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
班别:四(2)班 姓名:___________
一、生字词语:每单元“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全部词语、“读读记记”中四字词语一定要能听写。
二、日积月累: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一定要能背诵并默写出来。
三、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过故人庄》一定要能背诵并默写出来。
四、课文:一定要背下来的段落—— 第1课《观潮》第3、4自然段 第3课《鸟的天堂》第7、8自然段 第6课《爬山虎的脚》全课
第7课《蟋蟀的住宅》第2、6自然段 第13课《白鹅》第2、3、4、5自然段 第15课《猫》第1、2自然段 第18课《颐和园》第4、5自然段 第21课《搭石》第3自然段
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7、9、10自然段 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第4自然段
五、词语积累:
1、ABB式:白茫茫、绿油油、红通通、笑嘻嘻 2、AABB式:郁郁苍苍、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3、ABAB式:了解了解、讨论讨论、考虑考虑 4、AABC式:翩翩起舞、涓涓细流、彬彬有礼 5、ABCC式:生机勃勃、得意扬扬、可怜巴巴 6、ABAC式:自由自在、自言自语、百发百中
7、含有反义词:远近闻名、积少成多、左邻右舍 8、含有近义词: 生龙活虎、胡言乱语、东奔西走 9、三字俗语:红眼病、摔跟斗、碰钉子、顺风耳、千里眼
10、含有数字:独一无二、千方百计、千军万马 11、含有动物名称:骑虎难下、画龙点睛、马到成功
12、表示颜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13、描写四季的词:草翠花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白雪皑皑
六、句子训练:
1、比喻句:……像…… 犹如 如同 仿佛
例:银杏树的叶子像(犹如/如同/仿佛)一把把小扇子。
2、拟人句:(把动物、植物或物品当作人来写,句子中有表示人的行为的词) 例: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3、反问句:句中一般包含有反问词“难道”“怎么”“怎么能”,表示肯定的意思。
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反问句改陈述句——删掉反问词、“吗”“呢”、问号,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陈述句改反问句——加上反问词、“吗”“呢”、问号,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4、缩句:将句子中“……的”“ ……地”“得……”等成分删去。
例:小明认真地把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小明把作业写完了。
巨人的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花园洋溢着笑声。 5、扩句:给句子加上“……的”“ ……地”“得……”等成分,使句子更具体。
例:鸟儿唱歌。——(可爱的)鸟儿(在树上)(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
6、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例: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都高兴得跳起来。——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同学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两个成分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例:我每天早晨吃一杯牛奶和一个面包。——我每天早晨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面包。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例:家里的一切对于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爸爸妈妈对于家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
(4)意思重复: 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罗嗦、累赘。
例:他一提起过去的往事,就伤心地流下眼泪。 ——他一提起过去的事,就伤心地流下眼泪。——他一提起往事,就伤心地流下眼泪。
(5)概念不清:即句中的意思含糊不清,令人不解、混淆。
例: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例:今天,他可能肯定不会来上学了。——今天,他可能不会来上学了。——今天,他肯定不会来上学了。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归为了一类。
例: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西红柿等蔬菜。
7、双重否定句:在句子中加入表示双重否定的词语(不得不说、不能不是等词语),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例: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不得不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8、直述句与转述句的变换: 例:(1)奶奶对弟弟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改成转述句)——奶奶对弟弟说,他真是个好孩子!
奶奶说:“我最喜欢吃大甜枣。”(改成转
述句)——奶奶说,她最喜欢吃大甜枣。
(2)弟弟对妈妈说,他想喝牛奶。(改成直述句)——弟弟对妈妈说:“我想喝牛奶。” 弟弟对我说,他想跟我一块玩。(改成直述句)——弟弟对我说:“我想跟你一块玩。” 七、修辞手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要点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