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课标卷试题分析(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分析]:考查电磁感应,电阻定律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导体棒MN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由于其连入电路部分长度随时间线性增加,从而其电动势随时间线性增加。又由电阻定律可知,构成回路的三角形周长随时间线性增加,则其总电阻随时间线性增加。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应恒定不变。

18.如图,半径为R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的距离为

?R,已知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2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B ) A.

qBR 2m B.

qBR m C.

3qBR 2mD.

2qBR m?[分析]:如图所示,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其运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NCM也为60。在三角形OHM中,

?b B O H N cos?HOM?1?,所以用HOM为60。由角边角定理可知,2三角形OMN与三角形CMN全等,即圆周运动半径与磁场区域

qBRv2圆半径相等。由qvB?m可知v?。

mRa M C 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中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BC )

第 6 页 共 18 页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分析]:考查位移时间图象。t1时刻之前,b在a的后面,而在此时间b追上a,A错。在x-t图中,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其中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可知BC正确。

20.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过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为实现地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分析]考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模型。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其轨道半径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失重并不是物体不受重力,而是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撑物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D错误。在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第一宇宙速度是其最大的速度,A错误。

21.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

第 7 页 共 18 页

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已知舰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AC )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 D.在0.4s~2.5s时间内,阻拦索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分析]:过(0,70)和(3.0,0)的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的三角形面积可挖替代曲线下的面积,其面积值为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A正确。在在0.4s~2.5s时间内,飞机近似做匀变速运动,因此加速度不变,合力不变,阻拦索对飞机的合力不变,但由于阻拦索之间的夹角在小,因此阻拦索中的力在变小,B错误,此项容易错选。由在0.4s~2.5s时间内直线斜率可知飞机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会超过2.5g,C正确。阻拦索对飞机的合力不变,但飞机的速度在减小,因此阻拦索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减小,D错误。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第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老先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

第 8 页 共 18 页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计数为0.960cm。

22?????1?dd??。 ???(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2s???tB???tA????(3)动縻擦因数?可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mg??M?m?a。

Mg(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分析]考查游标卡尺读数,加速度的概念以及隔离物体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 23.(8分)

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

电压表:量程5V,内阻十几千欧;

第 9 页 共 18 页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 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 短接 ,调零点。 (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1 (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15.0 kΩ和 3.60 V。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 12.0 kΩ。

(5)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d)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9.00 V,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15.0 kΩ。

[分析]考查多用电表的原理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知识。 24.(13分)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画此后的运动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

第 10 页 共 18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课标卷试题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课标卷试题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90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