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确定,一般情况下支顶间距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支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3)支顶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4)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的边肋上用U型卡连接,生口板位置可用L型插销连接,U型卡间距不宜大于300mm。卡紧方向应正反相同,不要同一方向。对拼缝不足50mm,可用木板代替。
(5)面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模板之间连接的U型卡或插销有否脱落、漏插,然后将楼面清扫干净。 3.2梁、柱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柱位置线和水平线。
(2)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采用可调式钢支顶,其间距为400-1000mm不等,具体视龙骨排列而定;采用门架支顶加可调上托时,其间距为600、900、1800mm等。
(3)按设计标高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木楞或钢龙骨铺上梁底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3%。
(4)顶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其竖向间距不大于2m,若采用门架支顶,门架之间应用交叉杆边结。
(5)顶若支顶在基础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砼垫块等有效措施,确保砼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顶下沉现象。 4、钢筋绑扎
(1)绑扎前应弹好地板钢筋的分档标点线和钢筋位置线,并摆放下层钢筋。
11
(2)绑扎钢筋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但应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移位。对双向受力的钢筋则不得跳扣绑扎。
(3)绑好底层钢筋,摆放钢筋马镫或钢筋支架(撑)后,即可绑扎上层钢筋的纵横两个方向的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划线,然后放纵横钢筋,绑扎方法与下层钢筋相同。
(4)地板钢筋上下层钢筋有接头时,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其位置、数量和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按规定用铁丝扎牢。
(5)墙主筋深入基础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划好的位置,将预留插筋绑架扎牢固,以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再用电焊固定。 (6)钢筋绑扎后应随即垫好砂浆垫块,在浇筑砼时,由专人看管钢筋并负责修整。
(7)柱钢筋绑扎当下部基础或下层柱砼达到30%以上强度时,即可开始绑扎柱钢筋。钢筋接头设在梁板上面,伸出梁板面高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现场绑扎时,先将每根柱所有的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接柱主筋,在柱主盘上划上箍筋间距,逐个绑扎。应注意的是箍筋搭接处,要沿受力筋方向错开绑扎。箍盘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箍筋直径),弯勾角度不小于135度。
(8)梁钢筋应绑扎连接,使之形成一框架体系。在柱脚、柱顶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9)使柱钢筋的位置正确,在砌马牙槎时,应沿墙高每500㎜设两根Φ6
12
㎜水平拉结筋,与柱钢筋绑扎连接。
(10)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确保钢筋位置及间距正确,然后即可支模浇筑。
(11)圈梁钢筋绑扎:钢筋一般在模板支好后绑扎,当采取预制绑扎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后进行组装,在构造柱处进行绑扎。
(12)在模内绑扎时按箍筋间距在模板一侧划好箍筋间距,放箍筋后入受力钢筋,与箍筋绑扎。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沿受力筋方向相互错开。
(13)梁钢筋应交圈绑扎,使之形成封闭形。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转角处的锚固拐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4)梁和柱钢筋交接处,圈梁钢筋要放在柱内侧,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5)梁钢筋的搭接长度,对I级钢筋搭接长度不少于30d;II级钢筋不少于35b。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有绑扎接头的受力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同一截面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16)楼梯间口部西半球相碰,钢筋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其搭接或连接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7)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垫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保护层厚度。 5、柱、梁、板砼浇筑施工 (1)材料要求
A、砼拌和物入模坍落度为±12㎝。
B、水泥选用设计标号水泥,石子选用实验室配比要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
13
1%,砂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2%. (2)、砼浇筑
A、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厚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石子砼。
B、浇注方法:用推车斗供料时,应行将斗放止距铁盘50-60cm处,将砼卸止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
C、浇筑构造柱时行将震动捧插入柱底根部,使其震动再灌入砼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应超过60㎝,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注高度不宜大于2m。 D、砼振捣:振捣柱时,振捣棒尽量中间插入,振捣圈梁唯恐时,振捣棒与砼面应成斜角,角向振捣。振捣顶板砼时,应用平板式振捣器。
E、浇注砼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应及时修整。 F、表面抹平:圈梁、顶板砼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砼。
6、室内外抹灭、涂料工程施工 (1)施工顺序
其底处理 底层抹灭 中层抹灰 面层抹灰。 (2)施工方法
抹灰前对基底表面灰尘、污垢、油渍、碱膜等均应仔细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混凝土表面应预先进行剥皮斩毛处理,用聚合物水泥浆扫毛一遍。 抹灰的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以使做到减少修理,保护成品。在墙面上用2m托线板进行挂线塌饼,洒水湿润墙面,用1:2水泥
14
砂浆做好门窗及阴阳角的侧边和护角,然后做竖筋刮糙。墙面基底凹凸不平或抹灰层较厚处必须行用水泥砂浆分层垫平,每层厚度不宜大于20㎜,必要时可用钢丝加固。底层抹灰应压实压平,使用权其粘结牢固,中层就待底层稍干后方能进行操作,并用刮尺和木蟹刮打平整。罩面就待中层达到六七成干后进行,先从阴角、阳角开始,铁板压光应不少于二遍,厚度不大于2mm。 (3)质量要求
抹灰面层不得有爆灰和裂缝,各抹灰层之间及基底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等缺陷。表面光滑、洁净、接搓平整、灰线清晰、顺直、无缺角掉棱。实测质量合格率在90%以上。 (4)涂料工程
基层处理:水泥砂浆及混凝土基层必须前护7b 以上,含水率为10%以下,否则易出现颜色不均等现象,基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表面杂物应清除干净,缺棱掉角处应用聚合物水泥腻子或砂浆补平。
(5)涂料使用前应搅拌均匀,使用中不得随意加水。施工方法可刷涂和喷涂。刷涂前必须用清水洗墙面,无明水时即可涮涂。由于涂料干燥快,应勤蘸短刷,初干后不可反复涂刷,涂刷方向、长短要一致,接搓必须设在分格处。一般涂刷两遍成活,应注意均匀一致,最低施工温度为0摄氏度,贮放时间不宜超过三个月,施工24h内尽量避免雨淋。 7、水、暖、电安装工程施工 (1)电气照明安装工程施工 材料要求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技术标范文[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