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切花月季的生产栽培技术规程(设施、露地栽培)(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低于5℃时,大多数月季品种不能发出新枝,或者发出的新枝较短,盲枝增多。因此,冬季低温严重影响切花的枝条长度、发芽及花芽分化,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夏季当夜间温度高于18℃、白天温度高于28℃时,大多数月季品种生育缩短,切花的花瓣数减少,花朵变小,瓶插寿命变短,对切花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理想的昼夜温差是10~12℃,温差过大导致花瓣黑边。在黔中地区生产实际中,夏季将大棚内的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冬季将大棚内的夜间温度控制在14~16℃,就可保障出口月季切花的高产、优质周年生产。

1.5土壤水分管理

月季是喜水又怕涝的作物,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影响月季的切花产量和质量;相反,土壤水分过多又会造成根系通气不足而影响根系发育。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水分管理。

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泉水或井水作为月季切花灌溉用水,宜采用滴灌系统。月季切花的浇水时间、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受季节、天气、土壤和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生产者主要根据生产经验或仪器不断观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植株生长情况等确定。仪器可使用快速测定土壤水分的土壤张力计,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并作浇水参考依据。

黔中地区冬季、及早春气温低、干燥,月季植株生长缓慢,对水分的需要量较少。晴天每天浇水1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8左右),浇水时间选择在中午,不要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因浇水水温低而降低土壤温度;浇水量以过道(畦沟)渗出少量水为宜。4~6月上旬春夏之交气温高、干燥,栽培土壤也较干燥,月季植株生长加快,水分消耗也增大。主要通过增加浇水次数,增加土壤水分;每天浇2~3次水,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6~1.8,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上午、中午、下午16:00以前浇水,浇水量以过道(畦沟)渗水并有少许积水为宜。6月中旬~9月上旬气温高、多雨、湿度大,栽培土壤湿度较大,但月季植株生长也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通过增加每次浇水的量,满足月季植株生长对水分的大量需要,晴天每天浇水2~3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2.2,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晨、中午、下午16:00以前浇水,浇水量以过道(畦沟)渗出水,在过道(畦沟)内低洼出微微有积水为宜;阴天在上午浇水一次,浇水量以过道(畦沟)不渗出水为宜,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连续下雨天停止浇水,等待雨停、天气转晴后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大棚空气湿度的调节控制;秋季天气凉爽,较适宜月季切花的生长,浇水保持每天1~2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8左右,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晨、下午14:00以前浇水,浇水量以过道(畦沟)渗出少量水为宜。

1.6施肥管理

月季切花在营养生长期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为N:P:K比例3:1:2,开花期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每月定期施用。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植株生长状况及其产量等因素考虑;施肥方法应根据设施条件进行,采用以下两种施肥方法及施肥量仅供参考。

滴灌施肥要选择溶解性高的肥料,产花期每亩大棚每月需要硝酸钾10公斤(Kg)、硝酸铵10公斤(Kg)、尿素5公斤(Kg)、磷酸二氢钾1公斤(Kg)、硫酸镁1公斤(Kg)、螯合铁100克(g)、硼酸100克(g)配成肥液施,其它微肥根据植株状况进行调节。将肥料配制成EC值为1.2~1.5pH值为5.5~6.0的肥液在施肥前先滴清水5~10分钟,随后滴施肥液,施完肥液后再滴清水5~10分钟。一般冬季每日施肥1次,中午进行;其他季节每日施肥1~2次,分别在早上和中午进行。

在无滴灌施肥系统时采用土壤深施埋肥法。参考施肥量每亩大棚用缓效三元素复合肥(N:P:K为3:1:3)10~15公斤(Kg)∕2月、硼酸100克(g)/2月、硫酸锌1(Kg)/2月。植株出现缺铁或缺锰状时,用0.05%的螯合铁或0.05%螯合锰叶面喷施。

