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如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变化和人类影响的过程。 (1)内因: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 (2)外因:人类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3)过程:水土流失。

(4)结果: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

(5)结论: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各个要素统一的变化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它各个要素的演化。

7、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的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2)表现: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①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②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④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举例说明: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特征。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稀少→温带荒漠带(自然带) 例如:

[例题3]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它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答案】B

【解析】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地貌和土壤)的内在

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陆地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出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从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概念入手。分析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这一内在联系有两种主要表现:一种是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元素迁移和物质循环。另一种是各组成元素间所进行的能量交换。它们之间,这一要素影响其它要素,这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另外部分的变化。 考点三: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8、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受太阳辐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有规律更替;以热量为基础,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案例: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典型,以非洲大陆最典型。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自然景观呈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案例:中纬度地区显着尤其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例题4]读模式图,回答: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 ① , ② , ③ ,④ , ⑤ ,⑥ , ⑦ ,⑧ , ⑨ , ⑩ 。 (2)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陆地自然 带在低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在高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3)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属于 的

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由于受 影响的程度不同,

从 ,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 带、

带、 带的有规律的变化。在 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4)①自然带在大陆东部可以延伸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 。 (5)③自然带在赤道以南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沿岸 的影响。

【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 荒漠带 (2)①②③④⑤

(3)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洋 水汽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 森林 草原 荒漠 中

(4)大陆东部受暖流的影响,且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寒流

【解析】变式图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较直观的反映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重点和难点知识。联系世界气候等知识,记住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再结合变式图,分析成因、综合分布规律,形成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高山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分布。

案例: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珠穆朗玛峰。

垂直带谱规律:①垂直自然带同赤道向两极出现的水平自然带类似。 ②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海拔高度及所处的纬度有关。 ③垂直带谱基带与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的自然带一致。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例题5]读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l)图中①自然带是 】 带,在50°N的高山上该自然带开始出现的高度约为 米。

(2)图中③自然带是 带,该自然带内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

(4)从水平方向看,该图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而形成的。

答案:(1)寒带苔原;3000米 (2)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3)亚马孙平原 (4)由赤道到两极;热量 9、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比较 分异类型 形成 基础

形成的主导原因 自然带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

伸展方向 更替方向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即以热量为基础 沿纬线

纬度变化方向

低纬和北半球高纬地区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线

经度变化方向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热量、水分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条件有规律变化 沿等高线 高度变化方向 中低纬的高山地区

10、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1)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 (2)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

(1)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从山麓向山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2)基带的判断: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同纬度的地带性自然带相同。

(3)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判断: 山体所在纬度、山体高度以及山体的相对高度是自然带谱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同一高度,纬度越低,自然带数量可能就越多。

(4)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影响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是山体所在纬度和坡向。纬度低,则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纬度高,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同一山体,阳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阴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

(5)雪线高低的判断:影响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坡向、季节等。5000米以上的高山山顶一般会出现终年积雪,形成积雪冰川带。积雪冰川带下限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向阳坡。并且同一坡面,夏季雪线下界高于冬季。 12、非地带性因素: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绿洲。 案例分析:

?热带雨林带在大陆东岸向南北延伸原因:暖流的影响

?南半球没有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原因:海陆因素。因为南半球分布针叶林和苔原带地方没有大陆)

?安第斯山的西岸是温带阔叶林带,东岸是温带荒漠带原因:地形因素。安第斯山的西岸是迎风坡,东岸是背风坡)。

第7讲《关于季节的知识专题》

1、首要知识:

(1)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

(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3)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2、四季的判断

(1)天文方面:从光照图上判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2)从天文现象上判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的半球。

(3)气候方面: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等。

(4)河海方面: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河流封冻、解冻的时期及冰期、凌汛的出现;季风洋流等。

(5)生物方面:草木枯荣,开花结实,动物迁徙、繁殖等

(6)农业方面:作物生长、黄熟、收摘;植树;渔汛;山地牧场的放牧;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特征;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事活动等。

(7)其它方面:雪线升降;登山佳期;极地考察;海岸晒盐 3、常考的季节现象

(1)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①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②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

③江南姑娘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 ④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 ⑤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⑥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 (2)北半球夏季天文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①北极考察最佳时期(极昼现象) ②南部沿海地区物体影子有时朝南

③地球公转速度最小时期(七月初,远日点) (3)北半球夏季气候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①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②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伏旱天气 ③我国低温中心在青藏高原 ④亚洲低压势力强盛

⑤南亚、东南亚、我国西南地区吹西南风 ⑥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

⑦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台风、暴雨袭击

⑧地中海沿岸国家炎热干燥 ⑨好望角、开普敦沿海风浪大(南半球) (4)北半球夏季水文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①尼罗河处丰水期 ②塔里木河水位最高的时期(冰川融化)

③北印度洋的洋流顺时针流动(沿岸海水向东流) ④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升高 ⑤我国南方赛龙舟

(5)北半球夏季生物方面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①驯鹿自针叶林带迁向苔原带 ②天山牧民在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夏季牧场) ③北半球热带草原区(草木茂盛)和季风区正值雨季 ④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南半球热带草原) (6)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8)在线全文阅读。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0760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