 率 Pv t 万吨 万元 % 下 6 20 前缘段塞0.046Pv(浓度为1400ppm) 主段塞0.134Pv(浓928.6 0.23 3079.41 7.43 度为1000 ppm) 后续段塞0.05Pv(浓度为800ppm) 69 6892.6 5.3.1.2曙22块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

曙22块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区含油面积5.4 km2,地质储量483×104 t。方案设计东部试验区有注剂井6口,中心井5口,外围生产井14口,控制总孔隙体积为321.05万方,控制原油地质储量251万吨。设计总注入量为0.15倍的孔隙体积,聚合物干粉总量721.92吨,碱干粉总量9390.08吨。

注入配方体系为2%Na2CO3+1 000 PPm聚合物,注入方式为碱与聚合物混

36

配溶液连续注入。

预测曙22块碱/聚合物二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57%,增加可采储量26.53万吨。比水驱增加经济效益1558.193万元。详见表5.3。

表5.3曙22块东部二元驱工业性矿场试验方案设计基本情况表 控制总孔控制注聚井 采油井 隙体积 储量 口 口 4万方 10t 6 19 321.05 251 注入配方 提高采增加可采段塞注入聚合注入碱收增加经济效益

储量 尺寸 物干粉 干粉 率 万元 Pv t t 万吨 % 26.53 1558.2 1000 ppm英联胶0.15 721.92 9390.1 10.57 1175A+2.0%Na2CO3 5.3.2新的试验区块的筛选 5.3.2.1筛选原则

基于以上两个区块目前现状,辽河油田今后开展三次采油需要开辟新的试验区块。由于目前聚合物驱油技术已成熟,所以立足于聚合物驱。聚合物驱试验区块选择原则主要有:

⑴符合NPC聚合物驱筛选标准的油藏; ⑵储量大于500万吨以上的整装区块; ⑶油水井井况要好; ⑷注采系统较为完善;

⑸经历过较规律的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在70~85%之间,具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油藏。 5.3.2.2筛选结果

⑴二次潜力评价结果表明,杜18块和欢17块大凌河油层具有较好聚合物驱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而时隔5年以后,从目前开发状况上看,只有杜18块符合要求,而欢17块大凌河油层目前已转至兴隆台油层开发,目前只有5口井,已不再具备聚合物驱条件。因此,推荐杜18块为目前首选聚合物驱试验区块。

37

杜18块含油面积3.9km2,油层厚度6.5m,原油地质储量627×104t。生产层位为杜家台油层,油层埋深-1 300 m。储层孔隙度为17%,渗透率为708×10-3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83。油层温度48℃。原油密度0.902 g/cm3,地层原油粘度18.8 mPa.s,地层水矿化度为4 873 mg/L,Ca2+和Mg2+离子含量为30 mg/L 。

1975年12月投产。到2002年8月,共有油水井总数110口,其中油井74口,开66口,注水井36口,开25口。断块日产油量178t/d,日注水609m3/d,综合含水79.9%。目前累积产油373.8×104t,采油速度1.03%,采出程度25.4%,已采出水驱可采储量的71%。统计该块油井关井原因,有2口因低压低产、1口因高含水、2口因砂堵、3口因井下事故而关井;注水井有4口因注不进、1口因砂堵、1口因井下事故、1口因地面原因和其他4口因地质停注而关井。因此,从杜18块目前开发现状及油藏条件和其规模上看,杜18块非常适合聚合物驱(表5.4)。

表5.4 杜18块目前开发现状表(截止2002年8月)

油井(口) 注水井(口) 目前日产量 采出采油累计地质含油程速利用利用含 储量面积日产油日注水产油度 度 4 水 3104t Km2 总 开 率 总 开 率 (m/d 10t % t/d) % % % % 627 3.9 74 66 89.2 36 25 69.4 关井原因 油井 注水井 2口低压低产,4口注不进,1口1口高含水,2砂堵,1口井下事178 79.9 609 373.8 25.38 1.03 口砂堵,3口井故,1口地面原因,下事故 其他4口 二次潜力评价结果表明,杜18块所选聚合物分子量为1 000万,注入液浓度为1 000 ppm,粘度为12.29 mPa.s,注入倍数为0.4Pv,聚合物用量为2 337.0 t。聚合物驱采收率为46.8%,比水驱提高10.1%,增加可采储量63.3×104 t。聚合物利用率为272 t/t。累积少产水301×104 m3(表5.5)。

表5.5 杜18块聚合物驱工业化生产方案设计基本情况表 提高采段塞注入聚合注入碱干增加可采注聚井 采油井 控制储量收注入配方 尺寸 物干粉 粉 储量 4口 口 10t 率 Pv t t 万吨 % 聚合物分子量为1 000万 39 68 627 0.4 2337 9390.08 10.1 63.3 注入液浓度为1 000 ppm

