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和“乌兰巴托降水量柱壮图”)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 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 三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板书 3.季风气候显著
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过渡 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 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板书设计
四、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2.大陆性特征明显 3.季风气候显著
6
第5课时 (课堂导入)
复习提问 判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 (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 (3)季风气候显著。 (4)大陆性特征显著。
(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讲授新课)
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
板书 五、河流 (一)亚洲 1.大河众多。
讲述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
活动 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 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 (二)欧洲
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 活动 完成教材P.11的活动来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 小结 欧洲河流的特征: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练习 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 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
7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课堂总结)
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掌握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板书设计 五、河流 (一)亚洲 1.大河众多。
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 3.内流区面积广大。 (二)欧洲
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3.航运价值高。
第6课时 (课堂导入)
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 板书 1.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
讲述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十分之六)
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板书 2.人口分布不均匀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 4.亚洲的国家
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
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情况如何呢?
8
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 板书 (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活动 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 (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人口最多的大洲 2.人口分布不均匀 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 4.亚洲的国家 (二)欧洲
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2.城市文化水平高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第二节 非洲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 :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9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
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
㈠ 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讲授新课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
经纬位置:
最北在30oN以北,最南在30o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oE以东,最西在20oW左右。
半球位置:
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
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
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1. 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 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
定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及各种统计图表,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
3. 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
4. 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