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地震前的预兆
1、生活中常见到动物的异常反映,如:蛇出洞、老鼠搬家、鸡鹅高飞、猪狗不进食、牛马嘶叫不进圈、兔子发疯等;
2、地下水异常,具体表现为:水位大幅度升降,水质发生变化,突然出现泉水或水温升高等;
3、地声异常,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
4、地光异常,地震前几小时至几分钟内会出现地光,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多种多样,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的光出现的范围较大,持续几秒钟;
5、地气异常,地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会出现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的雾气,并伴随有怪味,有时还伴随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6、地鼓异常,地震前地面会出鼓包;
7、气象异常,地震前会出现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降雨、雷电、风向风力等的异常变化;
8、电磁异常,地震前家用电器如电视机、日光灯(关闭后仍亮着不息)等出现的异常。
第三节 矿井灾害事故的应急预防措施
一、火灾事故的预防 (一)外因火灾预防
1、木料场距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
2、地面消防洒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的水量,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必须完善,回风巷每隔100m,运输大巷每隔50m必须设支管和阀门;
3、井口、井口房、扇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4、井下严禁使用灯炮取暖和使用电炉,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
3
第16页
气焊和喷灯焊焊接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工作,每次必须制订安全措施,经主管部门、总工程师、矿长批准,并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
5、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等,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严禁将剩油和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井下清洗风动工具,必须在专用硐室内进行,且该硐室的出口必须安装向外开启的防火门;
6、井下材料库及主要硐室都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7、严禁在井下要害的建筑物(存放油脂库房,火药库等)及坑木场等到处吸烟和使用明火取暖;
8、地面各库房、机房、火药库内必须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9、井下放炮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措施进行; 10、井下杜绝电器失爆。 (二)内因火灾预防
1、工作面在设计、回采过程中,应尽可能不留或少留煤。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并进行防灭火注氮、灌浆处理;
2、回采工作面上、下隅角内的坑木、背板要尽可能回收干净,严禁将坑木等易氧化燃烧物遗留在采空区内;
3、对井下长期不用的盲巷要及时封闭;
4、井下控制风流的设施,应尽可能设在无裂隙的岩巷中,防止空气从煤柱、裂隙渗透;
5、对防火墙、密闭墙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裂缝及时抹灰加固,并充填马丽散和罗克休,严防漏风;
6、加强对火灾的早期预防和预测预报工作,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处理;
7、对采空区进行预防性黄泥灌浆;
第17页
8、加强对回采工作面的监测,通过人工监测(每班进行两次)和按采空区“三带”划分布置束管监测系统进行分析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编制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9、充分利用矿井现有的KJ95N监测监控系统进行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处理,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10、对工作面上隅角未放实的空洞应及时采用罗克休、马丽散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封堵,严防采空区漏风;
11、进一步完善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合理分配各用风地点的风量。 二、水灾事故的预防 (一)地面水的预防
1、矿井主要建筑物及井口等处必须修筑排洪沟或拦洪坝,疏通水路,以防山洪淹没建筑物或灌入井下;
2、雨季来临前,组织人员做好防汛工作;
3、及时检查和充填地面塌陷裂隙,并加强河床的检查和导水裂隙的充填堵截,严防山洪、河水灌入井下。 (二)井下水灾的防治
1、做好水文地质观测和管理工作,掌握含水层及老窑积水的分布情况; 2、矿井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3、在采空区或灌浆区下方进行采掘前,必须查明采区或灌浆区的水浆积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泄水工作;
4、井下各巷道水沟和水仓至少每半年清理1次,并经常保持水沟畅通和水仓的容积符合要求,保证排水系统正常,确保安全可靠;
5、井下三台主排泵必须保证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一台检修,对主排泵及排水系统设施出现的故障要及时维修,确保水泵及排水系统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第18页
三、瓦斯的预防
1、加强通风管理和通风设施检查,及时准确的调整和分配井下风量,使风量符合设计要求;
2、坚持每旬一次的矿井风量、温度、湿度和大气压的测定工作,杜绝瓦斯积聚超限;
3、加强矿井通风设施管理和风流控制,提高矿井有效风量; 4、合理安排采掘关系,杜绝串联通风、扩散通风,杜绝采空区漏风; 5、掘进工作面及有人工作的独头巷道必须采用局扇通风,严禁采用扩散通风或微风,无风作业;
6、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
7、加强瓦斯检查和监测,杜绝空班、漏检、假检等现象,对变化异常的区域必须设专职瓦检员定时、定点检查;
8、加强盲巷管理,严格按《规程》执行;
9、加强电气设备、爆破等管理工作,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四、煤尘事故的预防 1、煤层注水;
2、使用水封爆破和水炮泥、做底泥和封口泥;
3、降低浮尘和清理积尘,洒水降尘、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喷雾等综合防尘措施,定期冲洗巷道积尘;
4、严格按《规程》规定设置、完善隔爆设施。
5、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格控制巷道风速,防止风速过大,引起粉尘飞扬。
五、顶板(冒顶)事故的预防
1、从搞好质量标准化入手,搞好矿压监测预报,改良支护方式,加强顶板管理;
2、工作面安装、初采初放及收尾回撤时,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严防
第19页
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3、掌握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规律,备齐足够数量的应急支护材料,在来压前及时加强支护;
4、回采工作面的上下出口空顶范围较大,极易发生冒顶事故,其支护要有足够强度,并要保证两出口畅通无阻;
5、加快工作面推进度,可以减少顶板的维护时间,降低其下沉量,减小对顶板的破坏程度,从而起到预防冒顶事故的作用;
6、加强采掘工作面的支护质量管理是预防冒顶事故的最基础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及《作业规程》规定,搞好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质量;
7、失效损坏的单体支柱,必须及时予以更换,并进行检修,检修好的单体支柱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采煤、移刮板输送机、移支架;
9、锚网支护的巷道,严格实行一掘一支,空顶距不得大于0.8m,打锚杆之前必须进行临时支护。锚杆打设必须紧跟工作面,严格控制锚固剂搅拌时间,做到锚杆打设合格,网间连接紧密。出现冒顶必须及时打超前锚杆或采取其他方法进行加固支护,严禁将问题留到下一班,使冒顶范围进一步扩大;
10、锚网支护巷道受压变形后,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对煤壁整体性破坏后使锚杆支护强度减弱的情况进行及时补强支护;
11、使用钢支架维修的工作面到永久支架中间必须架设临时支架,严禁空顶作业。支架要紧跟迎头,靠迎头的支架在放炮前要进行加固,以防崩倒;
12、掘进工作面在改变巷道支护参数时,必须要有设计和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且要技术负责人签字,严禁随意改变;
13、要加强对井下巷道的检查和维修工作,保证通风,运输和行人的安全。维修、撤换支架和扩刷巷道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撤换支架前必须先加固工作地点前后的支架;在独头巷道维修时,严禁在维修点以里从事
第20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柏2014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