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若二次函数y?ax2?bx?1 (a,b为常数,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梦之点”A (c,c),令
t?b2?4a,当?2<b<2时,求t的取值范围.
26.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C点,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
(1)求B、C、D三点的坐标;
(2)连接BC,BD,CD,若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当S?PBC?S?BCD
时,求m的值(点P不与点D重合);
(3) 连接AC,将?AOC沿x轴正方向平移,设移动距离为a,当点A和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设运动
过程中?AOC与?O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
备用图 备用图
6
一、选择题
1.C 2.B 3.B 4.D 5.A 6.A 7.B 8.B 9. A10.D 11.C12.D 二、填空题
4713. 1.7?10 14.9 15.50,50 16.16??127 17. 18.?24
5三、解答题
19.解:原式=1?2?1?33?(23?2)(5分) =2?33?23?2 =4?3(7分)
20.寒假期间,某班班主任对该班1小组同学在假期里每日自主学习时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地统计图. 4小时 1小时 对应时间段人数扇形统计图 人数 5 2小时 1小时 5小时 4 3 3 2 2 3小时 4 25% 2 1 1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5小时 时间 对应时间段人数条形统计图 (3) 求该组学生每日平均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多少小时?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 如果每日学习3小时的同学中有两位男同学,每日学习4小时的同学中有3位女同学,现要从每日学习3小时和每日学习4小时的同学中各抽一位同学参加班级学习交流会.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出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 1420.解:(1)∵3??12,又∵12?2?2?3?1? 4 ∴每日学习4小时的人数为4 ∵?1?2?2?2?3?3?4?4?5?1??12?3
∴该组学生每日平均自主学习时间为3小时(5分,计算3分,作图2分)
(2)如下表所示:
男 女 女 女
男 (男,男) (男,女) (男,女) (男,女)
男 (男,男) (男,女) (男,女) (男,女) 女 (女,男) (女,女) (女,女) (女,女) 其中所以等可能的情况数为12,符合条件的情况数为7,故抽到一男一女的概率为(10分)
7
7. 12
2?3?x?4x?4?x?1??21.先化简:?,然后从?1?x?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x?1?x?1?值.
?2?x??2?x?x?12?x3?x??1x?121.解:原式?(7分) ????2x?1?x?2?2x?12?xx?2?? ∵x??1,2,又∵?1?x?2且x为整数 ∴x?1,0(9分)
∴当x?0时,原式?1;当x?1时,原式?3(1分)
22.如图,在笔直的公路l上有一检查站A,在观测点B的南偏西53°方向,且与观测点B的距离为7.5千米.一辆自行车从位于点B南偏西 76°方向的点C处,沿公路自西向东行驶,2小时后到达检查站A.(1)求观测点B与公路l的距离;(2)求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参考数据: sin76??246434?????,cos76?,tan76?4,sin53?,cos53?,tan53?) 2525553l
在在Rt?ABH中
?cos?ABH?
22.解:(1) 过点B作BH?l交l于点H ????????????1分
BH3?,AB?7.5?BH?4.5km ??????4分 AB5H
(2)在Rt?ABH中, ?sin?ABH?l
AH4?,AB?7.5?AH?6km?????????6分 AB5 在在Rt?BCH中 ?tan?CBH?CH4?,BH?4.5?CH?18km ???????8分 BH1?CA?CH?AH?12km ?????????10分 12?速度为:?6km/h2 答:观测点B与公路l的距离是4.5km,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6km/h.
8
23. 重庆某中学后勤部门每年都要更新一定数量的书桌和椅子.已知2012年采购的书桌价格为120元/张,椅子价格为40元/张,总支出费用34000元;2013年采购的书桌价格上涨为 130元/张,椅子价格保持不变,且采购的书桌和椅子的数量与2012年分别相同,总支出费用比2012年多2000元. (1)求2012年采购的书桌和椅子分别是多少张?
(2)与2012年相比,2014年书桌的价格上涨了a%(其中0?a?50),椅子的价格上涨了10%,但采购的书桌的数量减少了元,求a的值.
23.解:(1)设2012年采购的书桌为x张,椅子为y张. ?1椅子的数量减少了50张,且2014年学校桌子和椅子的总支出费用为34720a%,
2?120x?40y?34000?x?200 解得? ???? ????4分
?130x?40y?36000?y?250??1??250?50)?34720 ?7分 a%??40?1?10%(2?2(2)120?1?a%?200?1? 令a%?t,则原方程可化简为:25t?25t?4?0
解得a1?0.2 ,a2?0.8(舍) ?????????9分 答:2013年采购书桌和椅子分别是200张和250张. ??????10分
24.已知在□ABCD中,AE?BC于E,DF平分∠ADC 交线段AE于F.
(1)如图1,若AE?AD?2,?ADC?60?,求出线段CD的长; (2)如图2,若AE?AD不变,则线段CD、AF、BE该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
24.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DC?60? ∵AE?BC ∴?AEB?90? ∴sin?B?sin60??∴AE3? AB23 2∵AE?AD?2,∴AB?43?43 343(4分) 3(2)CD=AF+BE. 证明:延长EA到G,使得AG=BE,连接DG, ∴CD?AB? 9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AD=BC, ∵AE⊥BC于点E,
∴∠AEB=∠AEC=90°, ∴∠AEB=∠DAG=90°, ∴∠DAG=90°, 在△ABE和△DGA中
BE=GA ∠GAD=∠BEA
AE=AD
∴△ABE≌△DGA,
∴∠1=∠2,DG=AB,∠B=∠G,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ADC,
∵∠B+∠1=∠ADC+∠2=90°,∠3=∠4, ∴∠GDF=90°-∠4,∠GFD=90°-∠3, ∴∠GDF=∠GFD, ∴GF=GD=AB=CD, ∵GF=AF+AG=AF+BE, ∴CD=AF+BE.
(10分)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横坐标和纵坐标相等的点叫“梦之点”,例如点(1,1),??2,?2?,
?,显然“梦之点”有无数个. 2,2,?都是“梦之点”
?5?是反比例函数y?(1)若点P?m,n (n为常数,n≠o)的图象上的“梦之点”,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x(2)一次函数y?2kx?1 (k为常数,k≠0)的图象上存在“梦之点”吗?若存在,请求出“梦之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若二次函数y?ax?bx?1 (a,b为常数,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梦之点”A (c,c),令
2t?b2?4a,当?2<b<2时,求t的取值范围.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重庆中考数学模拟试题题及参考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