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跨越发展 提升民生福祉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月31日)
马 平 昌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奋发作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济宁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挑战、经受考验的五年,也是砥砺奋进、成就卓著的五年。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
— 1 —
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实干,全面完成了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谱写了济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辉煌篇章。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20亿元,比2006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7亿元,是2006年的2.5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0亿元,新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11家,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增加到7家。粮食生产连年创历史新高,农业标准化基地发展到350万亩,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67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战略转型,发展方式实现重要转变。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超过煤电产业居主导地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上升到56%。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膨胀,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体突破3000亿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壮大,建成国家级光电产业基地。服务业提速发展,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了11.4个百分点,济宁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两次代表山东省接受国务院淮河流域治污考核均获得第一名。
五年来,我们集中力量突破城市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实施中心城区区划调整,形成了“一城四区”发展格局,
— 2 —
建成区面积由59平方公里拓展到117.5平方公里,人口由55万增加到102.4万。济兖邹曲嘉五大板块加速融合,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快速干道、内河港口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模式全面推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得到有效释放。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型乡镇和省级园区推行“镇园合一”模式,50家市属困难国有企业完成改制脱困任务。财税、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92亿美元,上市公司发展到6家,39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落户济宁,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五年来,我们倾心尽力提升民生水平,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分别达到19215元、8712元,是2006年的1.8倍和1.9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9.3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农合、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改造农村危房6.3万户,为5万户城市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城乡免
— 3 —
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教师工资实现县级统筹。城乡文明创建富有成效,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成为六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等节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党史、文物、档案、老龄、残疾人和人口计生等事业取得新进步。援川援疆工作成效显著。国防、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扎实开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平安济宁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五年来,我们毫不放松强化政治保障,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持续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各类人才队伍蓬勃发展。新农村帮扶和“城乡联建创五好”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作风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级人大、政协工作卓有成效,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对台、侨务、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就令人振奋,历程不同寻常,奋斗充满艰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继往开来、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
— 4 —
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界人士、驻济部队、中央和省驻济单位及离退休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济宁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所有参与支持济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外向度偏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城市化水平不高,县域发展不平衡;民生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社会管理还有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作风与新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还存在消极腐败现象。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五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行动先导。五年来,我们坚持每年一个主题,深入开展“三学三创”活动,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识,在与时俱进中完善思路,在改革创新中破解难题,走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子。科学发展奔涌向前,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只有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才能不断为发展打开通道、注入动力。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任务。五年来,无论宏观经济形势多么复杂、遇到的压力挑战多么严峻,我们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马平昌书记市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