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工作,以免冒顶关人;
14、处理活矸危岩时应使用长柄工具,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坚固的安全地点,并确保线路畅通,严防矸石滚落伤人。
六、机电运输事故的预防
1、电气设备的裸露带电部分必须严格按规定高度安装,凡人体可能触及的设备带电部分无法用外壳封闭时,必须用栅栏加以隔离,必须安装停电闭锁装置。井下机电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地面机电设备的保护接零、漏电保护等装置必须齐全、完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安装好以后以及运行中,都必须按照《规程》规定进行绝缘性能试验,并加强日常维护,巡回检查和定期检修;
3、检漏继电器的安装及整定必须符合《规程》规定,一旦发生漏电事故或线路有接地故障时,必须能够迅速将故障电源切断;
4、高层建筑必须安设防止雷击的保护装置,通讯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
5、井下电网的保护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必须严格执行《规程》有关规定;严禁带电搬迁和检修电气设备,杜绝电气失爆;
6、溜煤眼和煤仓口都必须设置挡板、口盖或围护栏,严防人员坠入; 7、斜井、斜巷提升,严禁蹬钩、扒车,严格按《规程》执行。 七、地震时的应急预防措施 1、矿区周围的应急措施:
①迅速成立应急指挥协调小组,负责矿家属区及工业区内的快速反应工作;
②迅速向政府报告灾情和紧急救助情况,尽快争取外界的支援; ③迅速组织矿区内人员的抢救工作,在应急指挥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有组织的进行救援,设立医疗点救助和转移伤员;
④迅速组织矿区内的人员尽可能扑灭发生的火灾等次生灾害; ⑤迅速组织治安保卫科,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矿区秩序;
第21页
⑥在条件充许时,尽快疏散职工家属,组织食、饮用水的供应等。 2、地震时个人与岗位的应急措施:
①在平房或车间内的人,应充分利用时间,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跑出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在操作台下、设备下、桌子下、床下;保护头、胸等要害部位,闭目用鼻子呼吸,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关掉带电设备或煤气等,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内时,要迅速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选择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倒蹋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能跳楼;
②室外的人要躲开高大的建筑,不要急于跑进室内救人。在工作场所的人要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在野外的人,要避开山脚、陡崖;
③遇特殊危险的人,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避险措施;
④正在工作岗位上的各级领导,不仅要个人避险,还要就近组织工作人员避险,震后要组织幸存者疏散;
⑤井下作业人员要留在有支撑的巷道内,通常地下比地上安全,千万不要站在有可能倒塌的巷道口或竖井井口附近,也不要急于向外跑,即使井口塌方,也应保持冷静,尽量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第四章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第一节 发生灾害事故时的汇报及组织
1、当井下职工发现有火灾、水灾、顶板、煤尘、瓦斯、地震等事故预兆或已发展成灾害时,立即向调度室报告,报告的内容有:报告人姓名、单位、灾害地点、性质、威胁区域、遇险人数等。调度室接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人员和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
2、发生重大事故后,矿井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并按本《计划》要求通知救灾指挥部全体成员迅速到调度室集合,在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分工负责,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各
第22页
职能部门及连队主要负责人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本单位人员积极参加救灾工作。
3、发生事故后,调度室、井口检身站、矿灯房和有关单位要相互联系,准确统计出勤人员和井下遇险人员情况,医务所应及时做好急救工作。
4、救灾人员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地点,选择捷径到达事故发生地点,以便尽快地进行抢救和搜救遇险人员,救灾基地应设在灾害地点附近支护完整的进风巷道中。
