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使用( )。
A.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B.基数的数量指标 C.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D.基期的质量指标 8.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使用( )。
A.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B.基数的数量指标 C.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D.基期的质量指标 9.综合指数是( )。
A.用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指数 B.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 C.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
10.当数量指标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其特定权数是( )。
A.q1p1 B.A.q1p1 B.
12.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交叉
13.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
A.3% B.10% C.7.1% D.107.1%
14.某市2004年社会商业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7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物价上涨了4%,则商业零售量指
数为( )。
A.130% B.104% C.80% D.125%
15.某造纸厂2007年的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2007年产品单位成本( )。
A.减少0.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增加1.75%
16.已知某工厂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应采
用( )。
A.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D.固定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17.假设具有两工厂计算期和基期某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计算总平均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 D.调和平均数指数 18.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17.6% B.85% C.115% D.117.6%
19.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增长13% B.增长6.5% C.增长1% D.不增不减
20.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A.增加 B.减少 C.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21.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
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0% B .6.5% C.22.7% D.33.3%
22.某商店2007年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份的价格是342元,指数为97.71%,该指数是(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总指数 D.个体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 A.工业产值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q0p1 C.q1p0 D.q0p0
11.当质量指标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其特定权数是( )。
q0p1 C.q1p0 D.q0p0
24 / 43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产量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 )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E.数量指标指数以固定时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4.下面哪些指数式是综合指数 ( )
A.
?q?q1p00p0 B.
?qpqp?k1111
?qpqp C.?1110?qq D.?00p0p0
?qp??qpq?qE.?111110
5.对某商店某时期商品销售额变动情况分析,其指数体系包括 ( ) A.销售量指数 B.销售价格指数
C.总平均价格指数 D.销售额指数 E.个体指数 6.进行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应编制的指数有 ( ) A.算术平均数指数 B.调和平均数指数
C.可变构成指数 D.固定构成指数 E.结构影响指数 7.若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D.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三、填空题
?pq??pq表示的意义是( )
11011.某乡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5% ,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了4% ,则粮食亩产指数为 。 2.某省2013年与2012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95% ,则物价指数为 。 3.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的指数称为 氏指数。
4.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综合指数要选数量指标为权数,并将其固定在 期。 5.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 四、判析题
1.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T )
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是,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作用。(T ) 3.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全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错 ) 4.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惟一公式。(T )
5.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错 ) 6.在由3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时期是不同的。(T ) 7.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为85%。(错 )
8.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公式在使用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有不同的公式。( ) 9.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数量指数。( )
五、简答题
1.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和计算形式是什么?
2.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六、计算题
1.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下:试分析出厂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
产品 计量 出厂价格(元) 单位 基期 报告期 产量 基期 报告期
25 / 43
A B C
件 个 公斤 8 10 6 8.5 11 5 13500 15000 11000 10200 4000 4800 2.某企业产品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试计算总成本指数.产量指数及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
3.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
商品种类 单位 甲 乙 丙 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 4.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降低百分比资料如下:
商品 计量单位 甲 乙 丙 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5.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
产品种类 产量 基期 报告期 1000 2000 1500 2800 基期总成本(万元) 件 台 套 销售额(万元) 上月 4 20 18 本月 5 18 21 价格降低% 3 2 1 条 件 块 商品销售额(万元) 基期 10 15 20 报告期 11 13 22 价格提高% 2 5 0 产品名称 A B C 总成本(万元) 基期 50 30 10 报告期 60 45 12 产量增加(+)或减少(-)% +10 +20 -1 A B 50 80 试求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绝对值。 6.某地区对两种商品的收购量和收购额资料如下
商品 A B 试求收购量总指数和收购价格总指数。 7.某公司下属三个厂生产某种产品的情况如下:
一厂 二厂 单位产品成本(元) 产量(吨) 上月 960 1010 本月 952 1015 上月 本月 4650 4930 3000 3200 收购额(万元) 基期 200 50 收购量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220 70 1000 400 1050 800
26 / 43
三厂 1120 1080 1650 2000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并分析单位成本水平和产量结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27 / 43
答案部分
第1章 导论
一、单选: 1.D 2.D 3.C 4.B 5.B 6.C 7.A 8.C 9.C 10.D。 二、多选: BD BC BDE。
三、判断:×,统计运用大量观察法的目的是消除个别事物的差异,显现想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只要部分单位对总体有代表性,只要对足够多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四、简答:
1.答:总体是电视台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成年观众;总体单位是电视台覆盖范围内的每一位成年观众;样本是受到电话采访的所有成年观众。
2.答:总体是所有在6:30看到广告的观众;总体单位是每一位在6:30看到广告的观众;样本是受到电话采访的观众。
3.答:(1)区别: 指标 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 ①说明的对象不同 标志 说明各单位特征的 指标 只能用数值表示(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 ②可量性不同 标志 数量标志可用数表示,品质标志不可用数来表示,只能用文字描述。 (2)联系:
①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标志是指标的基础,统计指标的数值是总体单位标志值的汇总。
②在一定条件下,指标与标志存在着变换关系。如果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时,则相应的指标也就转化成了标志。
第2章 数据的搜集
一、单选:1.A 2.D 3.C 4.D 5.D 二、多选:1.BDE 2.ABCDE 3.BCE 三、简答:
1.答: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调查的目的和作用不同;对代表性误差的处理不同。 2.答:抽样调查,理由略。
3.答:(1)普查:周期性;数据准确;规定统一时间;范围比较窄等; (2)抽样调查: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等。
第3章 数据的图表展示
一、单选:1.B 2.C 3.D 4.B 5.B 6.A 7.B 8.C 9.D 10.B。 二、多选:1.AB 2.ACE 三、 简答:
1.答:主要有单变量值分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在变量值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在连续变量或变量值较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距分组,它是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成若干个区间, 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作为一组。 2.答:
(1)条形图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则是固定的;直方图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多少,
矩形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各组组距,宽度和高度均有意义。 (2)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 (3)条形图主要用于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用于数值型数据。
3.答:茎叶图是由“茎”“叶”两部分组成.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通过茎叶图,可以看数据的分布形状及数据的离散状况,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一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而直方图不能给出原始数值。
28 / 4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