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三)(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3.9 0 9.6 0 0 6.6 0 2.7 0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X的质量;通过计算苯、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推算出X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解答】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O2质量增加了6.6g,是生成物;H2O质量增加了2.7g,是生成物;O2质量减少了9.6g,是反应物;苯的质量减少了3.9g克,是反应物;生成物还少4.2g,所以X是生成物.

A、反应后生成的物质x的质量4.2g,故m的值为4.2g,故选项错误. B、反应物是苯和O2,生成物是CO2、H2O和X,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相等,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二氧

=1.8g,物质X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3.6g﹣

=0.3g,2.7g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1.8g=1.8g.苯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3.9g×2.7g×

=0.3g,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物质X不含有氢元素.则X中

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2g﹣1.8g=2.4g;X中含有C、O两种元素,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g:2.4g=3:4,该物质为CO,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故选项正确.

D、由C中计算过程可知:X中含有C、O两种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6.(3分)(2015秋?南召县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③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④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第11页(共22页)

⑥加热能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①③

B.②⑥

C.⑤⑥

D.④

【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错误;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所以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说法错误;

③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缓慢氧化,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④根据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所以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

⑥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加热能产生氧气的物质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少犯错误;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故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说法错误;

所以说法正确的有:④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7.(3分)(2006?淄博)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分析】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分析题中所涉及的净化方法在净化水时所起到的作用,对黄河水进行净化操作方法排序.

【解答】解:①化学沉降(用明矾),明矾具有吸附水中固体小颗粒的作用,使悬浮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加快悬浮物的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自然沉降后的操作;

第12页(共22页)

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在此过程中应为过滤后的净化操作;

③自然沉降,使水静置,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而沉降,在此净化中应为最先进行的操作;

④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 故选D

【点评】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并不能把水中的病菌除去,因此过滤后还需要进行消毒杀菌操作.

8.(3分)(2009秋?濉溪县期末)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 B.在硬水中加明矾后能得到纯水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D.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判断. B根据水的净化方法和硬水软化的方法判断. C根据过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判断.

D根据硬水的成分和硬水的危害方面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中活性炭有吸附作用,但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吸附可溶的钙、镁化合物,所以不能软化硬水,所以A错误.

B中明矾可以吸附沉降水中不溶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所以在硬水中加明矾后不能得到纯水,所以B错误. C中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所以C错误.

D中长期饮用硬水会使人得结石症等疾病,所以对健康不利,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第13页(共22页)

二.填空题(共4小题)

9.(3分)(2010?兰州)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Ar .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N2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Al3+ .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O3 .

【分析】(1)氩气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氩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氖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解答; (2)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

(3)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

【解答】解:(1)氩气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氩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氖元素的元素符号,因此氩气表示为:Ar;故答案为:Ar;

(2)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氮气表示为:N2;故答案为:N2;

(3)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铝离子表示为:Al3+;

第14页(共22页)

故答案为:Al3+;

(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表示为:故答案为:

2O3.

2O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0.(3分)(2012秋?攸县期中)如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右上角应填写的符号是 Na ;图a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

(2)图b方框中横线上的数字是 7 写出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 F﹣ . (3)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分别填入图c圆圈内.

【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1中右上角是元素符号,图a中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钠;

(2)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稳定进行解答;

(3)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以及物质又是由微粒构成的进行解答.

【解答】解:(1)图a方框中的元素是钠元素,此处填写元素符号;氯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带上了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所以带上了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图a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2)图b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可以知道图b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带

第15页(共2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三)(3)在线全文阅读。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三)(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31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