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工程建设监理细则001(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程建设监理细则

(2)墙、柱模根部和顶部无固定措施,发生偏差后不作认真校正造成累积误差; (3)不拉水平和竖向通线;无竖向总垂直度传递控制措施; (4)支模刚度差,拉杆间距过大、不规则; (5)不对称浇灌混凝土,挤偏模板;

(6)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用铁丝拉结捆绑,变形大; (7)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3、模板变形

(1)支撑及模板带、楞太稀,断面小,刚度差,支点位置不当,支撑不可靠; (2)组合小钢模时,连接件未按规定布置,连接件不齐,模板整体性差,变形漏浆,小钢模支点太远,超规定,钢模出现永久变形;

(3)墙、梁模板无对拉螺栓及模内缺顶撑;

(4)承重模板垂直支撑体系刚度不足、拉杆布置太少,垂直立撑压曲; (5)支撑体系缺斜撑或十字拉杆,直角不方(包括门洞口易变形),系统变形甚至失稳;

(6)角部模板水平楞支撑悬挑,而不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刚度差,变形大; (7)模板在边坡上支点太软,易松动变形;

(8)竖向承重支撑地基未夯实或不垫板,造成支点下沉; (9)不对称灌混凝土,模板被挤偏(如门口,洞口及园形模等);

(10)浇墙、柱混凝土时,不设混凝土卸料平台,或混凝土太稀,浇灌速度过快,一次浇灌混凝土太厚,振捣过份,造成模板变形;

(11)冬期施工,无防冻措施,支撑地基冻胀,或回填土化冻,地基下沉。 4、标高偏差

(1)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底未做找平(注意,如用砂浆找平,砂浆不得深入柱体);

(2)模顶无标高标记(特别是墙体大模板顶标高,圈梁顶标高,设备基础顶标高)或不按标记检查施工;

(3)楼梯踏步模未考虑不同装修层厚度差。 5、接缝不严,接头不规则

(1)模板制作安装周期过长,造成干缩缝过大;浇混凝土前不提前浇水湿润

10

工程建设监理细则

胀开;模板木料含水率过大,木模制作不符合要求,粗糙,拼缝不严。

(2)钢模变形不修理;

(3)钢模接头非整拼时,模板接缝处堵板马虎;

(4)堵缝措施不当(如用油毡条、塑料布、水泥袋纸、泡沫塑料等堵模板缝,难以拆净,影响结构和修饰);

(5)梁柱交接部位、楼梯间、大模板接头尺寸不准;错台;不交圈。 6、脱模剂涂刷不符合要求 (1)拆模后不清理残灰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刷过多;

(3)油性脱模剂使用不当,油污钢筋、混凝土(特别是滑模、楼板模、预制板钢模);

(4)脱模剂选用不当,影响混凝土表面装饰工程质量。 7、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1)墙、柱根部的拐角或堵头,梁柱接头最低点不留清扫口,或所留位置无法有效清扫;

(2)合模之前未做第一道清扫;

(3)钢筋已绑,模内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

(4)大面积混凝土底板垫层,后浇带(缝)底部未设施工用清扫坑。 8、封闭的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口,浇捣口

(1)对墙体内大型预留洞口模底,未设排气口,对称下混凝土时易产生气囊,使混凝土不实;

(2)高柱、高墙侧面无浇捣口,又无有效措施,造成混凝土灌注自由落距太大,易离析,无法保证浇捣质量。

9、斜模板存在问题

(1)较大斜坡混凝土不支面层斜模,混凝土流淌无法振实; (2)面层斜模与基底面不拉结,不固定,混凝土将模板浮起。 10、拆模使混凝土受损 (1)支模不当影响拆模;

(2)拆侧模过早,破坏混凝土棱角;

11

工程建设监理细则

(3)低温下大模板拆模过早,墙体粘连; (4)冬施拆模过早,混凝土未达临界强度而受冻; (5)承重底模未按规范规定强度拆模; 11、其它支模错误 (1)不按规定起拱;

(2)支模中遗漏预埋件、预留孔; (3)合模前与钢筋及各专业未协调配合;

(4)模箍、紧箍器间距不规则,造成模板受力不匀。

2)钢筋分项工程:

5.1 设计要求

1、钢筋、型材及焊条

普通钢筋 A B C 型钢及钢板 Q235,Q345 焊条 E43型 E50型 吊钩 HPB300 备注 预埋件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 HPB300 HRB400 HRB400E 除特殊标注外 HPB235 HRB335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95%的保证率,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标准值的比值≧1.3;且钢筋在最大拉应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9% 2、构件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除特殊标注外:

环境类型 一 二 a b 板、墙 15 20 25 梁、柱 20 25 35 注: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同时不得小于纵筋直径,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40mm。地下室外墙迎水面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5.2 原材料控制

项目 主控项目 项次 内容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 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1 12

工程建设监理细则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2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3 一般项目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检查化学成分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等专项检验报验。 告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观察 1 5.3 钢筋加工

项目 项次 内 容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径除应满足第1项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检验方法 1 钢尺检查 主控项目 2 钢尺检查 1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观察,钢尺检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查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GB50204-2002规范表5.3.4)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0 ±20 ±5 钢尺检查 一般项目 2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13

工程建设监理细则

5.4 钢筋连接

项目 项次 1 主控项目 内 容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2 1 观察,钢尺检查 2 观察 一般项目 3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观察,钢尺检查。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我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程建设监理细则001(3)在线全文阅读。

工程建设监理细则00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657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