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矿区残坡积层及风化带厚度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平均 钻孔工程号 ZK01 ZK02 ZK03 ZK04 ZK05 ZK06 ZK07 ZK08 ZK09 ZK10 ZK11 ZK12 ZK13 ZK14 ZK15 ZK16 ZK17 ZK18 ZK19 ZK20 ZK21 ZK22 ZK23 ZK24 残坡积层垂厚(m) 1.4 1.1 2.1 1.5 1.1 1.5 2.2 1.5 0.5 1.7 1.3 0.9 1.8 0.9 1.9 2.1 3.4 0.5 1.4 1.5 1.6 1.7 1.4 1.4 1.52 风化带垂厚(m) 7.9 9.5 9.6 4.8 8.4 9.5 8.7 4.5 3.3 11.4 12.5 12.8 12.4 9.2 9.8 8.7 11.2 10.4 8.2 8.8 8.9 9.2 11.8 6.4 9.08 另矿区B区域因范围较小未布置钻孔,通过现场观察得知残坡积层以下全部为风化层,因此估算资源量时扣除剥离量后全部当风化矿计算。 2.4 石料岩性特征和质量 2.4.1石料岩性特征
矿石工业类型为建筑用石料,自然类型主要为块状玻屑凝灰岩,呈灰黄、青灰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结构致密、岩性坚硬、完整,天然抗压强度大,质量稳定。矿体呈块状产出,岩性单一,无明显产状,无
12
非矿夹层,全部岩石均可作为石料矿体圈定。 2.4.2 矿石质量
矿区为工程性开采,矿石做滩涂围垦用料,矿石质量不做要求。 1、抗压强度
根据矿区以往工程勘察报告得知,矿区风化岩石干燥抗压强度为16.2-88.0MPa,平均47.3MPa;饱和抗压强度13.1-66.5MPa,平均32.65MPa。具体测试结果统计见表6。
表6 矿区风化岩石抗压强度测试结果统计表 单轴抗压强度(MPa) 序号 1 2 风化 3 4 最小值 组数 16.2 6 13.1 6 风化程度 统计项目 干燥 平均值 最大值 47.3 88.0 饱和 32.65 66.5 2、小体重测试
根据矿区以往测试数据得知,风化矿小体重2.34 g/cm3(见表7),原生矿小体重为2.58g/cm3(见表8)。
采样编号 XT01 XT02 XT03 XT04 XT05 表7 风化矿小体重测试结果统计表 矿石小体重检测编号 采样编号 检测编号 (g/cm3) XT06 1# 2.30 6# 2# 3# 4# 5# 平均(g/cm3)
13
矿石小体重(g/cm3) 2.38 2.39 2.37 2.39 2.37 2.32 2.33 2.31 2.34 XT07 XT08 XT09 XT10 7# 8# 9# 10# 2.34
采样编号 XT11 XT12 XT13 XT14 XT15 表8 原生矿小体重测试结果统计表 矿石小体重检测编号 采样编号 检测编号 (g/cm3) XT16 1# 2.60 6# 2# 3# 4# 5# 平均(g/cm3) 2.53 2.63 2.61 2.59 XT17 XT18 XT19 XT20 7# 8# 9# 10# 2.58 矿石小体重(g/cm3) 2.55 2.57 2.61 2.54 2.57 本次勘查对矿区的原生矿采取了小体重样品测试,测试结果与上述以往工作数据相符(见表9)。
采样编号 XT1 XT2 XT3 XT4 XT5 检测编号 Y142885 Y142886 Y142887 Y142888 Y142889 平均(g/cm3) 表9 原生矿小体重测试结果统计表 矿石小体重采样编号 检测编号 (g/cm3) XT6 2.65 Y142890 2.67 2.50 2.48 2.58 XT7 XT8 XT9 XT10 Y142891 Y142892 Y142893 Y142894 2.58 矿石小体重(g/cm3) 2.65 2.58 2.59 2.53 2.53 3、化学分析
开采的矿石在滩涂回填过程中涉及到道路的修筑,故对矿石进行了化学全分析及三氧化硫分析,满足建筑石材要求。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表10 SO3分析 采样编号 HX1 送样编号 143862 样品名称 凝灰岩 ?(B)/10 SO3 -20.031 SO3 HX2 143863 凝灰岩
14
0.036
表11 硅酸盐全分析 采样编号 送样编号 样品名称 SiO2 HX3 143864 凝灰岩 72.74 P2O5 0.065 SiO2 HX4 143865 凝灰岩 71.98 P2O5 0.020 Al2O3 13.90 MnO 0.032 Al2O3 14.20 MnO 0.039 ?(B)/10 Fe2O3 2.94 K2O 4.34 Fe2O3 2.42 K2O 5.46 CaO 0.16 Na2O 3.30 CaO 0.14 Na2O 3.76 MgO 0.29 FeO 0.98 MgO 0.13 FeO 0.81 TiO2 0.20 L.O.I 1.01 TiO2 0.16 L.O.I 0.65 -22.5开采技术条件 2.5.1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属剥蚀丘陵地貌,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物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且以第四系残坡积层孔隙潜水为主,基岩裂隙水次之。矿区内未发现有大的赋水构造带。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
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以自然蒸发等方式排出,透水性差,富水性贫乏。另外,矿区处于丘陵山脊地带,地形条件有利于雨水自然排泄。矿区山体地形自然坡度一般在20°~35°之间,通过实地调查,矿区内山体植被发育,水土保持较好,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因降雨而导致山洪瀑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基岩裂隙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辅以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含水层接受补给后,沿裂隙顺岩层倾斜方向流动,直至裂隙发育段在地势低洼处或山脚处分散溢出地表;地下水径流途径、速度受地形条件控制。水的连通性较差,因此水量贫乏。
15
矿区未见泉眼出露,矿区及周边地区不论是基岩裂隙水地下径流量,还是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径流量,受汇水面积及地形所限,其地下径流量相对较小,对山体侵蚀作用影响微弱。
矿山露天开采底板高程(+6.00m),历年最高潮位为+4.43m(见表12),因此地下水及潮汐不会对矿山开采造成影响。
表12 潮位特征值表 潮位 最高潮位 最低潮位 平均高潮位 平均低潮位 特征值(m) +3.15 -2.16 +1.40 -0.95 潮位 多年平均潮差 平均海面 历年最高潮位 历年最低潮位 特征值(m) +2.35 +0.21 +4.43 -2.81 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2.5.2 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拟开采的块状凝灰岩属坚硬岩石,未见软弱夹层,矿区内未见明显的断裂构造,矿体较完整~完整,稳定性较好。
山体表面发育有残坡积层和风化基岩层,根据钻孔揭露,残坡积层厚一般在0.50m-3.40m之间,平均厚1.52m;风化层厚度3.30m-12.8m,平均厚9.08m,岩体风化一般;岩体发育有3组裂隙,裂隙发育一般。矿山属工程性开采,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二类:一为高陡坡开采,造成岩石边坡崩塌;二是沿软弱岩层或者不利结构面可能引发岩体滑坡。在开采过程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不定期进行监测。
矿区总体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2.5.3 环境地质条件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区,对应的基本地震烈度值为Ⅶ度。地震活动总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舟山市普陀区东白莲地质报告(3.6.26页)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