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合村并城工作现场会
时间:2012年8月7日 地点:黄河迎宾馆
马懿: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合村并城工作现场会现在开始。下面观看惠济区新型城镇化合村并城建设专题片。 (播放PPT)
刚才我们大家一起现场参观了三个拆迁点,又看了惠济区的宣传片。现在大会进行典型发言,首先请惠济区发言,综保区做准备。
惠济区:今年以来,惠济区紧紧围绕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部署,以交通道路和生态廊道拆迁为突破,以合村并城、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迅速掀起“大拆迁、大建设”工作热潮。7条交通道路和生态廊道中的5条基本拆迁完毕,拆迁总长27.7公里;35个村实施拆迁,16个村完成整村拆迁,占村庄总数的65%,其中,合村并城村庄22个,城中村10个,特色村3个。目前,已累计完成拆迁676万平方米,安臵房建成4个、在建4个、下半年再启动5个。未来三年,全区54个行政村将全部实施合并改造,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府主导、严格规划引领
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群众自愿、就业为本”的原则,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一是主导规划编制。
成立区“规委会”,对相关规划严格审核把关,从项目控规到安臵区修规,均由政府委托甲级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在源头上确保项目品格。目前,19个改造项目控规,修规已编制完成,其中11个项目控规获郑州市批准。二是主导项目运作。依托区政府全资国有公司,吸纳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共同组建政府控股的合资公司,主席负责项目土地的一级整理开发、群众拆迁过渡和安臵房建设,开发用地公开出让,市场化运作。目前已注册成立5家合资公司,由分包项目的副区长任董事长,并分别委派3名董事、1名监事参与管理,保证项目规范运作。三是主导拆迁补偿。汲取城中村改造利弊得失,引导群众算长远账、环境账、品质账,避免盲目攀比。根据村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和市场价值反复测算,合理确定安臵标准。即北四环沿线小城镇区范围内人均安臵编辑原则上不突破90平方米,较偏远地区不突破60平方米;三层以下合法建筑,按人均安臵面积抵扣后,依法依归补偿,三层以上只给“拆工费”,控制补偿基数。同时,由区域城建局牵头聘请专业测绘队,成立普查组,严格核准基数。四是主导安臵区建设。按照“田园新区、慢享生活”的理念,政府统一研究制定安臵区建设标准,对建筑风格、立面色彩等规范控制,容积率控制在3.0以内,打造低密度、生态型居住区。同时,严格规划,配套学校、医院、社区文化中心、服务中心等设施,实现群众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配套的城市
化。
二、坚持产业统筹,实现产城融合
推进村庄合并改造的同时,统筹推进支撑产业,确保群众安居乐业有保障。产业发展方面,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普惠群众。项目规划中,强化产业集中布局,保证每个项目40%左右的土地用于产业开发,实现特色主导产业规模经营,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统筹群众安臵与长远生计问题,在人均60-90平方米的安臵房中,产业用房不低于20平方米,鼓励群众以居住用房臵换产业用房,作为股本统一经营,增加群众经营型收入;在项目合资公司政府控股中,村组群众战友部分股份,确保群众获取公司红利收入。当前,围绕合村并城项目,我们正加速农用地流转,用于发展薰衣草庄园、葡萄酒庄园等规模化都市农业,已流转土地1.7万亩,不仅为特色产业集群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还可吸纳大量村民就近就业。二是突出差异发展。编制了“惠济会议休闲特色商业区规划”同时为每个村谋划布局了主导产业,依托村庄所在区域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借助“两环十七放射”、市域快速通道拆迁腾出的建设用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与交通道路两侧的产业升级项目连点成线,构筑相互关联、功能互补的产业体系。推进项目建设同时,我们坚持产业项目同步引进、同步实施。目前,拆迁腾出的2526亩指标已调整到位,四季水产物流港、天地湾五星级酒店等项目
已启动建设,国美物流产业基地、麦德龙休闲购物中心等8个超亿元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三是突出田园特色。依托生态优势,用“田园、休闲、慢享”的理念指导产业发展。在北四环北、黄河休闲带周边,结合合村并城、特色村建设、打造慢享小镇,配套发展相关产业。以北四环、天河路十字交叉为中心,通过合村并城、城中村改造11平方公里现代化城市次中心,实现现代服务业集中布局;11平方公里以外区域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主,实现区域产业特色化。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融合支撑,最终真正实现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 三、坚持要素运作,破解制约瓶颈
围绕资金、土地、规划等制约因素,强化运作,全力突破。一是强化融资保障。一方面,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合作开发。今年3月份,公开举办第一次项目推介会,建业住宅集团等5家企业获得参与开发资格,5天内筹集合作资金10亿元。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我区合村并城开发模式获得了银行界的认可支持,国开行、省建行、省农开行、郑州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给予我们信贷支持,第一批10.5亿元的信贷资金已达成意向;特别是省建行,给予花园口合村并城全城信贷支持。另一方面,与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储备的土地进行融资,目前,已融资3亿元。二是强化土地运作。采取“争取、盘活、收储等方法,着力
破解用地瓶颈。通过策划包装项目争取省重点土地指标,上半年,13个项目已列入省重点,下一步我们力争将谋划的1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同时,借助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契机,争取了部分新增规模建设用地指标,保证了未来发展需要。三是强化规划编制。先后编制了惠济区“三化”协调空间布局规划、惠济区11平方公里城市新区特定意图区城市设计和郑州市西北片区六旧改造2.3平方公里城市设计;按照全域城镇化的标准,编制了老鸦陈、古荥、毛庄小城镇规划,实现了规划全覆盖。
四、坚持机制打造,力促项目实施
工作中,我们把“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作为推进合村并城工作的根本保障,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分层次举办县级、科级、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政策培训班,全方位宣传发动,县级领导、网格长、包村人员切实发挥“五大员”作用,为群众算大帐、算细账,实施“三榜公示”,赢得了群众支持,打开了工作局面,出现了400余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场面。同时,我们用好三大机制:一是用好领导机制。每个项目都成立由县级领导任指挥长的指挥部,指挥长有职有权有责,吃住在一线、工作在一线、指挥在一线,举全区之力抓好落实。二是用好管理机制。对分解目标建立台账,实行周通报、月排名、季评比和评优评差、公开承诺制度。三是用好奖惩机制。设臵“赶超发展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市新型城镇化合村并城领导讲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