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特点是强度较弱、频度较低,区域地壳基本稳定。
矿区周边山坡地形较平缓,未见悬崖、陡壁等地貌景观,山体比较稳定,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
矿区的矿石为上侏罗统西山头组玻屑凝灰岩,不含有害元素。开采过程中因喷洒和冲洗而流下来的粉尘对周围环境污染影响小,矿山东南侧为居民点,现已随工程拆迁,噪声、粉尘和地震波对居民影响不大。
矿山开采作业纳入规范化后,开矿活动对周边空气、水体不会造成重大污染,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矿区环境地质条件总体较好。
3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地质工作方法主要通过以往资料的收集和采取地质测量等勘查手段,在划定范围内用水平断面法估算资源储量。通过地质勘查,基本查明了矿区内矿体规模、形态及其分布特征;基本查明了矿区构造特征、地层岩性、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残坡积层及风化带界线;大致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 3.1地形、工程测量
此次测量工作依据的有关规范是:《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ZBD10001—8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示》(GB/T7929—1995)、《1∶1000、1∶2000、1∶5000地形地质勘探
17
工程测量规范》。
矿区地形图由甲方委托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具有国家甲级测量资质)测制。本测区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中央子午线为123°,使用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灵锐S86双频GPS接收机,采用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浙江省网(省CORS)求取转换参数后到测区测定一级GPS点。操作符合《浙江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规定。内业成图采用广州南方CASS7.0软件专业数字化成图软件进行编绘,2013年6月成图,比例尺1:2000。水平精度最大点位误差为4.5cm;高程精度最大点位误差为6.9cm。矿区1:2000地形图可以作为1:2000地质测量的工作底图。
3.2地质剖面测制、地质填图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3.2.1地质剖面测制
利用地质罗盘及皮尺等工具,通过地质罗盘对地形坡度进行上下双向测量确定坡度角。皮尺量距,对地质露头认真观察记录,对地质界线利用地表露头进行追索调查、记录。矿区内沿南东方向布设了A-A′、B -B′两条1:1000实测地质剖面,成图比例为1:5000,总线长1283m。剖面反映了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岩层厚度的基本轮廓,剖面图于野外编录工作三天内完成。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2.2地质填图工作
本次地质填图采用近期测绘的同比例尺的实测地形图作为手图,主要采用穿越法对矿区进行地质观测,较好地控制了勘查区内地层、岩性及矿
18
体展布特征。地质点采用GPS手持机直接读出点位坐标,结合微地貌进行校正。填图过程中遇特殊地质现象则数码摄影,并做相应记录。共定地质点113个,点距40-60m不等,填图面积约0.63Km2,密度179点/Km2,满足本矿区地质测量的要求。 3.3勘探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本次勘查主要利用钻孔揭露矿区的残坡积层和风化层的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总计24只孔,孔深4.8-15.6m,总计钻探施工279m。基本保证钻进至中风化层,有效揭露了矿区残坡积层和风化层的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为资源量估算提供了直接数据,达到预期效果。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达到报告编制的要求。 3.4采样、化验、测试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3.4.1采样工作
本次工作共采集原生矿小体重测试样10件。三氧化硫分析及硅酸盐全分析等化学测试样各两件共4件。抗压性强度参考本矿区前期工作成果。样品采集位置均如实的标注在实际材料图上,样品代表性强,分布合理,采样质量符合要求。 3.4.2化验和测试工作
小体重测试委托浙江省地矿勘察院进行检测工作,4件化学测试样品委托化工地质矿山第十八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其都具备CMA体系认证,测试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19
4资源储量估算
4.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4.1.1工业指标与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舟山市国土资源局普陀分局的委托要求,确定工业指标如下: 1、矿石质量指标
矿区建筑石料矿层稳定,与围岩界限清楚,无夹石(夹层),矿石作为滩涂围垦用料,对矿石质量不作要求。
2、开采技术条件
1)、开采底盘标高:+6.00m ; 2)、最终边坡角:45°。
3)、剥采比:≤0.5:1(m3/m3); 4)、最小底盘宽度:≥60m; 5)、爆破安全距离不小于300m。
注:①矿区内凝灰岩均作建筑用石料矿体圈定,残坡积层进行剥离; ②开采区台阶剩余资源量进行单独估算,矿区与之接壤处按边坡90°计算。 4.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依据
在拟定的矿区范围内,依据矿体赋存状态和地形条件,采用水平断面法估算块段总体积,再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分别估算残坡积层与风化矿层体积,利用块段总体积减去残坡积层与风化矿层体积,求得原生矿体积,然后根据矿石体重乘以矿石体积估算矿石量。
20
4.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1、面积(S)
面积是指不同水平断面上石料矿体的面积,用AUTOCAD软件直接圈定并读取。单位为m2。
2、厚度(L)
指估算块段上下断面的标高之差。单位为m。 3、体积(V)
估算块段的体积,根据块段上下断面矿体的面积及其比值选择对应的体积公式求得,单位为m3。矿体体积为块段体积之和减去剥离物体积。
4、体重(D)
根据测试结果风化矿小体重取2.34g/cm3,原生矿取2.58 g/cm3。 4.4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矿区供开采的矿体,岩性主要为块状凝灰岩,内部结构均匀,矿石质量稳定,且剥离层厚度已通过控制,属于无风险地表矿产。根据《技术要求》确定普通建筑用石料矿资源储量类别为(122b)。 4.5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5.1矿体圈定原则
矿区范围内的块状凝灰岩,石料质量稳定,对第四系残坡积层进行剥离后,均可作建筑用石料矿体圈定。因此,可按工业指标函确定的开采底盘面(+6.00m)、顶面(土体底界面)、矿区范围等圈定石料矿体。
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舟山市普陀区东白莲地质报告(3.6.26页)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