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 3)、文革中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
《傅雷家书》是傅雷先生主要与儿子傅雷通信录。1960年8月,傅雷与弥拉订婚,在给父亲的信中表达了对弥拉的不满意。傅雷于1960年8月29日写了这封关于爱情的回信。谈到三个问题:“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第二,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相互尊重、谅解、宽容;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夫妇之间应该是一种知己朋友关系。第三,爱情需要不断的培养。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所体现出来的傅雷的人格精神: (1)爱国情怀 (2)赤子之心 (3)艺术人生 (4)育才教子,对于我们学习和恋爱都很有帮助。 2、傅雷提出爱情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
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
3、结合现实人生,理解《傅雷家书》中关于爱情、婚姻的看法与忠告
看法:(1)爱情的开始与生命的开始颇有些相似之处,婴儿睁开眼睛看见世界就笑,少女在生活中发现感情就笑,和她儿时的感情一样… 可见这个是本能,条件反射,与生俱来,人人都会有的不值得炫耀的东西。(2)爱情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万物生存、繁
21
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
忠告:(1)选择正确的吵架方式。为了不让你们的争吵恶化,记住这些规则。不要出口伤人(2)礼尚往来。没有人喜欢总是满足别人的要求(除非你们在玩调教游戏),但每个人都喜欢互惠互利(3)不要总把对方的问题看成是他/她一个人的问题,你们应该共同来解决。(4)有话就要说出来。换句话说:要沟通!把那些棘手的话题拿出来讨论,钱、宗教信仰、忠诚度、抚养孩子等等。(5)笑容是最好的良药。学会嘲笑自己和那些愚蠢的错误。(6)别斤斤计较。(7)当感情出现问题时,要向专业人士求助,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谈谈你对“80后”闪婚的看法。 1、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负责的。
2、婚姻是神圣的,可以使人在婚姻中享受很多甜蜜的东西。但今天很多人都忽略了婚姻的意义,反而追求社会的潮流,导致人对婚姻失去了真实意义。 3、80=闪婚+闪离。 八、《黛玉葬花》
1、小说的基础知识。小说的概念、发展、三要素。
小说是叙事性文学,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品的主题,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发展:
22
萌芽→先秦:神话、传说
起端→魏晋南北朝:志怪(晋。干宝。《搜神记》)志人(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发展→唐:传奇——元稹《莺莺传》→宋:话本→元明:拟话本、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明:文人独立创作《金瓶梅》《西游记》
巅峰:清《红楼梦》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1724─1764)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贡生。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3、《红楼梦》的别名及得名原因。
23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石头记》 : 红楼梦的故事记载在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决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因为故事记载在女娲补天石上,故而此书曾名《石头记》。
《情僧录》 宝玉遁入空门即是情僧
《风月宝鉴》 见书中和尚道士所示风月宝鉴及其功用 《金陵十二钗》 此全文即贾家内外金陵十二钗一生之事,见宝玉游太虚幻境一事
4、《红楼梦》的影响(众人的评价)
周汝昌 :《红楼梦》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重要小说来看,没有哪一部能像《红楼梦》具有如此惊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了。《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归根结底,应称之为中华之文化小说。因为这部书中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如欲理解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义,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在曹雪芹笔下,显得更为亲切、生动、绘声绘影,令人如入篇中,亲历其境,心领其意。很多人都说宝玉是礼教的叛逆者,他的思
24
想言谈行动中确有叛逆的一面,自不必否认。但是还要看到,真正的意义即在于他把中华文化的重人、爱人、为人的精神发挥到了“惟人”的新高度,这与历代诸子的精神仍然是一致的,或者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我才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鲁迅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王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张爱玲: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5、《红楼梦》版本,脂评本、程甲本、程乙本等。
6、《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黛玉“葬花吟”洋洋洒洒五十二句,如泣如诉,泪和血凝,字字句句都同黛玉的命运与个性融合在一起,成为独步古今的“黛玉咏叹调”。 7、黛玉性格分析
潇湘妃子——林黛玉木石前盟、以一生谱出一首哀戚的恋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语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