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江苏省省域层面
在2002年的《江苏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对于镇一级行政单元提出了明确的发展原则:(1)总量控制,合理撤并,全省设立200个左右的重点镇;(2)政策扶持、择优培育;(3)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湖熟镇位列为省级中心镇,理应得到更好的发展。
1.4 南京市市域层面
根据上轮《南京市总体规划》规划思路,湖熟镇为南京市重点镇之一,周边的淳化镇、土桥镇、秣陵镇、周岗镇均为一般城镇,可见湖熟镇在南京城镇体系空间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第二节 湖熟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过去——四千年历史的湖熟文化
与河姆渡文化齐名的“湖熟文化”大体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是江南“荆蛮族”的土著文化。镇域内有古迹梁台、神墩、老鼠墩、船墩、前岗等,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熟文化是历史留给湖熟的特有而又宝贵的财产。如果能保护性的修复现存的五处遗址和省级杨柳村古建筑群,并整合到统一的镇区景观下,将极大的增加湖熟的知名度。
2.1.2 现在——具有一定特色的主导产业
一只骑摩托车的鸭子,形象的表达了湖熟特有的两大产业,鸭养殖和加工业以及摩托车制造业。
作为湖熟的两大支柱产业,它们都已经在湖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集群化的竞争力。同时它们不但为湖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塑造了现代湖熟的形象。
湖熟镇近年来经济发展稳定,社会事业上稳步推进,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原湖熟镇自2000年以来人均GDP保持了14.80%的年均增长率,其中2004年与2003年相比人均GDP增长率高达16.23%,地区生产总值2004年增长率高达18.83%。目前全镇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00~2002年经济实际均含龙都,下同)
表2—1:全镇人均GDP年均增长情况
年 份 00-01年 01-03年平均 03-04年 00-04年平均 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10.27% 12.11% 16.23% 14.80%
青龙山人居森林的提出,对工业用地扩张的取向,以及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政策,标志着湖熟正从经济发展起步阶段的工业化走向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产业化。这要求湖熟在产业结构上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由
工业化转向产业化。
2.1.3 未来——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
位于南京市郊的湖熟镇保留了大量的自然生态资源:青龙山的森林资源,梁台河和句容河沿岸的绿地滩涂,周岗圩的河塘湿地以及明清古建筑——杨柳村和杨柳湖水体。
此外,镇区内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人文资源:明清古建筑群和回民一条街,以及梁台、老鼠墩两个市级文化遗址。
优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随着城镇由工业化向生态化发展,这些资源将愈发显得珍贵。这些在工业化时期保留下来的资源将成为湖熟在未来走上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提供资源。
2.2 劣势
2.2.1 偏离南京主城和江宁区中心
尽管湖熟位于江宁东南部的地理中心,但距南京和东山有20~30公里的路程,属南京都市区外的郊区城镇,同时在城镇主要交通方式由水路变为陆路的情况下,紧靠河道的湖熟的区位优势不再明显。
目前湖熟镇和南京主城区没有直达公交车,与东山新市区也只有金湖线以及东周、双周等过路公交车。除了硬性的公路条件以外,湖熟与南京主城和东山的物流、信息流都不够通畅。
2.2.2 主导的经济未能进一步拓展
镇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占原湖熟全镇企业总数的88%。04年规模以下企业利润总额为-206万元,小规模企业存在问题颇多。2005年全镇企业净利润为2402万元,在全区20个同级行政单位中排18位。由湖熟、龙都、周岗三镇合并的新湖熟镇中,2005年财政收入为5017万元,列9个街镇中的第五位。 湖熟板鸭是湖熟最具盛名的特产,南京板鸭源于此。目前无论在总量还是在产业链的延伸方面均处于萎缩状态。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板鸭产业多为作坊生产。 湖熟大米也是湖熟的特色产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但是目前在销售方向、品牌开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这两种产业对于湖熟今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板鸭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对于转移农村人口进入镇区提高湖熟镇城镇化水平,做强、做大、做实镇区意义重大;再者开发湖熟绿色大米品牌有利于避开与普通大米的竞争,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产业发展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刺激特色农业、养殖业发展,有助于全面提高湖熟镇实力。
