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1(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

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

阅读课文,简单介绍、以人文教育、德育为主。 三、小练习:利用书、目标检测当堂练习。 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提前看图尝试分析非洲的气候 突出的特点,旨在让学生熟练这种方法。 教学后记 :

非洲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大洲,讲课时适当插入一些关于例如:裂谷、刚果盆地的一些地理讲述,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后的课堂中要适当加入一些录像效果会更好。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读图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能力目标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教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管自然环境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了解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 2、分析非洲气温、降水的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点。 3、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练习看各种气候图,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了解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非洲地理位置、地形等直接过渡到非洲的气候 二、讲授新课

㈢读图1-22非洲1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11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西北、东部、南部有小面积闭合曲线。 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以及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 10℃左右。

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图分析 ㈡读图1-23非洲7月平均气温 1.看读数,

2.看分布,等温线稀疏,比1月时密集

3.看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为明显的闭合曲线,是非洲的炎热中心。

通过这两幅图可以总结,非洲无论冬夏气温总在0℃以上,且绝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并试着分析其中原因。

三.读图1-24非洲年降水量

1. 看读数,小于200㎜,到大于2000㎜的地区都有分布。 2.看分布,等降水量线密集,差异显著

3.看走向,北部地区大致与纬线平行,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四.读图1-25非洲气候类型

1.看类型,非洲的气候类型很少,除高山气候外都是热带气候类型2.看典型,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积在各大洲中面积最大;非洲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3.看分布,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3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大部分在20℃~30℃之间,北部撒哈拉沙漠在30℃~40℃之间,东部南部一些地区在10℃~20℃之间,小部分在0℃~10℃之间,没有高于40℃的地区,也没有低于0℃的地区。由此可以总结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赤道附近和几内亚湾沿岸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南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则降水很少。

五.气候、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归纳

读图1-26完成题目要求学生读图分析

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练习读图分析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

1.乞立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为什么山顶却终年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以5895米的海拔为非洲的最高峰

2.说说从山下至山顶自然景观发生了哪些变化? 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上学期所学的知识总结原因(而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非洲的降水分布很不平衡,也就使得非洲的河流作用显著。 读图1-27尼罗河和刚果河

1.说出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流向,比一比哪一条河的支流更多。

12

2.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干流各流经哪些气候区?想一想,哪条河的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

3.找出尼罗河的两个源头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结合图1-25,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个气候区。你能解释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吗?

4.尼罗河与刚果河在流经山区时,形成一系列峡谷,多险滩瀑布。所以,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利资源都很丰富。请问这种推断是不是正确?

三、总结:总结整节课的知识体系。 四、布置作业 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学生全部掌握较为困难,图表也很多。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2. 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媒体 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回忆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和非洲的国家, 二、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欧洲的殖民者为什么要来非洲开辟殖民地?正是受到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吸引。简单介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建设种植园、矿厂等情况。引起学生兴趣。

三、讲授新课 ㈤丰饶的资源

读图1-29非洲主要矿产与农产品分布。指导学生读图,尤其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强调图例的作用。

观察非洲主要的矿产品:石油、金、铁、铜、铀、铝土、磷灰石、金刚石 非洲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咖啡、花生、棉花、香蕉、油棕、剑麻。

通过阅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及对气候、景观的复习,对照地图册列举非洲的野生动物。

13

如有学生熟悉这方面知识,请他为同学介绍,树立目标。 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各种矿产品、农产品的名称、分布地区。 讨论。列举。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养成科学的资源观。 通过阅读课文总结:

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 2、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名贵树种、热带经济作物) 3、动物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 简单介绍非洲的粮食作物(玉米)

虽然非洲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非洲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 ㈥亟待发展的经济

通过一些调查结果说明非洲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读图1-30思考书上练习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减去人口的死亡率。

2.从全世界来看,非洲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高的,而欧洲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低的

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而非洲的人口绝对数也很高,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有限的粮食分散,人均占有粮食量少,很多地区食不果腹

阅读课文、总结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 1.人口问题 2.长期的殖民统治 3.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 4.恶劣的自然环境

学生普遍了解这一现象,最好找学生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很简单,学生独立完成以便教师掌握情况对掌握不好的学生及时加以辅导分析。 四、总结、布置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本节课有较多的直观资料,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较多的地理知识,积极主动的从各个方面思考问题,逐步锻炼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总体掌握情况较好。

第三节 美洲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

14

能力。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二、教授新课

㈠ 新大陆(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读图1-31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2.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1(3)在线全文阅读。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集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659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