38

⑵二次潜力评价没有评价常规稠油注水开发的油田。如果按聚合物驱油的评价标准,一些常规注水开发的开发油藏也符合聚合物驱油。比如,常规稠油注水开发区块海26块和海1块,就其油藏条件及储量规模来说,比较适合聚合物驱。但由于两个块的原油粘度偏高(平均45.7mpa.s)需要高浓度的聚合物以及地层温度高(平均69.2℃)而需要体系严格除氧。河南油田在“八五”期间曾开展过厚油层高温聚合物驱技术研究并开展了先导试验,为解决高温条件下聚合物老化问题,采取了在聚合物中添加有效的热稳定剂,使聚合物在高温下提高了热氧稳定性。但由于稳定剂的加入,使聚合物成本增加了0.1~4.6%,使试验在经济上抗风险能力减弱。从海1、海26块具体油藏条件及开发指标(表5.6)上看,海1块更适合聚合物驱。因此,新开辟的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区块首选为海1块,其次为海26块。

表5.6 聚合物驱后备块油藏基本情况表 所选地下原油粘度mpa.s 区块 海26 72.99,43.21 油层温度℃ 66 平均渗透率地层水矿化度mg/L 10-3μm2 780 633 >20 2921.05 3206.73 <100000 深度 原油密度 油层厚度孔隙3m g/cm m 度 % 1600~2400 0.9306 1600~1900 0.9614 <3000 — — 29.11 29.1 海1 82.3,16.5,13.5 70,71.5 标准 5~100 <93 海1块含油面积5.9km2,原油地质储量1227×104t。生产层位为东营组油层,油层埋深1600~1900 m。储层孔隙度为29.1%,渗透率为633×10-3μm2。油层温度70℃左右。原油密度0.9614 g/cm3,地层原油粘度13.5~82.3 mPa.s,地层水矿化度为3 206.73 mg/L。

该块1989年投产。到2002年8月,共有油水井总数145口,其中油井107口,开102口,注水井38口,开37口。断块日产油量547t/d,日注水1658m3/d,综合含水81.9%。目前累积产油321.45×104t,采油速度1.72%,采出程度26.2%,已采出水驱可采储量的84.5%。统计该块油井关井原因,有1口因高含水关井,其它原因关井3口,计划关井2口;注水井有1口因地质停注(表5.7)。因此,从海1块目前开发现状及储量规模上看,比较适合

39

聚合物驱。但海1块油水井大部分为大位移定向斜井及油层温度过高,会增加聚合物驱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表5.7 聚合物驱后备块目前开发现状表(截止2002年8月)

油井(口) 注水井(口) 目前日产量 目前累产量 采出采油地质含油所选程速含储量面积区块 4利用利用日产度 度 日注水累计产累计注10t Km2 总 开 总 开 水 3443m/d 油10t 水10m % % 率% 率% 油t/d % 海26 1967 5.4 248 194 78 海1 1227 5.9 107 102 95 关井原因 油井 注水井 高含水5口,砂堵1口,计划关井2口,堵1口,其他31口,45 41 91.1 529 79.4 1735 288.63 363.06 14.2 1 蜡其他2口 计划关井16口。 高含水1口,其他3口,其他停注 38 37 97.4 547 81.9 1658 321.45 628.69 26.2 1.72 计划关井1口。 5.3.3三次采油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5.3.3.1弱凝胶深度调驱技术研究

继续开展弱凝胶深度调驱室内实验研究,搞清成胶机理,深入研究原油、油砂对配方体系的影响,研制出适合辽河油田地质条件的弱凝胶调驱配方,达到控水稳油、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⑴进一步研究弱凝胶调驱机理及影响弱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污水配制体系在地层条件下由于地层水稀释作用,体系是否成胶。

⑵研究原油、油砂配方体系的影响及交联剂、聚丙烯酰胺在地层条件下的吸附及滞留。

⑶研究聚合物类型对成胶影响,尤其是分子量、水解度对配方体系的影响。

⑷研究凝胶在室内成胶与地层条件下成胶的关系。

⑸研究配方体系注入地层后成胶时间对高渗层的封堵效果影响及提高采收率影响。

5.3.2.2“2+3”提高采收率技术

针对稀油及高凝油油藏,通过区块筛选,按照区块整体观念实施调剖堵水的决策技术,对区块实施充分调剖,提高波及系数,然后注入少量的经过筛选的合适驱油剂,以提高洗油效率。结合注流度控制段塞技术,使驱油剂能平稳地通过地层,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辽河油区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研究(8)在线全文阅读。

辽河油区三次采油技术应用研究(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50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