作为湖熟镇的另一主导产业, 金城集团在摩托车制造上取得了一定的领先地位,但是随着国内的市场正在萎缩,摩托车制造正向越南等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低和市场发展快速的发展中国家梯度转移。以金城集团为龙头的摩托车制造和零配件的产业链将不得不面对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困境。
2.3 机遇
2.3.1 南京新一轮的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南京市全面启动“三城九镇”建设标志着,主城--新市区--新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城镇体系中间环节攻坚战
22
打响。
九镇均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城镇。它们将在基础和公共设施,以及交通网络上获得提升,尽管湖熟暂时未能位列九镇中,但仍是省级重点中心镇,其相关条件的改善和上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对于湖熟同样是一个良好的机遇。而倘若湖熟能够进入“九镇”的行列,将在建设用地,镇区人口户籍,财政支持上获得更多的倾斜。2006年中央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起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财政扶持必须进一步推进湖熟镇的规划和建设。
对于湖熟而言,向服务型产业结构转型的城镇载体,必然也向综合型城镇功能转变。随着城镇规模由自然发展过度到经济尺度,镇区的建设将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
2.3.2 青龙山人居森林的建设
由民间资本带动的青龙山人居森林项目,是湖熟近期建设的一大利好。它再次提升了湖熟的知名度,成为湖熟新的品牌。该项目修建的连接科技园的景观大道学淳路改善了交通环境,增加了湖熟与大学城的联系。其对梁台河河道及沿岸整治,形成的水上旅游线路整合了湖熟的旅游资源。
此外,青龙山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大学校园项目所带来的人气以及所需要的配套,也为湖熟带来了大量的商机。
2.3.3 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
随着区域交通由等级公路阶段进入高速时代,宁杭高速及沪宁第二通道的建设,“十一五”计划中汤铜线达
到一级公路的标准,规划中的镇江—禄口机场的243省道也以一级公路标准穿过周岗东南部,使湖熟的交通区位可望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些都为湖熟的腾飞消除了障碍。 随着交通区位条件的提升,旅游和物流等相关产业能够的到好的发展。
2.4 挑战
2.4.1 产业园面临周边的同质竞争
为湖熟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工业园,采用了长三角地区大多数工业园的招商引资的发展道路。在上级工业园临近以及同级工业园遍布的情况下,湖熟的工业园区面临着同质竞争的危险,在食品加工和机械电子制造上湖熟具有比较大的集群优势,而其它如服装等行业和周围的工业园面临同质竞争。能否在保持自身的特色的同时拓展产业方向,提高工业园的效益,在同周边工业园的竞争合作中获得稳中有升的地位,对于湖熟的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2.4.2 中心城镇对周边吸引力的竞争
在城市化推进的时期,城镇的竞争中,镇区的吸引力和服务配套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具吸引力的镇区将带来最多的资源。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镇区的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发展之间的互动将变的愈发重要。 在江宁各镇11项综合指标的比较中,湖熟仅有四项比较领先(见附表1),这说明在一段缓慢的发展期之后,湖熟镇区的优势地位变得不再明显。曾有小南京美誉的湖熟镇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湖熟的发展以及未来湖熟进一步城市化的要求。作为吸引周边地区和配合城镇工业发展的硬件条件,镇区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密度都需要得到改善。
湖熟能否在镇区吸引力的竞争中获胜,对于湖熟远期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相当重要。
2.4.3 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必然要发生冲突。对于有着相当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湖熟而言,可持续的发展和生态化建设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那么在此之前的工业化进程中,更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在保证经济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尽量的不对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坏。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和资源。
第三节 功能定位
3.1 区域上——江宁区东南部经济中心、南京郊区的生态居住区
南京市全面启动“三城九镇”建设,湖熟毫无疑问要参与到这场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中。通过城镇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借助逐渐完善的交通网络,融入整个南京市的发展中,承接江宁区转移的工业和部分功能。 作为历史上江宁东南的重镇,湖熟可望在未来恢复这一地位。通过工业、第三产业等的发展,逐渐形成江宁区东南部的经济辐射中心;而目前完善的教育体系、邮政网点和商贸市场规模筑就了湖熟的生活服务中心地位;而发达的交通条件将使其成为周边城镇的交通物流中心。
