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年江西专升本中基复习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绪 论

【习题训练】 一、填空题

⒈ 中医学是一门以 为主体, 医学科学。 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与 。

⒊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代表著作是 、 、 、 。

⒋ 张从正擅长用 、 、 三法治疗疾病,故后世称其为 。 ⒌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 和 的基本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在题干下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中。后从略)

1.被称为“医家之宗”的医学典籍是( )。 A、《难经》 B、《内经》 C、《中藏经》 D、《甲乙经》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是( )。

A、明清时期 B、战国秦汉 C、两晋隋唐 D、宋金元时期 3.“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下列哪位医家提出( )。

A、张从正 B、李东垣 C、刘完素 D、朱丹溪

三、多项选择题(在题干下面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中。后从略)

1.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包括( )。

A、唯物观 B、恒动观 C、形神观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2.下列属于金元时期的医家有( )。

A、张仲景 B、刘完素 C、李杲 D、张从正 E、朱丹溪 3.下列属于证的有( )。

A、血虚 B、发热 C、气喘 D、脾气虚 E、尿频 四、是非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 1、“邪去则正安”的论点是金元医家刘完素提出的。( ) 2、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是《诸病源候论》。( ) 3、中医治病的着眼点在于病的异同。( ) 五、问答题

1.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 2. 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3.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自然科学;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 2.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

3.《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4. 汗;吐;下;攻下派 5. 认识疾病;处理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1

三、多项选择题

1.BDE 2.BCDE 3.AD 四、是非判断题

1.× 2.× 3.× 五、问答题(答题要点)

1.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又带有鲜明的社会科学属性特点,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还是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产物。

2. 病同证不同,故治法不同,不同的病证相同,故治法相同。 3. 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习题训练】 一、填空题

1.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 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物质。 2. 阴阳是对自然界某些 的事物和现象 的概括。 3.《尚书》将五行的特性概括为“水曰 、火曰 、木曰 、金曰 、土爰 。 4.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 。

5. 相克关系中,克我者为 ;我克者为 。

6.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

A.动静 B.水火 C.明暗 D.寒热 2. 可用阴阳相互转化来解释的是 ( )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重阳必阴 D.阳损及阴 3.“阴胜则阳病”是指 ( )

A.阴邪有余损伤阳气 B.阴气不足则阳相对偏亢 C.阴不足损伤阳气 D.阳不足则阴偏胜

4. 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属 (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阳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 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 )

A.阴虚证 B.阳虚证 C.阴偏胜 D.阳偏胜 6. 肝病传脾属于( )

A.母病及子 B.子盗母气 C.传其所胜 D.传其所不胜 7. 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下列正确的是( )

A.秋,燥,苦,鼻,大肠; B.冬,寒,辛,肾,耳; C.春,东,青,肝,筋; D.夏,暑,咸,心,脉 8. 木气有余而致金气虚弱是( )

A.制己所胜 B.侮所不胜 C.己所胜侮而乘之 D.己所不胜轻而侮之 三、多项选择题

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说明生理病理现象 B.精气是自然界感应现象的中介 C.精气是运动与

2

变化着的

D.精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 E.气与形之间和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2.五行中“土”的特性具有( )

A.生化 B.生长 C.受纳 D.承载 E.闭藏 3.阴阳消长是( )

A.在一定限度内 B.相对的 C.绝对的 D.在一定条件下 E.是量变过程

4.在中医学领域中,属阳的物质或功能是( ) A.推动 B.抑制 C.兴奋 D.温煦 E.滋润 5.下列可以用阴阳互根理论解释的有( )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阴中求阳 E.阳中求阴 6.根据补母泻子原则制定的治法有( )

A.培土制水 B.疏肝健脾 C.滋水涵木 D.培土生金 E.益火补土 7.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是( )

A.气有余则侮其所胜 B.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 C.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之 D.气不及则己所胜侮之 E. 8.心与自然界的联系是( )

A.五方之南 B.五气之暑 C.五化之长 D.五味之苦 E.五色之黄

四、是非判断题

1.脾病传及心病属相乘传。( )

2.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不足而致的热证。( ) 3.五行制化是相生与相克关系的异常。( ) 4.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

5.精气学说认为世界万物皆由精气构成,包括人在内。( ) 6.阴阳属性归类的依据是寒与热。( ) 7.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绝对的。( )

8.五脏疾病传变的轻重,一般而言,子病及母,病情较轻。( ) 五、名词术语解释 1.相生, 2.相克 3.相乘 4.相侮 5.母病及子 6.子盗母气 7.阳损及阴 8.阴损及阳 六、问答题

1.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何? 2.何谓阴阳?何谓五行?

3.根据五行相生与相克原则制定的治则是什么?各有哪些常见的治法? 4.何谓五行的制化关系? 5.简述阴阳双方的关系。

6.相乘与相侮有何区别与联系?

3

7.阴阳学说概括寒热性病证的病理总纲是什么? 8.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有何不同? 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精气

2.相互关联;对立双方

3.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 4.日光的向背 5.所不胜;所胜

6.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7.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交感互藏;阴阳相互转化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A 6. C 7. C 8. 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E 2.ACD 3.ACE 4.ACD 5.CDE 6.CDE 7.BD 8.ABCD 四 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8.× 五 名词解释

1. 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 2.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和制约的作用。

3. 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应。 4.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 5. 母病及子,是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 6.子盗母气,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及母脏。

7. 阳损及阴,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气的不足导致阴液的化生不足,出现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8.阴损及阳,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累及到阳气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出现了以阴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六 问答题(答题要点)

1.(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① 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② 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① 古代哲学以精气学说为核心的整体观念 ②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对中医思维方式影响。

2. 阴阳是指自然界某些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 (1)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是补母泻子,治法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法。

(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是抑强扶弱,治法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

4

补北法。

4.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只有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 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正常的变化与发展。

5. 阴阳双方存在着(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消长平衡。(4)交感互藏(5)阴阳转化。

6. 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的一系列异常相克反应。其次序与相克一致。 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克,又称“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相乘与相侮的区别:相乘是顺五行递相克制的次序发生的克制太过,相侮是逆五行相克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相乘与相侮的联系: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出现相侮现象。同样,在产生相侮的同时也可出现相乘的现象。

7.中医学把“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称为寒热性病证的病理总纲。 8.阳胜则热,“胜”指邪气盛,表现为实热证,阴虚则热,“虚”指正气虚,表现为虚热证;二者临床表现也不同。

9.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

第二章 藏象

【习题训练】 一、填空题

1、根据形态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藏象学说将脏腑分 为 、 、 。

2、五脏总的生理功能特性是 、 。 3、心包络又称 ,具有 , 的功能。 4、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 。 5、肺主气的生理作用表现为 和 。 6、肺主一身之气体现为 和 作用。 7、肺气的运动特点是 与 。

8、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指通过 对体内水液的输布、排泄起着 和 。

9、五脏与形体官窍的联系分别为心在体合 ,开窍于 ;肺在体合 ,开窍于 ;脾在体合 、开窍于 ;肝在体合 、开窍于 ;肾在体合 、开窍于 和 。

10、脾统血的主要机理是 作用。

11、脾主运化,主要表现在 和 两方面。 12、肝又称为 脏。具有 的生理特性。 13、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方面。

14、肝主藏血,主要包括 、 和 三方面。 15、肾藏精是指肾有 的作用。 16、髓由 所化生,又有 、 、 之分,具有 、 、 的功能。 17、“三余”是指 、 、 。 18、心主血脉包括 和 两方面。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江西专升本中基复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2014年江西专升本中基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15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