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物理类
1、质量与重力 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3、压力与重力 4、惯性与惯性定律 5、漂浮与悬浮 6、有用功与额外功 7、功率与机械效率 8、凸透镜与凹透镜 9、实象与虚象 10、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1、近视与远视 12、蒸发与沸腾 13、熔化与凝固 14、能源与资源 15、热量、内能与温度 16、链式反应与热核反应17、内能与机械能 18、串联与并联 19、短路、开路与通路 20、电动机与发电机 质量与重力 概念 方向 区别 单位 千克(吨、克、毫克) 牛顿 (简称N) 变化因素 不随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属性) 测量工具 联系 物体内只有大所含物质量 小,没有质的多方向 少 由于地球吸引总是竖重力 力而使直向下 物体受到的力 压力与重力 概 念 天平 随物体所在的位置(如弹簧秤 高度、纬度)而发生变化 ①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重9.8N ②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mg 区 别 方 向 施力物体 联 系 压力是因为相互靠近的垂直与物体接压 力 物体之间产触面,方向可 当物体水平放置时,物生弹性形变以是任意的 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产生弹力 等于物体的重力 由于地球吸重 力 引力而使物总是竖直向下 地 球 体受到的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和联系: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则可以不是;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如弹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摩擦力,而一对平衡力则可以不是;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则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4、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惯性与惯性定律 区 别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作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 联 系 惯性是指物惯 性 体本身具有的性质 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同时正因为物体具有惯性,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保持惯性定律指出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不变。 漂浮与悬浮 区 别 ρ与ρ液的大小关系 物在液体中的V排与V物的大 位置不同 小关系 漂浮体总有一部分体积漂浮体有V漂漂浮 露出液面,它〈V物 的上表面一定高于液面 联 系 物体在“漂浮”或“悬浮”时,都是静止状态,都受平衡力作用:F浮=G;即使物体悬浮于跟容器相接触处,这时物体的底跟容器的底没有挤压作用。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论是在“上浮”或“下沉”的过程中还是在 “漂浮”或“悬浮”的静止状态下,都受到重力和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都遵守阿基米德原理。 漂浮体有ρ〈ρ漂液 物悬浮体上表面一般低于悬浮 液面,最高也只能跟液面相平 悬浮体有V悬排=V物 悬浮体有ρ=ρ悬液 物 9、实象与虚象
区别: 实象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像在光屏上
虚象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联系:都可用照相机拍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概 念 区 别 图 示 应 用 联 系 镜面平行光线照射到光滑的反射 平面上,产生镜面反射, 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平行光线照射到粗糙物射 体表面,产生漫反射,反 射光线杂乱无章 近视与远视 近视 成像位置 在视网膜前成像 都属面镜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区 别 矫正方法 用凹透镜 图 示 联 系 远视 蒸发与沸腾 蒸发 发生的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区 别 发生的位置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剧烈程度 缓慢 属于汽化现象 都要吸收热量 剧烈 联 系 在视网膜后成像 用凸透镜 沸腾 在一定温度(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下才能发生 时发生 熔化与凝固 熔化 状态的变化 固体变成液体 区 别 吸放热情况 吸热 举 例 都属于物态变化 凝固
液体变成固体 放热 联 系 能源与资源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人们通常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它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 资源是社会生活、工作中可供使用的物资、材料及素材。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再生资源、网络资源;生产资源、生活资源;自然资源又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热量、内能与温度:
一、热量和内能间变化关系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内能增加,这时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增加的内能,反之,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而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也就是说: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物体温度降低,一定放出了热量。 二、温度和热量间变化关系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同样,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化成水或水结成冰),物体的温度不一定会改变。因此,只有物体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放出了热量,温度才一定降低。 三、温度、内能间变化关系
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由于分子运动速度增大,分子具有的动能增大,因此,物体内能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则减少。
而物体的内能变了,物体的温度却不一定改变。这也是由于物体在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改变而有时却不改变。只有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我们才可以说: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链式反应与热核反应
链式反应是指核裂变(注意:裂变)中能够生成中子,并引发下一次同样的裂变的核反应。
(原子弹、核电站) 热核反应则是聚变。(氢弹、太阳内部的反应)
内能与机械能 概 念 区 别 大 小 可以相互转化 举 例 联 系 机械宏观物体的机械运机械能可以为0 能 动而产生的能量 微观物体即物体内物体的内能不能为0内能 的分子热运动而产既任何一个物体都具 生的能量 有内能 串联与并联 概念 电流特点 区别 联系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 电阻关系 将各用电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中串串联起来组电流只有一总电压等于总电阻等于各处电流都联 成的电路叫条路径 各部分电路各部分电路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之和。 电阻之和。 电路中的各用电器并列并联电路总 并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中地接到电路每条支路与电阻的倒数并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两端的两点间,干路都可构等于各支路联 各支路中电的电压都相用电器的这成通路 电阻倒数之流之和。 等。 种连接方和。 式。 短路、开路与通路 属于电路连接中的三种不同状态 用开关控制电灯的亮与灭:
当电路正常时,合上开关,电路有电流流过,电灯亮,此时电路称通路;
当合上开关时马上烧电源保险丝,是因电路中有短路(既俗话中的电线相碰),造成电流急剧增大,烧毁保险丝;
当合上开关后灯泡不亮,说明电路中有开路(断路),即电路中某一处断开了,没有电流通过。
电动机与发电机 工作原理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区 别 联 系 能量转化 电动机也可当作发电机使用 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科学中相关概念的辨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