青龙山是“绿色南京”建设最具创意的人居森林试点工程的一部分,根据《关于启动人居森林试点工程建设的意见》规定,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和开发的土地占人居森林工程项目土地总面积的20%到30%,也可以在附近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内予以安排,开发用途限于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低密度住宅建设,但项目区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80%。人居森林工程建设用于造林的土地,可以租用也可以征用,费用标准由项目建设企业与所在地政府、土地所有者根据政策协商确定,用于公益设施建设的土地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这意味着,紧邻的湖熟因此具备了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低密度住宅以及人居森林配套的公益设施的天然优势。而且湖熟工业污染轻,生态环境良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生态居住区也是湖熟的优良的选择。3.2 产业上—— 江宁新市区产业配套区、水乡旅游区和品牌农业区
江宁的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南京市的一大亮点。其中的开发区和科学园通过在乡镇租借土地统一管理创造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并且形成了汽车及配套企业、电子信息企业、机电一体化企业、医药企业、新型建材和高教及配套产业六大产业集群。
邻近科学园的湖熟在产业经济的集群化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基础,借力科学园的产业集群优势,开展竞争合作,拓展产业的选择。凭借低成本的土地比较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熟的服务配套,湖熟工业园将成为金城摩托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并为江宁新市区的产业提供汽摩配件、电子机械等专业配套服务。
湖熟镇是江宁最大的圩区,水网圩区占全境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梁台河、句容河、杨柳湖、奇水园都是旅游休闲良好的去处,加之湖熟丰富的人文遗产,未来将是南京秦淮河风光带的一个组成部分。
湖熟镇水网圩区有良田9万余亩,水面3万多亩,盛产大米、水禽和水产品,是典型的江南渔米之乡。目前,湖熟大米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湖熟板鸭曾为皇室贡品,1910年获得过金奖,鸭加工企业通过QS食品认证,鸭加工技术已被省政府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名单;境内奇水牌青虾,杨柳牌鲈鱼均为优质名品,是南京市郊颇有名的品牌农业基地。
23
3.3 文化上——湖熟文化品牌基地
湖熟文化是四千年前古人创造的历史遗址,也是长江下游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现有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后将利用青龙山人居森林旅游工程、省市区文物保护和文化建设工程,结合镇区改造和建设。在政府扶持、民间筹资的基础上,保护文化遗址。建设“四馆一会一网”,复兴和弘扬湖熟文化,修复古建筑群,重铸湖熟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奠定基础。
第四节 城镇发展目标
4.1 发展思路
4.1.1 切实搞好投资环境建设,接受长三角城市经济辐射
宁杭高速,沪宁第二通道,宁杭铁路等区域性大交通的规划建设和区域内汤铜线的建成,淳湖路的扩建,拉近了湖熟与沪宁杭世界第六大城市带的距离,也为浙商进入江宁门户——湖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镇区建设要为长三角资本进入做好准备,在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下择优选项,逐步形成与东山新市区和其他乡镇分工协作,又适合湖熟特点的主导产业,如摩托车与汽摩配件、食品加工及生态产业等。
4.1.2 错位发展,培育生态名镇
借助省级青龙山人居森林公园的建设的契机,大力开展生态引资,建设青龙湖生态公园,生态走廊,生态
大学,生态旅游线和赤山森林公园,发展杨柳湖休闲旅游区和奇水园旅游度假区,培育生态旅游基地,同时,发展“稻—萍—鸭”等生态农业、湿地农业、观光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为旅游业注入新的元素,此外,加强镇区现代化建设,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址,营造生态住宅,创造新的旅游景点,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湖熟新兴产业,湖熟镇成为南京后花园的生态名镇。
4.1.3 传承创新,打造湖熟文化品牌
湖熟是新石器时代“湖熟文化”的发祥地。湖熟镇是具有两千余年的古镇,历史上水秀地灵,土地肥沃,农业丰饶,商业繁荣,为江宁东南部经济中心,素有“小南京”美誉。深厚的文化沉淀,不仅培养出勤劳、智慧、善农商、重创新的民情品格,而且在经济上还培育出湖熟大米,板鸭等精品,应充分利用这些名品,拉长产业链,实现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做大做强“鸭龙”和米业,成为湖熟最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4.1.4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业
