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第 36 页共 90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发明者身份 技术工人 科学家 科学家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网络信息时代 主要发生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蒸汽机—80多年 电动机—60多年 原子能—6年 (1)图表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当是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表现为 和 ;结合图表列举前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至少两点) (4分) (1)由工场手工生产变为机器工厂或现代工厂制度建立和工业结构比重上升或工业化程度加深; 发明者身份不同:由技术工人到科学家 ;主要发生国不同:从英国一国到多国;影响不同: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等 (或工业部门变化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或重工业) )
材料二: 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 (单位:千人)
年 份 纽约 伦敦 莫斯科 692 2681 365 1912 4767 612 3437 6581 1000 城 市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2)选做题:(请任选一道小题做答,如果两个都做,按第①小题计分,共4分) ①材料二中城市人口变化与哪次科技革命直接有关?城市人口变化反映这次科技革命在哪一方面的影响?又会带来哪些新的问题?
①第二次 城市化进程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供水困难等影响生活及可持续发展 ②材料二中城市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哪个城市?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②纽约; 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发生国在美国,科技进步加快城市发展或(美国统一) 材料三:“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的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7 页 共 90页
(3))材料二中的“信息技术”时代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哪一核心发明有关?(2分)从材料中可以得出,这次新的科技革命的具有哪些显著特点(这一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3)计算机(1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意思相近即可)
材料四: 2013年12月关于雾霾的相关报道
(4)结合上述材料我们发现: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和日常生活,也存也潜在的危险,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谈谈人类如何应对科学“潜在的危险”?(2分)(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国协作应对环境、气候危机或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27、(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到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2分)
(1)两极格局受到挑战,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迈进(或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2)20世纪70年代导致这种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结合欧洲摆脱“卒子”地位而崛起的方式,分析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2分)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8 页 共 90页
(2)欧共体(欧洲合作或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日本崛起(或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强国)如果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两点
关系:世界政治格局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
世界格局的紧张,会严重阻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
可以缓解世界格局紧张的压力,推动世界和平
材料二:里根总统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
(3)依据材料中加点的内容,概括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2分)(3)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建立并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材料三: 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简表 厂商/合作者 产品/服务 苹果(美) 东芝(日) 三星(韩国) 设计 闪存、 触摸屏 应用处理器 英飞凌(德) 相机组件 GPS接收器 富士康(中国) 组装 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武汉某有限公司 苏州某科技公司 代工产品 电子元器件 触摸屏 曝光内容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4)材料三中两组图表突出反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推动这种经济现象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2分)
(5)依据两则图表分析这种经济现象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发展?(2分) (4)经济全球化 高科技(交通与交往手段 )
(5)机遇与挑战 机遇: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推; 有利于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
材料四 《不平等的“赌局”》
该漫画反映的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
球化的大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 演着输家的角色。 (5)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始终扮演输家的角色,应如何应对?(2分)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39 页 共 90页
(5)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风云新途】
材料一:1917年11月7日,晚9点40分,伴随着阿芙乐尔号大炮发出的一声怒吼,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 (1)
【大国崛起】
材料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苏联的国际声望达到了极点”(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苏联成为强大的政治军事大国”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2)
(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凭什么达到这么高声望和地位?(4分)苏联声望和地位对战后国际政治有何重大影响?(4分)
【艰难改革】
材料三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表——《苏联兴亡史》
(4)
【遭遇挫折】
材料四1990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2014届第五次月考历史学科试题 第 40 页 共 90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安爱知中学2014届第五次月考 (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