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题] 190.BD 191.ABCD 192.BCD 193.ABCDE 194.ABCE 195.ABCDE 196.ABE 197.ABCE 198.BCD 199.ABCDE 200.BCE 201.ABDE 202.BC 203.ACD 204.BCE 205.ABDE 206.ACD
207.ACDE 208.BDE 209.ABCD 210.ABCDE 211.ABC 212.ABCD 213.ABCD 214.AB 215.ACDE 216.ACDE 217.ACDE 218.ABCDE 219.BD 220.ABD 221.BCDE 222.BCD 223.ABCE 224.BDE 225.ABC 226.ABC 227.ABCE 228.BCDE 229.ABC 230.BDE 231.BDE 232.AC 233.ABC 234.ABCD 235.CDE 236.ABDE 237.ABCDE 238.ABCDE 239.AB 240.ABD
241.ABD 242.ABCDE 243.ABC 244.BD 245.ABC 246.BD 247.AC 248.ABCDE 249.ACE 250.ABCDE 251.ACE 252.AC 253.ABCE 254.ABD 255.ABC
PMP答案
256. (10)一 (8)一 (6)一 A1 (11)一 (9)十 (7)十 (1)十 (12)十 (10)十 (8)十 (2)十 A2 (11)十 (9)一 (3)十 (1)十 (12)十 (10)十 (4)O (2)十 A3 (11)O (5)十 (3)一 (1)一 (12)一 (6)十 (4)O (2)一 (7)十 (5)十 (3)十 (8)十 (6)十 (4)O (9)十 (7)十 (5)十
[填空题]
257.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肩胛下角线 腋前、中、后线 258.糖尿病酮症 尿毒症酸中毒
[判断题] 259.√ 260.√
[问答题]
261.①性质不同:心包摩擦音一般音质粗糙,似用指腹摩擦耳廓声;胸膜摩擦音颇似以手掩耳,用指腹摩擦手背的声音。②部位不同:心包摩擦音通常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处较易听到;胸膜摩擦音在肺移动范围较大的部位易听到,如腋中线下部。③与呼吸和心脏搏动的关系:心包摩擦音与心脏活动一致;而胸膜摩擦音与呼吸运动一致,故屏住呼吸时胸膜摩擦音消失,但心包摩擦音仍可听到。
262.正常可听到三种呼吸音。①支气管呼吸音:吸气相较呼气相短,呼气音较吸气音强且调高。②肺泡呼吸音:呼气相较吸气相短,吸气音较呼气音强。③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兼有以上两种呼吸音的特点,其吸气音与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相似,但音略强且高,而其呼气
音与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相似,但音较弱,调却较高。
263.大量胸腔积液时,其典型体征有:视诊: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触诊:气管被推向健侧,液面以下语颤减弱或消失,液面以上语颤增强;叩诊:液面以下叩呈浊音或实音,液面以上呈浊鼓音,同时患侧肺下界升高,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听诊: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面上方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语音在液面下减弱或消失。
264.干啰音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乐音性呼吸附加音,产生机制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引起的音响。一般分为鼾音和哨笛音,后者常被描述为哨笛音,鸟鸣音,哮鸣音等。
265.①肺组织含气量减少的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梗死、高度肺水肿、肺硬化、肺不张等;②肺内不含气的病变,如肺肿瘤,肺包囊虫病,未穿破的肺脓肿等;③胸膜腔积液,胸膜肥厚或纤维素性病变等;④胸壁疾病,如胸壁水肿,肿瘤等。
266.视: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胸廓扩张度减弱。触:双侧语颤减弱。叩:呈过清音,肺下界下降,肺下界移动度变小,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听: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音常延长。
267.①肺泡内有炎性浸润,因组织有实变故语颤传导良好;②肺组织内有大空腔接近胸壁时,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或空洞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相连,有利于声波传导。
268.①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②胸膜肿瘤;③尿毒症。 269.胸膜摩擦音与细湿啰音的鉴别要点为:
摩擦音 湿啰音
呼气与吸气 均可听到 多在吸气时听到 用听诊器加压于胸壁 声音增强 不变 摩擦感 可有 无