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湖熟将由交通节点转变为江宁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完全有条件培育物资中转运输和物流业。
4.1.5 利用人居森林概念,开发房地产业
人居森林工程不仅带来了旅游休闲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房地产业的开发,为南京银发族提供老年公寓和休疗养场所,为酒店,娱乐等商业地产提供发展契机。同时随着城镇人口集聚,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定居,也需要住房供给。这些都可以在人居森林的大概念下,适度开发湖熟房地产业。
4.1.6 极核增长,全力做强镇区
2005年湖熟经济总量为92870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到1500美元,离3000美元的小康水平尚有一段距离,空间上正处于分散状态向极核集中阶段。为此,应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土地指标集中投放镇区,做大做强城镇,并以此带动周围农村发展。各村可通过外出务工和镇区就业,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旅游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等增强收入。现有村办工业亦应逐步向镇区工业集中区集聚,鼓励二、三产业从业村民逐步在镇区定居,以壮大城镇规模和经济实力。
4.2 经济社会目标
以南京市200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预计2010年湖熟镇人均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可达3000美元,2020年可达5000美元。具体预测如下:
2005年湖熟镇地区生产总值为92870万元(一、二、三产业之比为29.27:38.85:31.88),2006年达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2%,财政收入增长一倍。该镇2007年规划增速提高到18.4%。据此,本镇十一五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可按16.5%增长,2010年达19.93亿元,按2005年户籍人口82733人计,人均24090元,按8:1的汇率计算人均GDP可达3000美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8:50:42 。2010—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每年按7%递增,至2020年可达39.2亿元,按10万人计,人均3.92万元,按7.7的汇率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达5090美元,一、二、三产业比重5:45:50。(见表二、表三)
4.3 经济发展战略
4.3.1 赶超战略
为提升湖熟的经济总量,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后发优势,大力吸引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扩散以及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经济,力争近期达到16~20%的速度。
4.3.2 结构优化战略
为改变湖熟经济结构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相差不大,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的局面,迫切需要调优一产、主营二产、发展三产,大力提高二产和三产的比重,使一产比例下降到10%以下,整个经济结构按三、二、一顺序的现代产业构成方向推进。
4.3.3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要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协调,鼓励技术创新和以质取胜,打造节约型经济和又快又好持续发展
24
的经济布局。 4.3.4 极核增长战略
湖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处于分散向极核集聚阶段运作,要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土地等稀缺资源集中投放在镇区,把做强做大镇区作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和支撑点。
4.4 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根据“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方针,应调优一产、主营二产、发展三产,使一、二、三产比例达到现代产业的要求,其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以摩托车与汽摩配件、食品加工、生态产业(农业、旅游、环保)为湖熟的主要产业门类。
根据湖熟产业发展的情况,具有传统和产业集群优势的摩托车与汽摩配件、食品加工将仍然是湖熟的主导产业。
伴随着青龙山人居森林的建设,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为主的生态产业也成为具有丰富生态资源的湖熟的选择。产业的空间布局重点可概括为“一心四点一区”,即以镇区为中心,青龙山省级公园、杨柳湖景区、奇水园景区、赤山森林公园为四点,湖熟工业集中区和龙都独立工矿区为平台,构成湖熟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4.5 各项产业布局
4.5.1 第一产业布局
