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简述神权法思想在夏、商、西周的变化及其意义。 42.简述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 43.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论《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45.试述沈家本的资产阶级法治主张及其意义。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宗法制度完备的表现是( ) A.亲亲、尊尊 B.男女有别 C.嫡长继承 D.土地国有制 2.先秦法家中,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是( )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韩非 3.“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 ) A.东汉 B.西周 C.三国 D.南北朝 4.韩非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 ) A.好利恶害 B.性善论 C.仁义 D.兼爱 5.“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了孟子主张( ) A.隆礼重法 B.仁者爱人 C.为民制产 D.宽刑慎杀 6.先秦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天命 B.天志 C.天心 D.天罚
7.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 A.第一部成文法 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26
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 D.官方文件 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出自先秦(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9.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是要符合( ) A.心 B.法 C.情 D.理 10.下列属于唐代柳宗元的著作是( ) A.《天刑》 B.《天志》 C.《天论》 D.《天说》 11.白居易法律思想方面的作品是( ) A.《时令论》 B.《与孟尚书书》 C.《策林》 D.《驳复仇议》 12.唐代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 A.韩愈 B.李世民 C.白居易 D.柳宗元 13.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 A.儒学 B.道学 C.佛学 D.理学 14.主张“以公理而灭私情”之说的思想家是( ) A.朱熹 B.丘濬 C.王夫之 D.魏源 l5.提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的思想家是( )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张居正 D.魏源 16.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 A.孙中山 B.张之洞 C.康有为 D.沈家本 17.“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 ) A.《原君》 B.《原臣》 C.《原法》 D.《议兵》
18.近代被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的是( ) A.梁启超 B.谭嗣同 C.沈家本 D.章太炎 19.沈家本认为审断之本在于( ) A.平恕 B.严刑重法 C.违法必纠 D.用法从宽 20.章太炎曾主张实行“四权分立”,即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上(A.考试独立 B.监察独立 C.教育独立 D.外交独立 21.太平天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A.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B.斩邪留正,除妖安良
27
) C.人无私财 D.严刑峻罚,轻罪重刑 22.曾国藩“隆礼”思想的核心是( ) A.维护封建宗法 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 C.提倡仁学 D.以刑辅礼
23.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在正式设立议院之前先在宫中建立( ) A.秘书处 B.学士院 C.制度局 D.军机处 24.《饮冰室文集》的作者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章太炎 25.在清末法律改革中,杨度的立场属于( ) A.法理派 B.革命派 C.家族主义派 D.洋务派 26.《寄簃文存》的作者是(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劳乃宣 D.沈家本 27.孙中山新民族主义的对外任务是( ) A.建立民族新秩序 B.五族共和 C.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28.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观点的思想家是( ) A.魏源 B.洪仁玕 C.龚自珍 D.谭嗣同
29.下列文章中,集中体现了章太炎反对改良派君主立宪主张的是( ) A.《代议然否论》 B.《五朝法律索引》 C.《排满评议》 D.《非黄》 30.康有为替戊戌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是( ) A.《孔子改制考》 B.《仁学》 C.《上清帝第六书》 D.《劝学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管仲的法律思想包括( ) A.“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 B.“作内政而寄军令” C.“大德而小刑” D.“令顺民心” E.“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32.汉魏以后,中国法律的儒家化突出体现在( ) A.以礼率法 B.无为而治 C.专任刑罚 D.纳礼入律 E.德主刑辅
33.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作品有( ) A.《明夷待访录》 B.《读通鉴论》 C.《黄书》 D.《四书集注》
28
E.《宋论》
34.1902年清政府为变法修律,任命的修律大臣是( ) A.董康 B.张之洞 C.沈家本 D.杨度 E.伍廷芳
35.章太炎所设计的“中华民国”方案,从宪法思想上看,具有的特点是( ) A.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B.注重民生 C.否定代议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E.主张直接民权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亲亲尊尊 37.定分止争 38.《大学衍义补》 39.礼教派 40.《天朝田亩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41.简述商鞅的“重刑”理论。 42.简述白居易的崇礼重法论。
43.简述康有为关于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4.试论先秦儒家有关法律的基本观点。 45.试论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内容和实质。
全国2008年4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 ) A.西周 C.战国
B.春秋 D.汉朝
2.主张“令顺民心”的先秦思想家是( )
29
A.韩非 B.邓析 C.公孙侨
D.管仲
3.春秋时期,否定和抛弃周礼的是( ) A.邓析 B.管仲 C.商鞅
D.子产
4.先秦法家理论之集大成者是( ) A.秦始皇 B.韩非 C.李斯
D.商鞅 5.“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思想命题出自( )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商君书》
6.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一无讼思想的提出者是( A.周公 B.孔子 C.庄子
D.荀子
8.管仲立法思想的明显特征表现为( ) A.重农主义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重商抑农
9.春秋决狱始于( ) A.秦 B.西汉中期 C.西汉后期
D.东汉中期 10.汉初提出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治国理论的著作是( A.《春秋繁露》 B.《淮南子》 C.《新书》
D.《新语》
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 A.北魏 B.辽 C.唐
D.金 12.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 )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 B.其本则合,其用则异C.完全不同
D.完全相同
30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2004~2013真题(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