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二校联考数学试卷
一. 填空题
1. 双曲线【答案】
的焦距为________
【解析】由双曲线的方程可得:,则,
双曲线的焦距为
2. 若等差数列【答案】
.
________
的前5项和为25,则
【解析】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
3. 计算:【答案】
【解析】结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
________
,则:
.
4. 如果函数【答案】
的反函数为,则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令5. 二元一次方程组【答案】
的增广矩阵通过矩阵变换可得
,则代数式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集为:,
则:
6. 函数【答案】
,据此有:.
,则直线
的倾斜角为________
的一条对称轴为直线
【解析】由题意可得:,其中
,
,
直线则直线
7. 满足不等式【答案】
的斜率为的倾斜角为.
的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反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则不等式等价于:
,求解不等式有:,
综上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8. 已知集合【答案】
,
.
,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对于恒成立问题,常用到以下两个结论: (1)a≥f(x)恒成立?a≥f(x)max; (2)a≤f(x)恒成立?a≤f(x)min.
学+科+网...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得:
,不妨设:,
则:,结合抛物线方程有:
.
,
,
,
结合椭圆方程可得:
10. 在则
中,
,D为线段上任一点(包含端点),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考查
的取值范围:由余弦定理可得,
;
; ;
,
,
, ;
若D为动点,设则:解得∴∴
分类讨论:
①k=0时,D与B重合,由余弦定理得②则
时,
;∴
;
,;
的取值范围为[?5,2].其最大值为2.
点睛: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有三种方法:利用定义;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已知条件的特征来选择,同时要注意数量积运算律的应用.
11. 已知函数,在8行8列的矩阵中,
(
【答案】
且),则这个矩阵中所有数之和为________
【解析】对任意的,有,
则对任意的:,
由排列组合知识可得,满足上述等式的共有则对任意的这样的有:
:对,
.
,
对,
据此可得:这个矩阵中所有数之和为
12. 用
表示非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设
,若,则实数的取
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分解因式,原问题即:有个不同的实数根,
则很明显则函数将对勾函数
有个不同的实数根,
不是方程的实数根,据此可得:与函数
有个不同的交点,
,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然后将轴下方的图象向上
的图象,
时函数值
),考查临界条件,观察可得:
关于轴对称翻折即可得到函数绘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注意到当
,
据此可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点睛:函数零点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利用零点求参数范围,若方程可解,通过解方程即可得出参数的范围,若方程不易解或不可解,则将问题转化为构造两个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求解,这样会使得问题变得直观、简单,这也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 选择题
13. 函数
的图像(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轴对称 C. 关于轴对称 D. 关于直线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知,由
,知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对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上海市十二校2018届高三联考数学试题(解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