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中说禅Blog:http://blog.sina.com.cn/chzhshch “缠中说禅” 股市技术理论
第七节 线 段
一、基本概念
线段:至少由三笔组成,而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线段划分定理:线段被终结,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终结。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终结的充要条件,就是形成新线段。 二、概念要点
1、线段至少有连续的三笔(可以更多),但并不是连续的三笔就一定构成线段,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如图①②是线段的最基本形态。
2、线段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从向上一笔开始的线段,其终结也是向上一笔,其顶gi一定大于第一笔的底d1,故该线段是向上的;同理从向下一笔开始的线段,其方向也是向下的。如图①②。
3、和笔一样,从顶分型开始的线段,其终结一定是底分型;反之亦然。所以构成线段的笔数一定是奇数。 4、用S代表向上的笔,X代表向下的笔。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容易证明,任何Si
与Si+1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Xi与Xi+1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序列X1X2?Xn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Xi为该特征序列的元素;序列S1S2?Sn
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Si为该特征序列的元素。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 S1 X1 X1 S1
X2
S2
X3
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
X2 S2 S3 X3 X4 包含 合并后 5、线段划分定理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形成新线段,原线段
才结束(确定)。如图③④是两线段组合的基本形态(这里的形态是不充分的)。
三、分析理解
线段划分的标准:
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
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线段终点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特征序列为顶分型中,第1和第2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底分型反之亦然。
第二种:特征序列为顶分型中,第1和第2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向下一笔开始形成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意味形成了新的线段),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底分型反之亦然。
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
第- 16 -页 共192页 回目录
缠中说禅Blog:http://blog.sina.com.cn/chzhshch “缠中说禅” 股市技术理论
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线段划分的程序:首先搞清楚特征序列,然后搞清楚标准特征序列,最后是标准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与底分型。而分型又以分型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间是否有缺口分为两种情况。一定要把这逻辑关系搞清楚,否则一定晕倒。
假设某转折点是两线段的分界点,然后对此用两种情况去考察线段划分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其中一种,那么这点就是真正的线段的分界点;如果不满足,那就不是,原来的线段依然延续。
特征序列的分型中,第一元素就是以该假设转折点前线段的最后一个特征元素,第二个元素,就是从这转折点开始的第一笔,显然,这两者之间是同方向的。因此,如果这两者之间有缺口,那么就是第二种情况,否则就是第一种,然后根据定义来考察就可以。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包含的问题。上面的分析知道,在这假设的转折点前后那两元素,是不存在包含关系的,因为,这两者已经被假设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不一定是同一特征序列的;但假设的转折点后的顶分型的元素,是可以应用包含关系的。为什么?因为,这些元素间,肯定是同一性质的东西,或者就是原线段的延续,那么就同是原线段的特征序列中,或者就是新线段的非特征序列中,反正都是同一类的东西,同一类的东西,当然可以考察包含关系。
换一种思考方式:就是把线段的特征序列的元素,看成是K线;然后按K线的包含关系处理,就成了标准特征序列;最后看这标准特征序列的元素等同的K线是否有顶分型和底分型:有顶分型和底分型,那么这个顶分型和底分型就形成了新线段,原线段终结,否则原线段延续。
一个实例:如图⑤,6属于第一种情况,所以6是线段结束;同理15也属于第一种情况;9-10和11-12是包含关系,处理后为等同于11-10,所以点11不是线段的分界点;故该图有三段,分别是1-6,6-15和15-20。
第- 17 -页 共192页 回目录
缠中说禅Blog:http://blog.sina.com.cn/chzhshch “缠中说禅” 股市技术理论
第八节 走势中枢
一、基本概念
走势中枢: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如图1是下-上-下型走势中枢;图2是上-下-上型走势中枢。
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走势中枢”的终结,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 走势中枢”内。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使得dn>ZG或gn 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后ZG<前ZD且后GG〉=前DD,或后ZD>前ZG且后DD=<前GG,则等价于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二、概念要点 走势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调形成的(下-上-下型走势中枢),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上-下-上型走势中枢)。在走势中枢的形成与延伸,由与走势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例如,回升形成的走势中枢,由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这些与走势中枢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称为Z走势段。