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电磁铁的磁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
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大头针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直到学生看P52图片)这是一个用在废铁处理厂的电磁起重机,它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你们知道磁力这么大的电磁铁是怎么做成的吗?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 (二)作出我们的假设
1. 上节课我们制作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
2. 如果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应该怎么做?
3.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端的猜测。指导填写P52表格。
4. 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 (三)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1. 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
2. 以研究线圈圈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磁铁的线圈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线圈的圈数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 3. 看书P53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4. 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 5. 根据计划,各小组开始实验。
6.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填写实验记录表。
教学反思: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作出我们的假设。在这一步骤中,我让学生寻找所有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可能
36
因素。在全班列出一张假设因素表,推测什么因素可能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本节课安排全班共同检验一个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过程分为制订计划、交流计划、实施计划,重点思考如何在对比实验中控制条件的问题。扎扎实实地经历这个过程不但是检验这个假设的需要,也为下节课学生更独立地检验其他假设打下基础。
对比实验强调的是对变量的控制,早在四、五年级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对比实验,对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也已基本掌握,因此,本课指导设计对比实验的重点不是一步一步具体指导,而是在学生自己设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考虑得更周密、更科学、更细致,从而使取得的数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37
第4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科学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用数据展示说明本小组的研究成果,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能通过倾听、提问共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设计制作强力电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 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不同的铁螺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1个。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并研究了电磁铁的线圈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继续这项研究。把我们自己的假设也像上节课那样证明一下,好吗? 2. 板书课题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填写P55表格。 2. 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3.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领取实验材料。
4. 各小组验证假设。教师巡视,强调根据P56“2. 准备小组的汇报发言”边实验边准备如何发言。
(三)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 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 (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2. 总结这2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 (四)制作强力电磁铁
1. 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后,我们能够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吗? 2. 大家动手试一试。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上一课探究活动的延伸,在了解了线圈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之后,在分析各组数据时,自然会想到电流大小、铁芯等也会影响到电磁铁磁力大小。但到底是怎么样
38
的关系,怎么影响着磁力的大小,这是通过本课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开展此项探究活动,我安排了两节课时间,让每一组学生分别研究了至少三项其他因素,得到了许多组数据,通过众多数据的分析比较,能够得出较为详实的结论。本课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研究电流大小、线圈管粗细、铁芯长短、铁芯粗细这四个因素,对于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个因素,研究的数据基本一致,能够说明问题,证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大这个关系。而对于另三个因素的研究,学生的实验数据差异较大,原因在于材料及操作上诸多问题。为了这些材料,如相同粗细不同长短的铁芯,相同长短不同粗细的铁芯很难找,在五金店里总算找到了些勉强能符合要求的材料,如果配套工具箱中能提供相应的研究材料就好了。
39
第5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
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 2. 教师准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小电动机被安装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电以后就可以转动。你知道它为什么一通电就能转吗?
2.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 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 2. 学生活动。
3. 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4. 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三)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 小电机里的转子部分是一块电磁铁吗?怎么验证?如果老师没有大头针和指南针给你们,只给你们一块磁铁,你们可以验证它是电磁铁吗?为什么? 2. 学生讨论交流。
3. 按照教材P59制做实验装置。并实验。
4. 讨论:小电动机内部的零件和结构,对于它的转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后记:
上这课,感觉难,虽然很多孩子都特爱琢磨这个小电动机,但是其转动的秘密很难理解,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感觉有点难度,我也从中找过不少的原因,学生能理解电磁铁的性质,以及磁铁的性质,但是要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实现转动,还是很有难度的,关键是学生弄做,可是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很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课的教学上下来,感觉教师讲述得太多,课反而显得有点枯燥了。总而言之,这课难上。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学反思(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