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民间刺绣艺术 - 图文(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清宫旧藏 介绍:

刺绣御制题桐荫玩鹤图挂屏,清乾隆,画心纵70cm,横38cm。清宫旧藏。画幅以白色缎为地,运用平套、散套、戗针、施毛针、滚针、斜缠针和打籽等针法绣坡上高士与板桥旁的一只丹顶仙鹤相向而戏,周围清溪环绕,桐荫浓翳。画面右上方以蓝色丝绣画名:“御制题桐荫玩鹤图”。其左绣诗一首:“过乳乔梧弗待洗,嘉荫高士立苍苔。步桥羽客自成蒙,不是邻翁问字来。”诗末绣署款“臣谢墉敬书”,绣“臣墉”和“敬书”印二方。

图中人物清雅闲逸,鹤姿安详优雅,周边草木青葱,山水简约,画面一派远隔尘嚣的恬淡氛围。此图屏针法细腻灵活,表现物象的质感效果颇佳,构图静中寓动,用色以偏冷色青蓝为主调,以渲染画面恬静清幽的意境。

物品名称:耶稣绣像 织绣年代:清晚期 材料:绢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南通博物院 介绍:

原绣稿二十一英寸宽十五英寸(?),绣品时值一

万三千美元。 民国三年(1914),沈寿应张謇之邀,赴南通办女工传习所,并任所长。此时适逢即将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向中国征集展品,沈寿决定利

用“仿真绣”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刺绣。为了让世界公众更加容易接受中国的精湛技艺,她选中了一张意大利明信片上印的耶稣画像为原本,开始了再度的创作。这幅原作为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画家琪特的油画,取材于《圣经》耶稣遇难再生的故事。沈寿创造性地运用了虚实针、旋针等新针法,并根据人物肌肤丝理的需要和油画明暗层次的变化,精心选用自己染就的100余种不同色泽的丝线,将这幅《耶稣绣像》绣织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更为巧妙的是,沈寿还将这件绣品中所用的100多种不同色彩的丝线各取一根,在绣像的上方绣成一个十字架,供观众审辨,以此证明这幅绣像的所有部位无一处是绣后染色的。《耶稣绣像》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被评为这届博览会的一等大奖,使得这届世博会成为对中国影响非常大的一届世博会。

物品名称:刺绣床挂件 织绣年代:清 材料: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苏州刺绣博物馆 介绍:

清代初中期,社会的安定繁荣,百姓的生活富足,使刺绣的工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刺绣品的分类更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更多的刺绣作品被百姓溶入到生活中去,除去做工考究细腻宫廷专用的绣品外,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中处处都有刺绣的出现。

此款床头挂件,做工细腻,色彩典雅又配以流苏,从整个挂件来看,无论是制

作工艺,还是设计构思,均为佳品,估计为清宫廷中流出的用品。

八、民国刺绣

民国初年有不少传承清朝时期的刺绣艺术家,在各重要刺绣产地亦有刺绣研究所成立。非帝制下的新时代统治者,不再使用刺绣为装饰的官服,民间刺绣学习及从事刺绣工艺的风气 ,因崇尚西风及国家战乱的情况下逐渐式微,刺绣工艺虽然续有发展,但不复见家家户户从事刺绣的盛况。

民国刺绣,存世量极少,因晚清政府腐败带来的国家百姓生活困苦还未得到改善,随即又面临国民新政府的上台,新政府政治上缺乏收拾烂摊子的能力,空虚的国库更是没有能力迅速的带领百姓从困苦的边缘解脱。庞大国家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国外列强欺凌和内部军阀的混战,再加上国民政府的四大家族疯狂敛财,百姓的生活确实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艺人们也都在颠沛流离中疲于解决生存问题,根本无暇顾及业余的生活和艺术创作的追求。因此,民国刺绣的发展几乎停顿,流传至今所见绣品基本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艺术和观赏角度出发的刺绣艺术精品非常罕见,而做为刺绣收藏的作品更是难得。 物品名称:彩绣榴花白头图轴

织绣年代:民国湘绣创始于楚国,西汉时期即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清末、民国期间走向鼎盛,“色景墨润,浑笔墨无痕,不审视不知其为刺绣画也”的美誉。它以彩色散丝作绣线,除运用“齐针”、“接针”、“打粉针”等针法外,独创“掺针”法,掺针针脚参差自如,使不同色的线相互掺合,逐渐变化,色彩丰富饱满,色调和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多为山水、人物、花鸟、翎毛、走兽,生动逼真,长于绣狮、虎题材。湘绣之所绣的虎,虎毛刚劲而坚硬,力贯毫端,充分表现了虎的雄健和百兽之王的威武。在 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湘绣绣品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

材料:缎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介绍:

此图轴由20世纪刺绣名家金静芬绣制而成。纵102cm横43cm,作品在本色缎地上彩绣石榴、白头翁、湖石和花草等纹样,采取二至三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针、叠绣、平套针、

散套针、缠针、打籽、钉线等针法。画上以墨线绣“榴花开到三千岁,青鸟飞来也白头。灿选女士金静芬写”,朱绣“金静芬印”、“灿选女士”印章。

此画吸收了清代画家恽寿平“设色没骨法”的风格,兼取工笔,既重视写生,又强调传神。物象真实,设色淡雅,清润明丽,去尽铅华。花鸟的逸趣、湖石凹凸明暗的质感跃然绣面。作品构图平稳,晕色自然和谐,纹样刻画细致入微,充分反映出金静芬高超的刺绣功力,为其代表作品之一。

物品名称:紫藤双鸡图轴 织绣年代:民国 材料: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介绍:

此作品长113cm,宽40cm,绣工简单,颜色单调,只用套针和斜缠针两种针法,但作者运用套针一批套一批的特点,将紫、深灰、浅灰、褐、黑等色巧妙地融

入绣线的丝理中,似清代画家华喦兼工带写的“小写意”花鸟。双鸡身上绣出的斑点和尾部,即融进率意潇洒的水墨技巧,似干湿笔并用,这种绣法既有细节描写,又不失笔墨的简逸,是华喦捕捉自然生物中的天趣所创造出的生动多姿形象的模式,勾勒、没骨、设色、水墨兼而并用。此绣画是根据倪田的画稿由薛文华绣成,为民国时期的织绣精品。 物品名称:刺绣嫁衣 织绣年代:民国 材料:绢 出土时期: 出土地点: 收藏地: 介绍:

民国刺绣普遍用于百姓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此款

衣物,绣工精致,从衣服颜色搭配以及衣物所绣颜色来看,应为北方地区大户人家女儿出嫁时所用。所绣画面色彩含蓄而不缺喜庆之色。红色裙摆又突出了衣裙穿着者喜悦之情。南方同类衣着,不管男女,喜好全套同以红色为主。选料颜色夸张,大红大绿。绣工稍嫌粗糙,颜色基本以金、红、绿三色为主。

九、文革刺绣

解放后,人民生活刚刚稳定,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仅仅满足在最底的需求上,国家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的局势都不容乐观。时代精神与社会局势,部分解决了温饱地区的人民群众没有迫切的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文化艺术创作成了业余生活的主要目标,大量的优秀刺绣作品应运而生,刺绣针法的运用与实践上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刺绣技术的革新与成熟度又提高到了历史以来又一个新的层面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民间刺绣艺术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民间刺绣艺术 - 图文(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79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