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数学学案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6.2 .2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灵活应用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2、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通过解方程,培养自己言必有据的思维能力和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
“灵活”解一元一次方程,在“灵活”上下功夫,彻底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法指导】
1.完成下列填空:
(1)含 的等式叫做方程;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 (2)等式的性质是:
① ; ② 。
2、一元一次方程的再认识:一个方程在经历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后,为ax=b(其中a、b是常数并且a≠0),这个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解后互究,并完成表格。 变形名称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1 具体做法 方程两边各项均乘____________ 利用乘法_____。 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其余项移到另一边 把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方程两边同除以a,得x=_____ 易错分析 变形依据 1、不要漏乘; 2、分子是等式基本性多项式时,去分母后应___。 质二 1、不要漏项2、不要弄错符号 1、移项要_____ 2、不要丢项 运算准确 不要将分子、分母颠倒 乘法分配律 ___法则 合并同类项法则 等式基本性质二 【自学互助】 已知xm?1?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方程mx?2m?7x的解。
解:由题意,得 m?1?1, 解之,得 m?2 所以 2x?4?7x, 解之,得 x?
4 9
第 11页 编制人:李晓斌 审核人:张体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数学学案
【展示互导】
已知关于x的方程4x?2m?3x?1和3x?2m?6x?1的解相同,求:(1)m的值;(2)代数式(m?2)20157?(2m?)2014的值。
5
【质疑互究】
例3 已知a?b?3(?a?b?1)?4(1?a?b)?5(a?1?b),求代数式10(224a?224b?8)?6的值。解:设a?b?x,则有?a?b??x, 于是已知等式可变为: 解这个方程,得 x? , 所以a?b? ,因此 这种解题方法叫换元法,它是数学中较重要的方法,是整体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10(224a?224b?8)?6=10[224(a?b)?8]?6=10×(224× +8)+6= 。
本节课我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是 。
【检测互评】
1.解方程:(1)
3?0.2x0.2?0.03x?2?3?11???0.75 (2)?x???3??2?x?0.20.013?2?42??
2.在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中,已知c=26,b=6,求a的值?
3.已知y=1是方程2?1(m?y)?2y的解,试解关于x的方程2m(x?3)?2?m(3x?5) 3
【总结提升】
1.你达成本堂课预定的学习目标吗? ; 2.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哪些学习环节中未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
3.学案上所呈现的学习方法是否掌握 。
第 12页 编制人:李晓斌 审核人:张体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数学学案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6.2 .2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
3、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培养自己反思解题过程的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弄清应用题题意列出方程。
2、难点:分析应用题的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法指导】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就是根据已知的条件,列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通过求方程的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列方程的关键是抓住问题中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即找到一个包含题目全部含义的等
?分析????求解???量关系。整个思维过程为:
问题方程解答 ?抽象????检验???例1: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然后求出某数。(1)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某数的7倍减去5; (2)某数的3倍减去9等于某数的1/3加上6; (1)解: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得: (2)解: 5x+3=7x-5
5x-7x=-5-3 -2x=-8 x=4
答:所求的某数为4. 【自学互助】
自学教材第11页到第14页,并完成下列的填空:
45g (45?x)g(51?x)g 例6 如图,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
B 51gA B 51g、45g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
A 多少盐到盘B内,才能使
两者所盛盐的质量相等?
分析:应从盘A内拿出盐x g ,列表如下 原有盐(g) 现有盐(g) 盘A 盘B 等量关系: A盘现有盐 = B盘现有盐 解:设应从盘A内拿出盐xg放到盘B内, 则该根据题意,得:
第 13页 编制人:李晓斌 审核人:张体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数学学案
解这个方程,得x= 经检验,
答:应从盘A内拿出3g盐放到盘B内。 【展示互导】
温馨提示:大胆地展示自己和伙伴们的想法,再听听别的同学不同的看法,取长补短。 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关键是抓住问题中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求得方程的解后,经过检验,就可得到实际问题的解答。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如下:(1)审题。弄清题意,找出已知量、未知量。 (2)设未知数。对所求的未知量用设未知数表示。 (3)列方程。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
(5)检验解。检验解出的未知数值是否符合题意。 (6)答题。回答题中的问题。 简记为:“ ”、“ ”、“ ”、“ ”、“ ”、“ ” 注意:(1)设未知数时,要说清楚所设未知数表示的是什么,同时还要写清楚计算单位; (2)答题时要回答清楚题中所问的问题,同时写清楚计算单位。
【质疑互究】例7:学校团委组织65名新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女同学每人每次搬6块,男同学每人每次搬8块,每人各搬了4次,共搬了1800块.问这些新团员中有多少名男同学? 分析:设:新团员中有 x名男同学,列表如下: 参加人数 每人共搬砖数 共搬砖数 男同学 x 女同学 总数 65 等量关系:男同学共搬砖数+女同学共搬砖数=总共搬砖数 请同学们试着写下解题过程:
本节课我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是 。 【检测互评】
教科书13页练习1、2、3 【总结提升】
1.你达成本堂课预定的学习目标吗? ; 2.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哪些学习环节中未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
3.学案上所呈现的学习方法是否掌握 。
第 14页 编制人:李晓斌 审核人:张体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期“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数学学案
学校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6.2 .2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求解。 2、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模型,形成方程思想。 【学习重难点】
2、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难点:分析应用题的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法指导】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审 , (2)设 ,(3)列 ,(4)解 , (5)验 ,(6)答 。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中有关数量的 ,把相等关系两边列出 代数式转化为方程,求得方程的
分析求解解后,经过检验,就可得到实际问题的解答。这一过
程也可以简单表述为: 抽象检验
【自学互助】
自学下面例题,并完成下列的填空:
例1 某服装商店以135元的价格售出两件衣服,按成本计算,第一件盈利25 %,第二件亏损25 %,则该商店卖这两件衣服总体上是赚了,还是亏了? 解:设第一件衣服的成本价是X元,由题意得 x·(1+25%)=135,解这个方程,得X=108 于是第一件衣服赢利为 ;
设第二件衣服的成本价是 元,由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y=180,
于是第二件衣服亏损为 ;总体上亏损了 元。
例2在甲处劳动的有27人,在乙处劳动的有19人,现在另调20人去支援,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首先,针对本题在分析时可提出如下问题:从别处共调20人去支援.若设调往甲处的是x人,则调往乙处的是 人。
其次,讨论列出下列表格:
????????问题方程解答???????? 原有的人数 现在的人数
甲处 乙处 等量关系 第 15页 编制人:李晓斌 审核人:张体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期第六章“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数学学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