农业以农作物、禽畜、水产为主,发展大米、养鸭、养鱼、特色水产品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集中分布在本镇的白米圩、东阳圩、周岗圩等圩区。
4.5.2 第二产业布局
二产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建筑业产值约占工业的38%,本节主要论述工业发展和用地布局。 1、工业用地现状
目前工业用地集中在原湖熟和周岗镇区,部分村落也有小工厂分布。湖熟镇区的工业又聚集在汤铜路以北的湖熟工业园区,老镇区也有少量工业用地。据2004年统计,湖熟工业园区已经开发完2000亩工业用地(含金城摩托600亩厂区用地),2005年上半年1000亩地完成了项目选址。随着镇区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业用地数量和用地选择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抉择条件。
表2—2:工业企业一览表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投资金额/万年产值/建筑密度亩 元 万元 /% 容积率 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5 800 200 29.7 0.359 南京瑞保电力有限公司 15 700 34.5 0.684 南京华仞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5 500 41.32 0.615 南京永湖电子有限公司 30 4000 250 46.5 0.523 南京启隆贸易实力有限公司 20 500 43.9 0.477 南京金世纪工艺品有限公司 20 700 46 0.691 南京江宁区宁盛机械厂 30 600 314 42.3 0.489 南京达驰物资有限公司 50 4000 30.1 0.707 南京新润食品有限公司 64.87 200 1000 南京泰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12.81 700 南京欧雅装饰有限公司 7.01 400 南京奥联特运动器具厂 7.92 200 南京旺福包装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7.5 200 南京三同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60.6 5000 48.08 0.546 南京开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20.34 1200 40.45 0.454 南京汤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1.33 800 43.8 0.626 南京南信机械有限公司 20.33 600 34.85 0.471 南京雄风塑料厂 12.03 200 江苏省邮电科研所实验厂 200 南京时恒敏感元件有限公司 19.91 1000 南京厚泽机械有限公司 40 1500 南京利佰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30.36 260 38.9 0.504 南京熙园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20.37 800 44.2 0.475 南京长虹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 15.3 700 39.9 0.497 南京金印木业制造 12.3 200 南京赛尔机械有限公司 19.7 2000 南京文正装饰建材事业有限公司 19.86 500 南京鸣宇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45.81 800 南京华致建设有限公司 20.61 2000 南京创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9.75 1000 南京华佳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29.84 300 36.17 0.446 南京牛金建筑装潢安装有限公司 20.14 1000 南京善工信机械有限公司 33.4 2000 南京金维包装有限公司 32.01 1500 南京上元水电安装有限公司 20 1600 南京金箔集团湖熟食品工业园 200 12000 南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784 50660 3110 南京金城铃木有限公司 1813.1 27455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210250 南京金城塑料有限公司 2516 2、工业用地供需分析 (1)需求分析
根据统计,湖熟2005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8%左右,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基于此,2005至2010年内
25
湖熟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将达到25%,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增长率将会有所下降,趋于平缓,因此预测2011年至2020年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为16%。
目前湖熟工业区的地均产出为6.5亿元/km2。根据湖熟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集约用地原则,2010年之前湖熟的工业用地产出率将达到12.5亿元/km2的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2020年定为30亿元/ km2。因而湖熟镇工业集中区用地面积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2.08平方公里和3.81平方公里。若包括金城摩托已占用的600亩土地在内,则需求量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2.50 km2和4.2 km2。
