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的应用
一、难点知识剖析
(一)、在运用线段的定比分点坐标公式时,要注意(x1,y1)是起点的坐标,(x2,y2)是终点的坐标,(x,y)表示分点的坐标,在每个等式中涉及到四个不同的量,它们分别表示三个坐标和定比λ,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便可求第四个量.
(二)、如何确定定比分点坐标公式中的λ
1、由坐标确定:??x?x1y?y1分点坐标?起点坐标??
x2?xy2?y终点坐标?分点坐标????????|P1P|P1P|?|?????PP2、由PP确定:先求(不能错误的表示为12|PP2|PP2)再据P2的方向决定λ的符号. 1P与PP????????PP??PP2,求点P的坐标. 例:设点P1(x1,y1),P2(x2,y2),点P是直线 P1P2 上任意一点,且满足 1
(三)、特殊情况的分析
1、λ=0时,分点P与起点P1重合
2、λ=1时,分点P为线段P1P2的中点
3、λ不可能等于-1(若λ=-1,则P1、P2重合,与P1P2为线段矛盾) ∴λ∈(-∞,-1)∪(-1,+∞)
4、无论λ取何实数(当然λ≠-1)分点P不可能与终点P2重合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点A分有向线段的比为2,求下列定比λ:(1)A分的比;(2)B分的比;(3)C分的比.
第 1 页 共 18 页
分析:本题直接用公式计算不太方便,若画出图表就一目了然. 解答:因为 A分
的比为2,所以A在BC之间,且|BA|=2|AC|(如图所示)
例2、已知P分所成的比为λ,O为平面上任意一点,.
求证:线段定比分点向量公式
证明:∵ P分
所成比为λ,
例3、已知三点A(x1,y1),B(x2,y2),C(x3,y3),D点内分求向量
的比为,E在BC上,且使△BDE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
的坐标.(提示:三角形面积等于两边与其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
分析:要求的坐标,就要求D点的坐标,也要求E点的坐标.由于E点在线段BC上,且已知B、C两点的坐标,因此我们只要
的比,应用定比分点公式就能求出E点的坐标,将E点坐标减去D点的坐标就可得到向量
.
能确定E分有向线段
解答: 如图所示,
第 2 页 共 18 页
∵D点内分的比为,
设E分有向线段的比为λ,
第 3 页 共 18 页
由题设条件可知:
例5.已知a、b不共线,OA?a?b,OB?2a?b,将符合下列条件的OC向量写成ma?nb的形式:
(1)点C分AB所成的比??2,求OC; (2)点C分BA所成的比???3,求OC. 分析:借助定比分点的概念解题。
解:(1)由AC??CB,得OC?OA??OB?OC, 即 OC???1?OA?OB. 1??1??第 4 页 共 18 页
1212OA?OB??a?b???2a?b?, 1?21?23351 即 OC?a?b.
331?1(2)由上可知OC??2a?b???3?a?b? OB?OA?1??1??1?31?31即 OC?a?2b.
1?2 故 OC?小结:本题从表面上看不涉及分点的坐标问题,但利用定比分点的概念,导出了OC?1?OA?OB1??1??这个与定比?有关的等式,这实际上是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向量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
等式在解决与向量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时很有用处。
例6、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过点P(4,?9)和点Q(?2,3),l与x轴,y轴交于M点和N点.求:点M分PQ所成的比?,点N的坐标.
分析:设点M(x0,0),则可由??分点坐标公式,求得yN.
解:设点M(x0,0)
yM?yP可求得?的值.同样方法可求N点分PQ所成的比??再用定比
yQ?yM?P(4,?9),Q(?2,3),
?点M分PQ所成的比
??0?(?9)?3
3?0设N点分PQ所成的比为??,同理可得???2
?yN??9?2?3??1
1?2?N点坐标是(0,?1)
小结:记住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要注意起点坐标在前不乘以?.本题也可以这样求点M分PQ所成的比?,
第 5 页 共 18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的应用(精品绝对好)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