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主要河流 分析莱茵河、多瑙河 解答书上活动探讨 六.气候特征
深受大西洋湿润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七、雄厚的经济实力
(对照书54页图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2、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3、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 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 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八、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简单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通过幻灯让学生欣赏)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利用填充图册15页,目标检测上的题目作为练习
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 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教育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31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三、讲述新课: ㈠范围、位置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 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0页《南极洲》和61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
教材60页,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32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2页“两极地区的动物”。63页,活动题。 四、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4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回家通过课外阅读,查找关于南北极地区的有关知识。 教学后记:
南北极地区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地区,神秘、遥远、危险,冰天雪地,学生已经通过许多课外的阅读有了很多的了解,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讲出很多的内容。
第三章 走进国家 第一节 日本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与技能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7、运用地图和资料,能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其与城市、港口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进步的师生关系。
3、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读图P3-1“日本地形”,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日本的领土范围并相互交换自己总结的结果。
2、通过看日本火山、地震录像,感受日本多火山、地震,并能分析日本这种情况与板块的关系。
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让每组代表上讲台来交流该组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做适当点评。
4、让学生进行日本风光照片、日本习俗、日本饮食资料的收集,作为课前准备工作。
33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让学生猜谜语:日出之国;樱花之国。放映歌曲《芭拉芭拉之浪漫樱花》,这是描述了一种什么景观?(樱花飞扬)樱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日本)让学生了解一下日本的国旗、国徽及日本的概况。
二、讲授新课 ㈠东亚岛国
学生看多媒体,思考两个问题:
⑴通过读图,判断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位置。日本东部濒临_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首都为 ______ 。
⑵日本的领土构成上有什么特点?其中有几个岛屿面积比较大?
练习: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并说说你对日本感性认识。 教师总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观看《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教师讲授: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
㈡多山的地形(板书)
分析: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提问: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教师讲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状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
㈢湿热的气候
读图:指导学生读东亚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 练习: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教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受纬度影响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
三、小结:
34
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四、作业 预习第68到70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 二、导入新课
教师归纳特点。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三、教授新课
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四、文化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五、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
观看幻灯: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读图表,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②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教师总结: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