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 )。
①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②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 ③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 ④ 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 2、统计所研究的是( 1 )。
①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② 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 ③ 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 ④ 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3 )。
① 统计推断法 ② 统计分组法 ③ 大量观察法 ④ 综合指标法 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
① 该批小麦种子 ②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③ 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 ④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5、无限总体是指( )。
① 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 ② 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 ③ 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 ④ 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 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
① 有限总体 ② 无限总体 ③ 变量总体 ④ 属性总体 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 )来决定。
① 事物的本质 ② 事物的内在联系 ③ 事物的复杂程度 ④ 统计研究的目的
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
① 男性职工人数 ② 女性职工人数 ③ 下岗职工的性别 ④ 性别构成 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① 学生年龄 ② 学生性别 ③ 学生身高 ④ 学生成绩 10、标志是( )。
① 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 ②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③ 都能用数值表示 ④ 不能用数值表示 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
① 品质标志 ② 数量标志 ③ 统计指标 ④ ②和③ 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① 工厂数 ② 职工人数 ③ 工资总额 ④ 产品数 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① 粮食总产量 ② 粮食平均亩产量 ③ 人均粮食生产量 ④ 人均粮食消费量 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① 货物周转量 ② 劳动生产率 ③ 年末人口数 ④ 工业增加值 15、质量指标( )。
① 不能用数值来反映 ② 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
③ 必需用数值来反映 ④ 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 16、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 ② 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 ③ 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④ 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 17、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连续变量
②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是一个离散变量 ③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总是固定不变的 ④ 职工平均工资是个质量指标
18、从认识的顺序上来讲,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
①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设计和统计分析 ②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③ 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④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19、指出错误的命题( )。
① 凡统计指标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② 凡统计标志都可以表示为具体的量 ③ 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④ 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量的规模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按调查单位在时间上进行登记的连续性不同,可分为( )。 ①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②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③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④ 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 2、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一项( )。
① 基础活动 ② 最初活动 ③ 最末活动 ④ 最先活动 3、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① 确定调查对象 ② 确定调查目的 ③ 确定调查项目 ④ 确定调查时间 4、确定调查时间是( )。
① 确定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② 确定调查登记的时间 ③ 确定调查期限 ④ 确定进行调查的时间 5、对某地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
① 各工业企业 ② 每一个工业企业 ③ 各工业企业全体职工 ④ 每位工业企业职工 6、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 )。
①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② 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 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④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7、普查工作可以( )。
① 经常进行 ② 只能组织一次
③ 普遍进行 ④ 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8、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 )。
① 调查单位 ② 代表性单位 ③ 重点单位 ④ 典型单位 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① 了解总体的全面情况 ② 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 ③ 由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④ 由个别推断总体 10、抽样调查所抽出的调查单位是( )。
① 按随机原则抽选的 ② 按随意原则抽选的 ③ 有意识抽选的 ④ 典型单位
11、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 )。
① 调查单位 ② 填报单位 ③ 调查对象 ④ 调查项目 12、搜集下面哪种资料需要一次性调查( )。
① 商品销售量 ② 商品销售额 ③ 商品库存量 ④ 工业产品产量 13、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
①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②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③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④ 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
14、只对全国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方式是( )。
① 普查 ② 抽样调查 ③ 重点调查 ④ 典型调查
15、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哪种调查方法( )。
① 统计报表 ② 全面调查 ③ 重点调查 ④ 抽样调查 1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 )。
① 企业设备调查 ② 人口普查 ③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④ 农村耕畜调查
17、调查表的内容一般有三个方面( )。
①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数值 ② 栏号、计量单位、填表者
③ 表头、表体、表脚 ④ 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标志 18、若对我国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合适的调查方式为( )。
① 普查 ② 重点调查 ③ 典型调查 ④ 抽样调查
19、我国定期取得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目前采用的基本调查组织形式是( )。
① 普查 ② 统计报表 ③ 典型调查 ④ 抽样调查 20、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
① 重点调查 ② 典型调查 ③ 一次性调查 ④ 经常性调查 21、某市为了解某种商品销售的基本情况,有意识地选取了几个规模较大的销售这种商品的商店(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① 抽样调查 ② 典型调查 ③ 重点调查 ④ 普查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② 2.① 3.② 4.② 5.① 6.③ 7.① 8.④ 9.④ 10.③ 11.③ 12.② 13.① 14.③ 15.② 16.① 17.③
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 )。
① 将总体分成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② 将总体分成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③ 将总体划分成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④ 将总体划分成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
①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 ②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 ③ 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 ④ 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 3、对某一总体( )。
① 只能按一个标志分组 ② 只能按一个指标分组 ③ 可以按多个标志分组
