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课标卷试题分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课标卷试题分析

1试题分析

1.1各题目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下表所示 题号 分值 14 15 16 17 6 6 6 6 知识与方法 物理学史、归纳 矢量叠加、对称性 动能定理、力电综合 电阻定律、电磁感应 理问题的能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用数学解决物18 19 20 21 6 对称性 6 6 6 x-t图象 宇宙速度、超失重、卫星模型 v-t图、力学综合 理问题的能力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22 23 24 7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隔离法 8 13 动、几何关系 25 33 34 19 15 15 电磁感应、电容器、牛顿定律 略 振动与波 略 全反射、临界角 析综合能力 第 1 页 共 18 页

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用数学解决物备注 必修1 选修3-1 必修2、选修3-1 选修3-1、选修3-2 选修3-1 理问题的能力 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 用数学解决物必修1、必修2 必修1 必修2 实验能力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串并联电路 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实验能力 用数学解决物必修1 选修3-1 必修1 理问题的能力 必修1、选修3-1、选分析综合能力 修3-2 略 理解能力、分选修3-4 略 质量数与电35

1.2各教科书中分值所占比例 必修1 40分 36.4% 15.1% 必修2 12-17分 10.9%—29.1% 10% 选修3-1 32分 选修3-2 11分 15 荷数守恒 动量与能量 理解能力、分必修2、选修3-4 析综合能力 选修3-3 15分 13.6% 选修3-4 15分 13.6% 选修3-5 11分 10% 上表中数据分数一行按照题目中知识点分配总分,如第17题同时考查到了电磁感应和电路知识,则电磁感应占3分,电路知识占3分。

从上表可以看到,力学模块占总分的47.3%—51.5%,电学模块占39.1%,选修模块占10%—13.6%。

1.3知识、方法与能力的考察特点

注重基本知识与方法的考察,考察学生对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的理解。基本上避免了一个知识或方法在不同的题目中的重复考察。

注重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察。

1.4稳中有变

选择题虽然还是原来的8个,但已将单选和多选分开来考察,相对来说是降低了难度。另外,选择题都比较常规,除了第21题设置了陷井,容易让学生失分,其它题与学生平时的练习题比较接近,相对容易一些。

实验题虽还是原来的两个,但很明显,在分数的分配比例上已不同于过去。原来一般都是一大一小两个实验,分数的分配一般为6加9。而2013年的试题已经淡化了这一点,两个题的分数基本相同,变成了7加8。但两个实验相比,第22题显得比较容易一些,第23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能够从分数上拉开距离。但与2013石家庄质检(二)

第 2 页 共 18 页

理综物理第23题非常相似。

计算题第25题不再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换成了一个力电综合题。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此题更像是猜谜,不敢多想,因为一般的题目中总是认为充电电流是短暂的、充电时间是可忽略的。而在此题中,恰恰是考查了存在着一个持续的充电电流的情景。因此此题对于考查学生能力,敢于突破常规思路的勇气来说是一道好题。此题本不错,如果是一道新题,将起到非常好的区分作用。但此题在2006年已出现在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中。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可能有或多或少的不公——准备过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可能见过并做过此题。往年第25题总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几何识在处理物理问题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第25题的特点是,物理的部分简单,容易处理,只是几何的部分难于突破。比较第24题与往年的第25题,会发现,两题的特点是非常相似的,真正的难题正是里面的几何关系。是数学上的问题,因此,可以认为,命题人是把第25题对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察换到了第24题的位置。

选修部分题目比较常规,3-4中第一个比3-5第一个复杂一些,但第二个又比3-5中相对简单一些。总的来说难度相当。与考前老师的猜测是一致的。

1.5总的印象

2013年高考物理部分的题目除了计算题第24题与第25题之外都比较常规,学生应该容易应对。第25题有些类似于2012年第21题,要求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去解决问题,而这正是难以做到的,能够起到不错的区分作用。另外,数学方法的考查或者是高考命题的一条隐线,通过今年第24题与以往第25题的比较可以知道,虽然物理情景改变了,但是数学方法并没有改变。虽然命题人在尽量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但命题人很明显也带有一定的惯性思维。

比较欣赏的是第24题新的情景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美中不足的是第25题缺乏创新,借用了旧题。

第 3 页 共 18 页

附:2013高考题分析(全国课标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分析]:考查物理学史的知识。当时伽利略对一个简单的加速度运动有两种猜测:一是物体的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另一个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他比较倾向后者,然后从数学上推理得出,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则其位移将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初速度为零时)。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验证自己的后一个想法。

15.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b、d三个点,a和b、b和c、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 B )

3q R2Q?qC.k

R2A.k10q 9R29Q?qD.k

9R2B.k第 4 页 共 18 页

[分析]:考查对称性和矢量的叠加。由b处的合场强为零可知圆盘在此处产生的场强与点

电荷q在此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d与b关于圆盘对称,因此圆盘在d处产生的场强与在b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d?kqq10q。 ?k?k222R9R?3R?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

d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2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A.打到下极板上 C.在距上极板

d,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D ) 3

B.在下极板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

d处返回 22d处返回 5[分析]:考查动能定理与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第一个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

d??mg?d???qEd?0?0

2??电容器保持与电源相连并且板间距减为原来的

22时,场强将由E变为E,设粒子在距33上极板x的位置返回,则在此处时速度为零,由动能定理可知

d??2??mg?x???q?E?x?0?0

2??3??两式联立可得x?2d。 5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究竟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一部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A )

第 5 页 共 18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课标卷试题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课标卷试题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90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