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三)(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反应中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一定的.某中学化学小组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克,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现在需要9.6 克氧气,求需要加热多少克氯酸钾完全反应才能够得到?

第6页(共22页)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

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3分)(2014?夹江县模拟)生活中,我们遇到很多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类的是( ) A.蜂窝煤燃烧

B.擦亮的铝锅表面失去光泽

C.从冰箱中取出的可乐瓶外壁上出现水珠 D.米饭在铁锅中烧焦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仔细分析判断即. 【解答】解:

A、蜂窝煤燃烧有二氧化碳等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B、擦亮的铝锅表面失去关泽,是铝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冰箱中取出的可乐瓶外壁上出现水珠,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 D、米饭在铁锅中烧焦,米饭发生了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仔细分析判断,从中找出不同项.

2.(3分)(2013春?汉阴县期末)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第7页(共22页)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过滤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第8页(共22页)

3.(3分)(2013?烟台)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分析】A、根据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B、化合价为一种元素与其它元素化合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对比反应前后所含元素的物质组成,判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C、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由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

【解答】解:A、由两种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每种生成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如果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就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乙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B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说法正确;

D、由应前后微粒的构成及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实质用微观模型示意图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

4.(3分)(2013?武汉模拟)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9页(共22页)

A.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分析】A、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B、根据装置Ⅱ中的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分析; C、根据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气体分析; D、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

【解答】解:A、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于收集H2、O2,不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故A说法错误;

B、装置Ⅱ中的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能够控制液体的流速,故B说法正确;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气体,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故C说法正确;

D、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如制取氧气的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实验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根据收集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分析.

5.(3分)(2011?宁波)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第10页(共22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三)(2)在线全文阅读。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31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