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药发展史 - 图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医药发展史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从师承口授,到文字记载,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孕育至今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has a long history over thousands of years.It has developed from small and simple one to very big system theories, and support all the time the Chinese to live, grow and keep healthy away from diseases.All these experiences and treatments now are becoming the most valuable treasure in the world.

一、三皇远古(3-Emperors ancient times)

1.伏羲氏制八卦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他创立八卦,开启了周易,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而居”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今天养生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思想。

2.医药之祖炎帝(the yandi,Fire emperor)神农氏,以火德王,都于陈,迁曲阜。初植五谷、尝百草。古者民茹草木之实,食禽兽之肉,而未知耕稼。炎帝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始教民植五谷,而农事兴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 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复察 水泉甘苦。令人知所避就,繇是民居安食力。而元夭折之患。天下宜之,故号神农氏。

3.黄帝与《黄帝内经》(The huangdi;Earth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通过书中问答,可知早期我国对于医药知识的掌握已经陆续形成自己独特的完整体系,与西方后期的循证医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先秦两汉

Qin and Han Dynasty(

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医药发展的重要辉煌时期。出现了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华佗,董奉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区”。 成书此时期的《黄帝内经》中提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中医基础学说 。并把灸疗作为该时期重要的医学手段进行系统介绍。

1. 扁鹊和难经(公元前407—前310年)嬴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

名医。少暤(昊)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夏、商及周初旧名为秦邑)人,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八十一难经》为扁鹊所著。扁鹊见蔡桓公提出治未病来防病故事人人皆知。

2.五禽戏与神医华佗(约145—208)字元

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医学家, 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

惜现已失传。此外,他创制的“五禽戏”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成为养生的常备功法。他的 “麻沸散”救人和“刮骨疗毒”故事家喻户晓,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3.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

著名医学家。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他创造性地把外感热性病的所有症状,归纳为六个证候群(即六个层次)和八个辨证纲领,以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来分析归纳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和转归,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辨别疾病的属性、病位、邪正消长和病态表现。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提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医药发展史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中医药发展史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11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