5、救灾的方法和原则:救灾的方法和原则应根据灾害的性质和地点确定,一般应采取断电,直接救灾,封闭事故区等方法进行。
第二节 灾害事故处理计划
一、矿井火灾事故处理计划 (一)处理措施
1、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要尽可能的弄清火灾的地点、性质,如系外因火灾,立即直接灭火;如电气设备着火,应先设法断电,再直接灭火,力争将火扑灭在初始状态,同时,应按上述要求向调度室汇报。如果火灾已无法扑灭,则应迅速报告,同时切断采区回风系统的全部电源,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等待命令;
2、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日总值班和矿井救灾指挥部汇报,并通知救护队,同时设法通知灾区全体人员及回风系统中受威胁的人员撤离危险区;
3、值班领导和救灾指挥部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制定救灾方案。
4、掘进巷道火灾处理
掘进巷道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故在火灾初期就必须先切断电源,用消防水直接扑灭。否则,应撤出人员和易燃物质,用高倍泡沫灭火,当用此法无效时,立即组织砌筑密闭,用黄泥灌浆法或注氮法消除火灾。
第23页
5、采煤工作面火灾的处理
采煤工作面为全风压通风,若工作面出现火灾,用综合防灭火法无法立即扑灭,可用逐渐控制风量法控制火势的扩大,然后采用隔绝灭火法封闭工作面,并采取钻孔、消火道等方法进行处理。
6、采空区火灾的处理
采空区火灾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当发现采空区涌出气体异常时,就应采用注氮及集中灌浆等综合防灭火方法消除火灾。
7、机电硐室火灾处理
发生火灾时,首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消火砂等直接扑灭火灾,在此时也应适当控制硐室供风量。
8、主副井口附近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应考虑用矿井反风或局部反风、控制反风量,然后在反风后进风侧进行直接灭火。
9、胶带运输巷发生火灾时的处理。 ①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火灾时处理。
首先切断该巷道和工作面内一切电源,在顺槽进风巷道口处设置风幛,适当控制风量,以防大量烟流进入回采工作面,然后采用高倍泡沫灭火;火灾消除后,撤除临时风幛。
②三采区胶带下山发生火灾时的处理
首先切断该巷道一切电源,并在1050运输大巷(三采区辅助下山机头)、电控硐室通道内设置风幛,控制进风量,尽可能将烟流引入三采区回风下山,以防大量烟流进入采掘工作面,然后用高倍泡沫灭火;火灾消除后,撤除临时风幛。
③1050运输大巷发生火灾时处理
首先切断该巷道一切电源,并在主井筒口和付井筒口设置风幛,控制风量,适当打开二采区底弯道风门和三采区绞车房通道内的风门,尽可能将烟流引入矿井主要回风巷道内,以防大量烟流进入采掘工作面,然后用高倍泡沫灭火;火灾消除后,撤除临时风幛。
第24页
④主井筒发生火灾时处理
首先切断该巷道一切电源,进行矿井反风,反风流从驱动机房门口引出地面,隔断风流,防止进入选煤楼内。 (二)发生火灾后人员的自救
1、迅速佩戴好自救器或用毛巾捂住嘴鼻;
2、有组织地向新鲜风流方向撤退。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迎风撤至进风大巷。在火源下风侧的人,应尽快由回风道经过风门进入进风巷道,再撤到进风大巷。人员撤出后,在场负责人清点人数向调度室汇报,听令行动;
3、回风系统内工作的人员,如无法安全撤退,则应用木板等材料将独头巷道构筑成临时避难硐室,等候救援;
4、如果巷道已经全部充满烟流,切不可慌乱,要迅速辩认出巷道出口和风流方向,然后俯身有秩序的向外撤退;
5、所有避灾人员必须遵守纪律,听从避灾组织者的统一指挥。 二、瓦斯、煤尘事故处理计划 1、撤离灾区人员
(1)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位于灾区的人员首先要尽快撤离灾区,波及区的人员在接到通知后也要及时撤离; (2)救灾指挥部在指挥救灾时,首先应采取有效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并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采煤工作面发生事故时,受灾人员要以事故区为中心,分别由回风、运输顺槽撤退,转入安全的进风巷道;
(4)避灾时,遇险人员在班组长的带领下,按通风人员、救护人员、救灾人员指引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在避灾过程中,要守纪律,听指挥。撤离时,应两人以上编组同行,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不准单独乱跑。进入避难硐室后要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救灾人员跟踪寻找。撤退中要注意风流方向,尽快取捷径进入新鲜风流区域。
2、避灾措施
第25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柏2014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