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式轴向柱液压马达设计指导书
????Npx2??Npx1Pfm2?Pfm1???d1?Z???d2?Z22?R82?R72R6?R5??2????????????lnR/RlnR/R8765???0122????1?01??22?R42?R32R2?R1????????2???????????lnR/RlnR/R??4321???02????1?02????????
一般取??=1.03~1.10
② 力矩平衡
一般只考虑因油液压力而产生的斜盘反力Np对缸体的倾覆力矩,与配流盘对缸体的油压反推力矩大致平衡,即取MN?MR4?R322fm,由于柱塞为奇数,因此
9???d1?R12ln?R4/R3?R8?R722?R2?R122ln?R2/R1?R6?R522?16?sin??cos???2?Z??01??4?2???????cos?01??22???2????202201201????????
ln?R8/R7??ln?R6/R5??9???d2?R2??16?sin?cos???2?Z?022??02?02?????cos????2?2??42?????
考虑离心力对泄漏的影响,一般取
R6-R5=(0.8~1)(R8-R7)
R2-R1=(0.8~1)(R4-R3)
R7-R6=R3-R2?6 mm
将有关参数值代入式中的右端可得斜盘对缸体的倾覆力矩值,采用Miceosoft Excel或用某种高级语言编制计算程序,并将以上三式作为约束条件,对式采用试凑法求解,可得到一组比较满意的R1、R2、R3、R4、R5、R6、R7、R8及?01和?02。
如配流盘的压紧系数??取1.03~1.10,则要求油压反推力矩约能平衡91%~97%的倾覆力矩。对于多排式轴向柱塞马达或柱塞泵应保证它的各种组合工作状态(对于双排式轴向柱塞马达或柱塞泵,即指内排、外排单独工作和内外排同时工作时,三排将有七种组合)均能满足上述要求。 4) 辅助支承设计
从上述讨论可知,虽然配流盘的油压力平衡了大部分的压紧力,但仍然存在部分压紧力未被平衡,同时,在计算配流盘油压反推力矩时忽略了柱塞对缸体的摩擦力,实验证明,此摩擦力将使压紧力增加7%~9%。在这种条件下,油压反推力不足于推开缸体,进而无法形成或维持一定厚度的油膜。因此,设计合理的辅助支承显得特别必要。
共 31 页,第 26 页
多排式轴向柱液压马达设计指导书
目前,配流机构的辅助支承主要有:热楔支承、动压支承、静压支承和止推轴承支承等四种型式。对多排式轴向柱塞马达或柱塞泵而言,由于多排力和力矩的共同作用,油膜作振荡的振幅更大,对辅助支承的支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多排式轴向柱塞马达或柱塞泵采用静压支承式辅助支承较为合适。以下介绍这种辅助支承的设计。
根据密封带的设计计算公式(38)和(39)的推导过程,可以推得双排式轴向柱塞马达或柱塞泵的辅助支承参数关系式如下:
R312
?RlnR12/R11?311??RlnR10/R9?310?R39?1?96.13%????4?1pe??2??1??d22?d1Zpe?2Fs2?
式中:?1——供压比,一般可取0.6~0.8;
Fs——中心弹簧预压力(N);
φ1、φ2——参阅图14。
同式以上的求解相同,求解可采用Miceosoft Excel或用某种高级语言编制计算程序,试凑法求解即可求得一组比较满意的R9、R10、R11、R12和?2??1。
由于缸体在旋转过程中,配流盘在接近?i=0°时所受的压紧力最大(其他力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弹簧预压力最大),而且,为了使节流槽道起到节流作用,将节流槽道适当延长,所以辅助支撑槽所处的位置应尽量靠近?i=0处,即?1适当减小。一般?1可取4°~6°左右。
根据有关资料推荐,注油小孔的直径dc,连通盲孔的直径dT及其分布半径RT应满足
Z2??dc?dTRT?0.20
同时,可以通过调节节流槽道的大小?Rj1?Rj2?和位置?Rj1?Rj2?/2,确定注油小孔的分布半径Rc,保证注油小孔与节流槽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和连通盲孔能包含注油孔两个条件,由图2.19可得它们之间的关系
隔开注油小孔与节流槽条件:Rc?dc/2 连通盲孔包含注油小孔条件:RT?dT/2 共 31 页,第 27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多排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或液压泵)设计指导书(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