④ 根据需要可以按一个标志分组,也可以按多个标志分组 4、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
① 组 距 =(上限-下限)÷2 ② 组中值 =(上限+下限)÷2 ③ 组中值 =(上限-下限)÷2 ④ 组 限= 组中值÷2 5、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
①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 ②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 ③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 ④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
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① 490 ② 500 ③ 510 ④ 520 7、变量数列是( )。
①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② 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③ 按数量标志或质量分组的数列 ④ 组距式数列 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① 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② 确定组距
③ 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 ④ 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9、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① 开口组 ② 闭口组 ③ 等距数列 ④ 不等距数列
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则( ① 55在第一组 ② 65在第二组 ③ 65在第三组 ④ 75第三组 11、某同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
① 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 ② 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 ③ 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 ④ 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 12、对某班学生进行以下分组,这是( )。 分 组 人 数 按性别分组 男 生 30 )。
)。
女 生 20 按年龄分组 38 20岁以下 12 20岁以上 ① 简单分组 ② 平行分组体系 ③ 复合分组 ④ 复合分组体系 13、分布数列是说明( )
① 总体单位总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② 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③ 分组的组限 ④ 各组的分配规律 14、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布是( )。
① 连续型变量分布 ② 离散型变量分布 ③ 正态分布 ④ 其他类型分布 15、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 )。
① 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② 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③ 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 ④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6、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
① 从表式结构看 ② 从内容上看 ③ 从作用上看 ④ 从性质上看 17、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分布相同的是( )。
① 变量数列 ② 组距数列 ③ 等距数列 ④ 异距数列
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① 2.① 3.① 4.② 5.② 6.① 7.① 8.④ 9.① 10.① 11.② 12.③ 13.② 14.④ 15.③ 16.② 17.② 18.④ 19.② 20.① 21.④ 22.③ 23.④ 24.② 25.④ 26.④ 27.① 28.① 29.② 30.① 31.① 32.④ 33.① 34.① 35.② 36.②
1、数值随着总体范围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统计指标是( )。
① 总量指标 ② 相对指标 ③ 平均指标 ④ 标志变异指标 2、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
① 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②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③ 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 ④ 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3、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
① 工业企业总数 ② 工业职工总人数 ③ 工业设备台数 ④ 工业增加值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无关 ②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
③ 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单位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单位总量指标 ④ 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标志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标志总量指标 5、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
① 时期指标 ② 时点指标 ③ 相对指标 ④ 平均指标 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
① 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 ② 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 ③ 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④ 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7、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时期指标( )。
① 森林面积 ② 新增林地面积 ③ 减少林地面积 ④ 净增林地面积 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① 国内生产总值 ② 劳动生产率
③ 固定资产投资额 ④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① 人口出生数 ② 人口总数
③ 人口自然增长率 ④ 育龄妇女数
10、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 )。
① 结构相对指标 ② 动态相对指标 ③ 比例相对指标 ④ 强度相对指标
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 85.7% ② 99.5% ③ 100.5% ④ 116.7%
12、宏发公司2006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05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05年增长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 83% ② 120% ③ 101.8% ④ 98.2%
13、按照计划,宏发公司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① 12% ② 17% ③ 40% ④ 60%
14、宏发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4.5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 90%,差10%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② 90%,超额10%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③ 95%,差5%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④ 95%,超额5%完成单耗降低计划
15、宏发公司2006二季度完成销售额551万元,三季度完成销售额600万元,完成计划的96%。则三季度计划比二季度增加销售额( )。
① 4万元 ② 49万元 ③ 74万元 ④ 84万元 16、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
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 133.3% ② 101.4% ③ 101.6% ④ 98.4%
1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 )。
① 10% ② 9.8% ③ 8.5% ④ 6% 18、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
① 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 ② 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 ③ 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
④ 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
1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
① 权数绝对数大小 ② 权数相对水平大小 ③ 权数平均值大小 ④ 权数总和大小 20、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
① 集中趋势 ② 离中趋势 ③ 变动趋势 ④ 分布特征 21、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 )。
① 算术平均法 ② 调和平均法
③ 几何平均法 ④ 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
22、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
① 增加25% ② 减少25% ③ 不变化 ④ 无法判断 23、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
① 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 ② 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 ③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 ④ 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
24、SRL服装厂2003年三季度共加工了三批服装,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
① 1.5% ② 4% ③ 4.5% ④ 1.6% 25、SRL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 )。
① 算术平均数 ② 几何平均数 ③ 中位数 ④ 众数 26、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① 算术平均数 ② 调和平均数 ③ 几何平均数 ④ 中位数和众数
27、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 ① 降低 ② 不变 ③ 提高 ④无法决断 28、分配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3倍,每组次数都减少1/3,中位数(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