270.大叶性肺炎时病变的典型体征有:视诊:胸廓两侧对称,病变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诊:气管居中,患部语颤增强;叩诊:患部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患部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常有湿啰音,支气管语音增强。
271.①语颤:肺不张减弱,肺炎增强;②叩诊:肺炎呈浊音或实音,肺不张呈浊鼓音;③听诊:肺炎有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肺不张也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但声音较弱。
[名词解释]
272.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在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吸气时向内凹陷。 273.指通过锁骨外侧端致胸锁关节中点的垂线。
274.指佝偻病胸状态其中之一,因胸廓下部前面的肋骨稍外翻,沿膈附着点因经常受膈肌的牵拉而形成向内凹陷的沟状带,又称肋膈沟。
275.指胸廓前后径均增大,二者几乎相等,使胸廓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肋间增宽。 276.酸中毒深大呼吸,呼吸深而长,可伴鼾音,是呼吸中枢受到强烈刺激所致,见于尿毒症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77.为一种周期性呼吸频率及深度的改变,呼吸由浅慢而趋深快,再由深快到浅慢而后暂停,呼吸暂停可达半分钟之久,又开始如上述的周期性呼吸,又称为潮式呼吸。
278.是小支气管高度痉挛(如哮喘)或显著充血水肿(如毛细支气管炎),使小支气管显著狭窄而产生;其特点是呼气音显著延长,同时出现音调高尖的声音。
279.嘱患者以低调、轻声说出简明语句,如“一?”,同时进行两肺对比听诊。正常人只能听到模糊的语音,融合成一片,不能分清,此即支气管语音。
280.啰音是一种因气管狭窄,气流不畅伴随呼吸音而出现的附加音,按其发生的原理和性质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
难 题 解 析
6.本题中胸膜炎,间质性肺炎及咽喉炎不难看出可以引起咳嗽。需要慎重考虑的是脑膜炎和腮腺炎。脑膜炎的病变虽然在颅内,但此时大脑皮质易受刺激,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可引起咳嗽反射。而腮腺炎虽距上呼吸道近,但只要无呼吸道合并症,一般不致咳嗽。故答案为B。
15.此题主要检测学员对中心性紫绀的概念能否理解。中心性紫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引起的紫绀。故本题答案为B。
16.因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的紫绀分为中心性,周围性和混合性,周围性紫绀又分为淤血性和缺血性。本题中A为淤血性紫绀的发生机制。而B则为缺血性周围性紫绀的发生机制。C为中心性紫绀中的心性混血性紫绀的机制。D是中心性紫绀中的肺性紫绀的机制。E显然不是淤血性引起,较易区别。
17.本题主要测试对紫绀常见部位是否理解。既然紫绀常见于肢体末端, 包括鼻尖、耳垂及四肢末端,当然包括肢体下垂部分。因此,C为本题答案。
18.此题主要说明,临床所见的紫绀,有相当大部分不能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情况。在轻度紫绀中,近60%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大于0.85。既在红细胞增多症时,动脉血氧饱和度虽大于0.85,也可出现紫绀。但重度贫血时,即使有明显降低,也难发现紫绀。就是说,血红蛋白正常或偏高伴缺氧易出现紫绀血红蛋白降低缺氧则相反,其原理不在此述。
19.重症心肺及胸膜疾患均可致呼吸困难及紫绀,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虽有显著紫绀,一般并无吸吸困难。
190.当二尖瓣狭窄等原因所致左心衰时,引起肺淤血,肺水肿而咳嗽。而体循环静脉及右心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时,肺泡及支气管内渗出物或漏出物刺激肺泡壁及支气管粘膜而引起咳嗽。而心肌炎、心绞痛及高血压病,在无心衰并发症时,一般不致咳嗽。故本题选BD。
194.一氧化碳中毒时,因动脉血氧分压不降低,其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而非紫绀。故本题除D外均有全身性(A、B、C)或局部性(E)紫绀。
196.本题询问的是急性紫绀伴意识障碍可见于哪些病变?而不是慢性紫绀,故应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无心衰等并发症时)和胸腔积液。
197.本题询问的侧重点是腹部病变与呼吸困难和胸痛是否有关?左上腹肿瘤如果太大,影响膈肌运动,同时肿瘤的压迫或导致胸腔渗出性改变,也可引起胸痛。但肾结石不会导致胸痛。
204.本题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要明白气体是怎样到皮下的。只有肺的破裂,如自发性气胸,不致造成胸部皮下气肿。胸部软组织挫伤,一般也不会有皮下气肿。食管破裂后,气管内的气体可通过纵隔到颈部及前胸皮下。故此题中BCE有产生皮下气肿的条件。
211.按淋巴结收集淋巴液的区域,乳房的淋巴液流向腋窝淋巴结。乳房上界达第2、3肋骨,乳腺炎症或恶性肿瘤也常扩散和转移到邻近的锁骨上淋巴结和颈深下群淋巴结。故本题答案选ABC。乳房周围胸壁无明显淋巴结,故不是本题答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临床诊断学】第三章 胸部检查 精品课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