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式轴向柱液压马达设计指导书
同时,为了控制油窗孔处的油流速度,通油面积S0通常应满足下式:
S0??d2nD2120v0?222tan? (mm2)
式中:v0——油窗孔处的允许通流速度,一般v0?3~6 m/s; n ——马达的转速,转/分。
将式中的d2、D2换成或d1、D1或d3、D3即可求出小号或大号柱塞孔对应的?0和S0。
当小号柱塞孔直径与大号柱塞孔相差不大时,为加工方便,小号和大号柱塞孔的油窗孔面积可与中号柱塞缸孔相同。
5)各排柱塞副的吸排油量Vi和给定流量q下液压马达的转速
各排柱塞副的理论吸排油量Vi等于单个柱塞往复运动一次的吸排油量与每排柱塞数Z的乘积,即:
Vi?Si?Ai?Z?Di?tan????di42?Zi?1,2 (mm)
3
如已知系统的给定流量q(mm3/分),则三排式轴向柱塞马达的转速可分为以下七个档位:
各柱塞副不可能没有泄漏,因此各排柱塞副的实际吸排油量将大于它们的理论吸排油量Vi,其大小等于理论吸排油量Vi除以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ηV;液压马达实际的各档转速将低于它的理论转速,其大小等于液压马达的理论转速ni乘以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ηV。
多排式轴向柱塞马达和单排式轴向柱塞马达相同,其最低稳定转速一般为30~50转/分,最高使用转速一般为1000~3000转/分。
为了改善多排式轴向柱塞马达的起、制动性能,应尽量减小缸体的转动惯量,其方法是尽量将多余的材料去掉。
2.2 柱塞的设计计算
在三排式轴向柱塞马达中,大中小号柱塞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密封容积完成吸油和排
共 31 页,第 11 页
多排式轴向柱液压马达设计指导书
油动作以推动缸体转动,同时通过柱塞的中心阻尼孔,将一小部分油液注入滑靴以形成静压支撑。三排式轴向柱塞马达的设计与单排式基本相似,主要有柱塞副材料的选择、柱塞的结构与尺寸,以及柱塞副间隙的确定等问题。 1)柱塞副材料的选择
柱塞在缸孔之间做往复运动,其受力复杂。柱塞副的材料选用,通常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1) 柱塞为硬材料,缸孔为软材料; (2) 柱塞为软材料,缸孔为硬材料。
当采用第一种方案时,其柱塞的材料通常选用12CrNi、18CrMnTiA、9SiCr、CrMn、T7A、T8A等。上述材料通过整体淬火,或渗碳淬火,或氮化热处理后均可得到HRC60以上的硬度;而缸体常采用硬度甚软的QAL9-4铝青铜等,加工制造较为方便。但运行后多为缸孔磨损,修理较为困难。
当采用第二种方案时,缸体可采用38CrMoALA氮化钢,缸孔与配流端面表面氮化硬度高达HV>900。而柱塞可采用低合金工具钢CrWMn,并在运动副表面电镀铍青铜。 2)柱塞的结构与尺寸
柱塞的结构通常如图6所示,为了减小柱塞的重量,一般将柱塞内部淘空,同时右端做成球头以方便和滑靴构成球铰。各部尺寸如下:
① 柱塞的长度la
柱塞的长度lai等于柱塞完全伸出时在孔内的内留长度(也称留缸长度)l0di、最小外伸长度l外伸i和柱塞行程Di?tan?之和,即:
lai?l0di?l外伸i+Di?tan? i=1,2 ,3
式中 :l外伸i?0.2?di~0.5?di,为了减小缸体的总长Lt,l外伸i应尽量取小值。l0di的确定同前,Di为各排柱塞孔中心分布圆直径。
共 31 页,第 12 页
多排式轴向柱液压马达设计指导书
② 球头直径dq及注油孔球冠(图6柱塞右端平面)直径dg 球头直径dqi一般按经验选取,
dqi?(0.7~0.8)?di
为使柱塞球头不遮住滑靴的注油孔(如图9所示,滑靴的注油孔直径为d4),应使
dgi?dqi?sin??d4i
式中 d4i的尺寸一般取1.0 mm。 可求得:
为了避免球头与滑靴的挤压应力?q过大,必要时还应对球头强度进行校核:
式中 [?q]——滑靴材料的许用比压,如滑靴的材料选用铬钢,其[?q]=100 MPa。
di——各排柱塞的直径 ③ 阻尼孔直径df和长度lf
阻尼孔直径df和长度lf的设计详见2.3节中滑靴的结构设计。 ④ 空腔直径dk及长度lk
为减小柱塞移动惯性力和回转部分(缸体、柱塞、滑靴等)的转动惯量,通常将柱塞内部淘空,或者淘空后镶嵌其他密度较小的材料,如塑料等。如双排式轴向柱塞马达采用四支撑双阻尼效应(见后)的柱塞副,柱塞内部淘空而不镶嵌其他材料。空腔的直
?qi?(di/cos?)?dd2qi22gi?d2gips??q (18)
??共 31 页,第 13 页
多排式轴向柱液压马达设计指导书
径应综合考虑柱塞的强度和柱塞的重量,通常取dki?0.5?di;
而空腔的长度lki应根据柱塞颈部的强度和阻尼孔长度要求共同决定,通常取
lki?0.8?lai。
⑤ 四支撑双阻尼孔的直径dp及距柱塞底面的距离lp1,lp2。
图7表示柱塞位于全伸附近并向柱塞孔底部推进(液压马达开始排油、液压泵开始压油位置)时柱塞的受力示意图。当柱塞的最小外伸长度l外伸过大、柱留缸长度l0d过小且柱塞副间隙过小或过大时,Fn的轴向分力Fn·cosδ有可能不足以克服图中向左诸力而使柱塞无法向柱塞孔底部推进。这种现象被称为卡缸现象。为了避免卡缸现象的出现,必要时可采用所谓的“四支撑(或三支撑)双阻尼孔结构”的柱塞副。这种结构的柱塞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个横截面上沿圆周均匀开有四个(或三个)直径足够小的圆孔——阻尼孔。当液压马达或液压泵工作时,从阻尼孔中流出的压力油可以形成静压支撑柱塞,
以保持柱塞副的油膜厚度,从而改善柱塞的受力状况,避免卡缸现象的出现。
在图7中,F1和F2为柱塞孔壁对柱塞分布压力的合力。为获得最好的“静压支撑”效果,四支撑(或三支撑)双阻尼孔的位置通常定在这两个合力位置处,即取在距柱塞底面l0d?l13,
l23处。即:
l13lp1?l0d?
共 31 页,第 14 页
多排式轴向柱液压马达设计指导书
lp2?l23
式中l1、l2的表达式可根据图7导出:
l1?6?la?2?l0d?3f?d6??2?la?l0d?f?d??l0d=
3?la?l0d?l0d6la?3l0d2 3?la?l0d?2l0d6?la?3?l0d2l2?l0d?l1?l0d?6?la?2?l0d?3?f?d6??2?la?l0d?fd??l0d?
分别将小号柱塞、大号柱塞的参数代入式(23)和(24)即可计算出小号柱塞的l11、l21、大号柱塞的l12、l22、再代入式(21)和(22)即可计算出小号柱塞的lp11、lp21及大号柱塞的lp12、lp22。
共 31 页,第 15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多排式轴向柱塞液压马达(或液压泵)设计指导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