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土壤种植每年需要添加1次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月季切花生长对土壤有机肥的需要。每年添加总量一般为8~10吨/亩,以补充有机质的分解,使土壤有机质达到5%以上,添加时间以每年秋季和冬末为佳。添加有机肥时在畦面的中部(行间)挖开30厘米深、25~30厘米宽的浅沟,然后直接添加有机肥,最后同土壤均匀混合。

1.7湿度管理

优质月季切花萌芽和枝叶生长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70~80%,开花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40~60%,白天湿度控制在40%,夜间湿度应控制在60%为宜,大棚内湿度主要影响花色。有些复色品种,如彩纸(Konfetti)、阿班斯(Ambiance)

等湿度、光照不足时色彩变淡,显现不出复色原有的色彩;红色、黄色品种,湿度、光照不足时色彩也会变淡,花色不鲜艳,品质受到影响。大棚内湿度高于90%以上大棚薄膜、水槽、植株及叶片开始形成水滴,易诱发多种病害发生,如灰霉病、霜霉病、褐斑病等。

1.8光照管理

月季切花喜光,特别是散射光照。黔中地区夏季晴天中午12:00~14:00时日照强度在12.5~14.2万勒克斯,日照中含紫外线强是某些品种花瓣黑边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夏季连续阴雨7~10天、冬季连续阴(雨、雪)7~10天的天气,造成阶段性的光照不足,影响切花的生长和品质。使用高品质的月季专用薄膜,在保证高透光率的前提下可阻挡大量紫外光,在阴雨天保证一定的散射光进入棚内。在月季抽枝期间不使用遮光网,保障植株有充足的光照;现蕾后可以在晴天10:00~16:00期间,使用60~75%银灰色的遮阳网;夏季连续阴雨天不能遮光,冬季不遮光,大棚土表面过湿、有霜霉病、灰霉病时不遮光。

1.9修剪管理

为了保证月季切花的优质高产,一般扦插苗3~4年,嫁接苗5~6年更换一次。近年来贵州地区月季切花品种的种植随市场流行品种的变化而更换加快。不同品种的月季枝条,其叶型、腋芽形态、腋芽生长速度和花型均有差异。枝条顶端的芽最早发育为花芽并开花,花朵下面1~6个腋芽,依次抽发新枝,并依次增长,形成花芽并开花;枝条基部、中部的腋芽形成的花枝质量差异不大,但从中部到基部花枝开花的时间依次延长,可以根据这些特性进行修剪,调节开花期。月季切花具有连续开花的习性,大多数新抽枝条的顶端都能开花。只有温度、光照、养分、水分等供应不足的枝条才不会开花,形成盲枝。在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范围内,花冠、花瓣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切花质量随之下降;反之温度降低到适宜范围,花冠、花瓣数增大和增多,切花质量随之提高。

月季切花的修剪主要采用折枝和剪枝方法。根据月季切花植株的分枝层次,将月季切花植株分为一、二、三级(或一、二、三次枝)。幼苗植株折枝后,从植株基部发出的脚芽称一级枝,一级枝上发出的枝叫二级枝,二级枝上发出的枝叫三级枝。根据月季切花植株枝的功能和用途,又分为切花枝和营养枝。即将培养切花的枝,叫切花枝;在月季切花植株上经过折枝处理后用作营养的枝叫营养枝。

优质月季切花高产株型的植株有切花枝4~5枝,均匀饱满的营养枝5~6枝,株型高度50~60厘米。依据高产优质切花株型结构,分期逐步培养成株型、并保持株型的合理结构。其培育技术如下。

1.9.1折枝

压枝绳(铁丝或尼龙线)距苗25~30厘米,在定植畦的两边用铁桩或木桩拉紧并固定。将所有作营养枝的枝条压于压枝绳下。苗期所有花头在豌豆大小时打去,保留叶片,当枝条长度有40~50厘米时将枝条压下,注意不要将枝条压断。新萌发出过细的枝条压作营养枝;营养枝上发出的枝条继续压枝。压枝时注意各株之间、枝条之间不能相互交叉,折枝数量以铺满畦面为宜,让叶片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折枝不论一年四季,还是一天早晚均可进行,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一般早上枝条较脆,压枝时容易断裂,要尽量使其不断裂。折枝的操作:用一只手把握枝条需要折的部位,另一只手用力向下扭折,将枝条压于压枝绳下。对粗枝条可在距根部10厘米处将枝条扭折后再压下,注意扭折时双手操作避免折断枝条。 1.9.2压枝

