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一) 第2单元(章节)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四年级 班) 单元 教学 第二单元 本单元有三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 内容 师”教材 分析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以事例的形式向大家阐述了在生活的细节中得到的启发,勉励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多观察、分析,认识到生活会教给我们很多的知识。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教学 目标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激发探索科学的意识。 4、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培养创新意识。 教材联系点 课时划分 第五课:2课时 第六课:2课时 第七课:2课时 练习2:2课时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从中受到启发。 教案设计(二)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四年级 班) 课题 教学 目标 5、苹果里的五角星 1.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基本 考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备注 课时 划分 2课时 教案设计(三)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四年级 四班) 课 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难点: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朗读感悟、自学讨论法 5、苹果里的五角星 课 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语句。 教法 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学生活动设计 及学情反馈 自由发表见 齐读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解。 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2、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 号?(这里的“五角星”加了引号,表示一种特殊的意义,并不引导理解 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像五角星的东西。) 二、初读指导。 1、出示自学题 (1) 给课文自然段写上序号。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 检查自学 (1) 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循,案。 (2) 解释词语,学生试答,教师确定。 清晰 生疏 循规 蹈矩 感触 魅力 图案 创造 鲜为人知 4、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理解词语 (2)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语句和课文。 自由读课文。 5、 齐读课文 。 三、学习生字。 1.读生字,认清字形、笔顺。 2.检查其他生字掌握情况。 3、进行扩词练习。 教案设计(三)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四年级 班) 课题 教学 目标 5、苹果里的五角星 课 时 第二课时 描红、临写。 完成书写练习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理解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教法 难点: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讨论交流 朗读感悟 学法 幻灯,生字卡片 朗读感悟、讨论交流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检查复习 师生评议。 2、指名读课文。 二、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学生活动设计 及学情反馈 听写 讨论交流。 理解重点词语 讨论理解; 1、听写文后练习3中的8个词语,同时指名二人上黑板听写,核对订正 2、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从哪儿看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提问,朗读。 家的常客?他来干什么?这里用两个“ 新”有什么含义?(小男怪招人喜爱的。)且等下文后再谈。 3、第2自然段里“我”是怎么回答小男孩的? (这说明“我”觉得问题太简单了,苹果里面当然是苹果核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孩是常客,却差不多每天带来新闻、新本领,可见得是常来常新,学生读,理解; 了,还会有什么别的东西吗?所以“我”瞧着小男孩平静地回答。) 让我惊奇了,请读第3、4自然 段。 三、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3自然段开头两句写小男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第三句话写“我”看到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和众通常的切法有什么不同?第四句写小男孩有什么表现?说了什么?这一自然段哪一到了什么? 看到和想到的内容该怎么读? 3、小结:谁能说说第1-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4、齐读第1—4自然段。 四、指导自学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 这个自然段里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指的是什么?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意思?这一句该怎么读? 3、 第二句到第四句说的是“我”的感触。第二句中“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人的创造力是什么呢?课文是怎么来说的?“往小处说”是什么意思呢? 4、第5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 齐读第5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新奇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3、用“清晰、魅力“两个词语各造一句,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5 苹果里的五角星 鲜为人知的图案———换一种切苹果 (源于) 创造力———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后记: 指名读,评议,齐读。 解; 学生讨论; 学生朗读, 学生听、评价 朗读 句体现了小男孩的新本领? 第4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什么?想小组读书讨论 这4个自然段里小男孩的话该怎么读?“我”说的话和“我”说说自己的理 2、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做作业。 教案设计(二)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四年级 四班) 课 题 6、最佳路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讨论交流,从中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讨论交流,从中发现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与格罗斯设计方案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课文蕴含的哲理。 备注 基本 考点 教法 课时 划分 讲解法、朗读法 2课时 学法 朗读感悟法、讨论法 教案设计(三)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 四年级 四班) 课题 6、最佳路径 课时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目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会准确认读二会字 “躁”,理解并积累“满山遍野、微不足道、启发”。 3、理解课文1~4自然段,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重点:理解课文3、4自然段,从老太太卖葡萄的事例中,感悟尊重教学 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机会的做法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初步重难点 感受格罗培斯从中受到的启发。 难点:精读3、4自然段,对比感悟老太太卖葡萄“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妙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二教案设计(2)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