表2—3:工业用地需求表 年份 工业总产值 工业产值(亿元) 地均产出标准 工业用地(km2) 年增长率 全镇 工业集中区 (亿/km2) 全镇 工业集中区 2004 —— —— 6.5 —— —— 2005 18% 10 8.5 7.0 1.43 1.3 2010 25% 30.5 26 12.5 2.44 2.08 2020 16% 134.5 114 30 4.48 3.81 注:以上数据均未计入金城集团和中远船舶集团的产值和用地面积。工业集中区占全镇工业85%计。 (2)供应分析
目前湖熟镇宜作为工业用地的主要集中在低岗地和高岗地,面积约22.6 km2,主要分布在湖熟镇北部和龙都东北部,其中湖熟镇的岗地总面积约为19.6723 km2,占原湖熟镇总土地面积的35.06%。根据湖熟经济、交通的整体走向,湖熟镇地形特点,农村居民点调整,我们认为湖熟工业发展用地的潜力很大,只要安排合理,可以满足湖熟未来工业用地的需求。但目前2 km2的工业用地基本安排完毕,必须开辟新的工业用地才能满足需要。
3、湖熟工业布局
未来湖熟工业将集中在湖熟工业园区和龙都独立工矿区,周岗工业小区只能维持现有规模,未来湖熟工业发展只能沿汤铜路穿越宁杭通道向西发展。具体理由如下:
(1)现有工业园区将成为湖熟很长一段时间工业发展用地的首选,按照金城产业配套区规划的2km2工业用地在2010年基本用完。
(2)从长远考虑,现在的工业园区的所在地虽可挖掘用地潜力,但数量有限,向外拓展的幅度也极为有限。北部为青龙山人居森林工程;南部为镇生活区;东部不能越过梁台河谷地。因而工业布局将不得不跳出现有的工业园区范围,另觅新的地方。
(3)鉴于湖熟的地形特点、常年的风向以及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只能越过宁杭高速向西沿汤铜路一线发展,这样,可充分利用马场山一带丘陵地形和龙都分散的工业企业,组成龙都独立工矿区,既与现有工业区相接,又有利于集中布局和配套设施共用。
据此,湖熟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湖熟工业园区、龙都独立工矿区和周岗工业小区,其中龙都独立工矿区面积约为1.7km2。
4.5.3 第三产业布局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商贸业、物流等产业门类。其中镇域范围内需要统筹布局的主要有:青龙山森林公园用地、赤山旅游风景区用地、杨柳湖风景用地、周岗奇水园景区用地、物流业用地等。
(1)青龙山省级森林公园用地
该园占地6km2,
有各类树木130多万株,名贵树木3万多棵。同时,经营房地产开发,一个人居森林工程已经成型,为了扩大人居森林的辐射功能和发展用地,建议在镇区北环路北宁杭高速以东东环路以西的区域划
为青龙山公园的发展备用地,以供旅游绿化和房地产产业的发展。
(2)赤山旅游风景区用地
赤山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是青龙山人居森林工程—梁台河—句容河—赤山一线的整体式开发;其次才是参与到赤山的整体开发。因而对于赤山森林公园的开发目前尚处于开发前期,规划赤山风景区面积0.53 km2,不侵占圩区。如果赤山旅游今后发展较好,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进一步拓展赤山风景区至徐相河。
(3)杨柳湖风景区用地
目前杨柳湖水面30公顷,加上周边绿地约54公顷,清代杨柳村古建筑用地占地面积约1.12公顷,保护范围1.6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8.74公顷,可用于影视城拍摄和旅游。规划杨柳湖景区面积在1km2左右。
(4)奇水园景区用地
位于周岗东部的河塘湿地,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水体面积超越2平方公里,此处是以青虾养殖为主的示范区有2000亩,获得江苏省无公害基地和水产品的双认证,园区基础设施完备,有规划的243省道通过,是一个生态型特色水上田野休闲旅游区。
(5)商贸业用地
集中分布在湖熟镇区以及周岗中心社区和龙都中心社区,此外还分布在社区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驻地的居民点。
(6)物流业用地
集中分布于镇区,靠近宁杭高速公路立交口和宁杭铁路货站附近。
总之,湖熟镇空间布局,根据“以路为轴,一镇三层”的原则,以宁杭通道为对外交通依托轴,以汤铜路为主轴,243省道、淳湖路和咸周路为副轴,沿路发展,将形成一城镇、二社区(龙都、周岗)三村落的三级镇村体系。在生产布局上,第一产业分布在广大圩区和农田,第二产业集中在湖熟工业集中区、龙都独立工矿区和周岗工业小区,第三产业集中在镇区和社区,以及设立村委的农村居民点,其中旅游业按风景资源和旅游线路形成一线(青龙山人居森林——梁台河——句容河——赤山)三点(湖熟镇区、杨柳村、周岗奇水园)格局;广大的黄土岗地还作为城市的市政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点状建筑用地。
附表1 江宁区各镇实力对比
经济 地区 城镇 总收入 生产总GDP 财政 农村居民 企业年 固定 实际 有线电人均公共绿污水(万总收入 人均纯收净利润 资产投利用外 视 地 处理(万值 元) (万元) (万入 (万资 资 普及率 (公顷/万率 元) 元) (元) 元) (万(万元) 元) (%) 人) (%) 加权 东山街道 475085 159560 15364.32 28900 7108 28312 82018 1518 100 11.75 95 百家湖街26398.道 164483 50695 15 10759 5807 8763 36000 1500 100 114.56 92 方山街道 314522 62950 7615.53 36900 5850 9180 49080 1460 90 14.52 52 秣陵街道 197251 48811 14820.85 4519 5857 7893 27970 1804 88 1.82 80 上坊街道 247148 72685 32164.8893 6160 8584 53273 1040 75 5.75 9 2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某镇总体规划(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