苗期开花植株的培养方法是以压枝为主,以利于切花株型的快速培养。当枝条有40~50厘米高时便可压枝,将枝条压下并把所有的花头在豌豆大小时去除,从压枝上新发的枝条继续压枝。植株压枝后会迅速长出水枝(脚芽),粗壮的水枝做切花枝,也可以在水枝现蕾后留4~6枚叶短截作切花母枝;细的水枝继续压枝做营养。 1.9.3初花期株型培养

经过苗期开花植株的培养,有部分植株开始采收切花,大部分植株发出大量的新枝,这时期以培养株型为主并兼顾切花采收。株型的培养方法,即对各级枝的培养,对粗壮的水枝留25~30厘米(4~5个5小叶片)高摘心,培养成植株的一级枝,对一级枝上发出来的枝,粗壮的可做切花,细弱的可压做营养枝;一级枝上萌发出来的切花枝,采花时留10~15厘米(1~2个5小叶片)高剪切,培养为二级枝;对二级枝上发出来的枝条,强壮的可做切花枝,细弱的压做营养枝,采花时后留5~10厘米(1~2个叶片)高剪切,培养为三级枝;一般月季切花品种植株培养三级枝,可以达到高产优质株型,有些月季切花品种植株培养二级枝即可成型。在株型培养期间合理保留各级枝的高度非常重要,它们与切花

的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越强壮的枝,留枝越高,剪切后发出来的枝越多,达到切花标准的枝越多;相反越弱的的枝,留枝越矮,剪切后发出来的枝越少,达到切花标准的枝更少。留枝过高,发枝过多,会造成产量高、质量低的现象;相反留枝过低,产量也较低。当营养枝过多时,应该逐步淘汰底部的枝条或有病虫害的枝条。植株每年都有新的水枝发出,新水枝逐步升高期间应该淘汰原有的老化主枝。 1.9.4产花期修剪

为保证出口月季切花的质量和产量,在产花期折枝和切花枝按一定比例选留,一般植株有切花主枝3~5枝,均匀饱满的营养枝5~6枝,株型高度50~60厘米。冬季株型的培养非常重要,一般每年10月开始将植株高度逐步提高,形成更多的产花枝条,情人节剪花结束后,将植株回缩修剪整理至正常切花高度50~60厘米。

在产花期要不断折压培养新的营养枝,注意不要将营养枝折断、剪除相互交叉和过密的枝。在每一个切花高峰后适当修剪整理,营养枝上发出的新枝条,冬季留部分产花,其余压作营养枝。

病虫、枯、老、弱枝要及时剪除,对切花枝上的侧蕾及侧芽要及时抹除。春季情人节产花结束后,剪除部分已老化的主枝,注意培养从基部发出的水枝留作新的产花主枝。

1.10季节管理

1.10.1 冬季

贵州冬季以阴雨及晴天为主、光照若强,昼夜温适中。12月底会出现短时期极端低温。贵州许多地区昼夜温差小,不利于月季切花的干物质积累,月季切花花头小,花瓣数少,花色不饱满。所以在栽培管理时应注意温度调节, 月季切花生长最低的夜温要求在8℃以上,夜温过低不利于月季切花的生长,主要影响发芽和抽枝,导致产量低。 1.10.2春、夏季

春季至夏初晴天为主、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高温低湿并且有大风。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和增加一定的通风降温设施,让月季度过短时的高温时期是十分必要的。春末夏初的低湿度气候(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对需要一定湿度才能生长良好的月季影响较大。湿度过低影响月季切花的花色,甚至引起花朵外瓣的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切花月季的生产栽培技术规程(设施、露地栽培)(2)在线全文阅读。

切花月季的生产栽培技术规程(设施、露地栽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42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