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
②地形:A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日较差)。
B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脉往往是气候的分界线。
③植被:裸地和植被覆盖地不同。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①大气环流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显着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通过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导致各地的降水时空分布,与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因素)共同形成了各种气候类型(水热组全类型)。②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人类活动: ①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如CO2等增多,温度升高),向大气释放热量(如热岛效应)。
②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A良性的:a.修水库,使库区附近的大气湿度、云量和降水量有所增加,缓和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调节气候。b,人工造林,使风速减小,气温降低,湿度增大;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B恶性的:①围湖造田、排干沼泽,使生态平衡破坏,气候恶化;②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导致尘暴盛行,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③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 25、降水的类型
(1)对流雨: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雨。典型分布地: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实例:东南亚的对流雨。
(2)地形雨:特点:迎风坡,降水强度较大,降水丰 富。例子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0000毫米;北侧的背风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我国的雨极:是台湾的火烧寮,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山地,主要是地形雨。背风坡典型区:大分水岭西侧;南美安第斯山东侧;台湾山脉西侧的台湾海峡。
(3)锋面雨:特点: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大锋面雨是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实例:我国夏季主要的降水类型,
(4)台风雨:特点: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且伴有狂风、雷电。典型分布地区:夏秋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26、降水的时间变化。
(1)全年多雨型:\热雨\毫米;\温海\~1000毫米。 (2)冬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毫米。 (3)夏季多雨型:\热草--﹤1500mm;\热季\﹥1500mm;\亚季\,\温季\~1000mm,\温大\。
(4)全年少雨型:\热沙\﹤200毫米;\苔原、冰原气候\﹤250毫米。 27、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赤道多雨带: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分布在赤道及两侧,全球降水最多地带,对流雨为主;因为气温高,海面广,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以上升气流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下,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和内陆(也可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所以降水少,加上气温高,使其蒸发旺盛,因而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形成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地区。此地带的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台风等影响,降水丰富。
?温带多雨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降水较多,以锋面雨、气旋雨为主;分布于南北
纬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东岸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极地少雨带: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可以说是地球绝对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但因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所以仍是湿润地带。 28、主要的气象灾害:
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暴雨涝灾 旱灾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大风、雨雪、冻雨
台风灾害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及时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及时组织大家做好抗台风工作。
暴雨涝灾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提高预报正确率,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旱灾防御措施:①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②种植耐旱作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寒潮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做好防寒准备。 29、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臭氧)、酸雨(SO2、氮氧化物) 30、温室效应
(1)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2)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3)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4)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1、绿化的环境效益:
(1)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2)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3)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4讲《地球上的水》
考点一、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 水循环:
(1)动力:太阳辐射、重力、水的三相变化等。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 (3)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4) 水循环的重要意义: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更新陆地淡水资源;c、调节全球热量平衡;d、塑造地表形态
(5)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2)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
季最大。
(3)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见右图
(4)【技能扩展】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①等潜水位线是指某地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②潜水面是一个自由水面,随地势起伏,略有起伏。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
③判断潜水埋藏深度:一地海拔高度与该地的等潜水位线的海拔高度之差为该地潜水的埋藏探度。
④判读潜水与河流水的互补关系:数值大,潜水位高,对应地的地势也高;数值小,潜水位低,对应地的地势也低。右图中的河水自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都是自北向南流。a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 b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潜水.(箭头表示潜水流向,垂直等潜水线,从高处流向低处)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1)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2)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我国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西欧地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
4.世界和我国的河流、湖泊 (1)河流 河流名称 发源地
主要流经国家 注入海洋 主要特征 长江
唐古拉山主峰 中国 注入东海
世界第三长河,我国流程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便利 黄河
巴颜喀拉山 中国 注入渤海
我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下游形成地上河
湄公河(澜沧江)
青藏高原
中、缅、泰、老、柬、越6个国家 南海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水量丰富 印度河 青藏高原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水量变化大,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
喜马拉雅山南坡
印度、孟加拉国国 孟 加拉湾
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印度的圣河
尼罗河
非洲东部高原
苏丹、埃及等
注入地中海
世界第一长河,夏季丰水,水能丰富,重要的灌溉水源
扎伊尔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