相应的高、低点分别记为gn、dn,定义四个指标,GG=max(gn),G=min(gn),D=max(dn),DD=min(dn),n遍历走势中枢中所有Zn。再定义ZG=min(g1、g2),ZD=max(d1、d2),显然,[ZD,ZG]就是走势中枢的区间,如图③。 注意,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如图④)。表现为盘整。 走势中枢的新生:即形成趋势(如图⑤)。 走势中枢的扩展:即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如图⑥)。 ZD中枢低点 ZG中枢高点 1 2 第- 18 -页 共192页 回目录 缠中说禅Blog:http://blog.sina.com.cn/chzhshch “缠中说禅” 股市技术理论 三、分析理解 1、“连接两相邻同级别走势中枢的一定是趋势吗?一定是次级别的趋势吗?”首先,这不必然是趋势,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后形成新的“走势中枢”;其次,也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这也就是为什么缺口在分析中有比较强技术含义的理论依据所在。 2、“盘整的高低点是如何造成的?”无论离开与返回的走势类型是何种级别的,站在最低级别上看,例如把1分钟图当成最低级别,那么最后连接离开与返回走势类型连接处的最低级别图,只能有两种可能:第一,三根以上1分钟K线的来回重叠震荡后回头;第二,1分钟K线无三根以上K线重叠的V型走势。对于第一种情况,这几根重叠K线最极端那根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对于第二种情况,这个V型尖顶那根K线的极端位置就构成盘整中的高低点,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也是为何真正的低点和高点总是盘中一闪而过的理论依据。 3、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最用力的终结,就是:趋势+盘整。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4、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其后的走势有两种情况:其一、该走势中枢的延伸。其二、产生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而在趋势里,同级别的前后走势中枢是不能有任何重叠的,这包括任何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任何瞬间波动之间的重叠。因此,如果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虽然不和前面的走势中枢有任何重叠。但围绕该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触及前面走势中枢延续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这时候,就不能认为该走势类型是趋势,而只是产生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 这里,必须把两种情况严格区分。其一、走势中枢以及其延伸。这种情况下,所有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前后两个次级波动都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及走势中枢的区间。否则,就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三次连续次级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离开原来的走势中枢,这与走势中枢的延续矛盾。其二、一个走势中枢完成前,其波动触及上一个走势中枢或延伸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由此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这就是走势中枢扩展。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区别以上的情况,例如,一个股票开盘立刻封涨停,那么,只能算是一分钟级别上出现了走势中枢的延伸,无论这个延伸有多长时间,都不可能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如果该股票第二天开始继续开盘涨停,那么就形成一个一分钟级别上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无限延伸下去,但只要依然只是只形成一分钟的走势中枢,无论能连续涨停多少天,都不足以形成即使是五分钟的走势中枢,除非中途有打开涨停的时候。 换言之,走势中枢的延伸与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并相应围绕波动互不重叠而形成趋势,在这两种情况下,一定不可能形成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而要形成一个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必然要采取第三种的方式,就是围绕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后的波动与围绕前走势中枢的某个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第- 19 -页 共192页 回目录 缠中说禅Blog:http://blog.sina.com.cn/chzhshch “缠中说禅” 股市技术理论 第九节 走势及走势类型 一、基本概念 走势:打开走势图看到的就是走势。走势分不同级别。任何级别的所有走势均可分为两类:盘整和趋势。趋势又分为上涨和下跌。这是一切有关技术分析理论的唯一坚实基础。 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盘整。 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 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走势中枢。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走势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二、概念要点: 上涨:在某一级别上基本是由一系列高低点逐步抬高的笔最终构成一个向上的线段,对应的次级以下的某一级别的走势为上涨,该走势至少形成了两个以上依次向上的走势中枢。 下跌:在某一级别上基本是由一系列高低点逐步降低的笔最终构成一个向下的线段,对应的次级以下的某一级别的走势为下跌,该走势至少形成了两个以上依次向下的走势中枢。 盘整:在某一级别上一系列的笔(或线段)的高低点高低错落地排列,无法形成两个同方向的走势中枢。 走势类型的延伸:任何级别的走势,在生成一个走势中枢后,其次级以下的任何一离开该走势中枢的走势,都以另一走势返回该走势中枢;或在生成两个同方向的走势中枢后,继续在该方向上生成新的走势中枢。“走势类型延伸”的实质是什么?对于趋势来说,其“延伸”就在于同级别的同向“走势中枢”不断产生;而对于盘整来说,其“延伸”就在于不能产生新的“走势中枢”。 三、分析理解: 1、一定要看走势图,那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图画,最昂贵的艺术品,多看,就如同培养你的鉴赏力,为什么玩古董的,很多人总是被假玩意骗,而有人就能专破假玩意,这就是鉴赏力等的问题,但这是需要磨练的。磨练的时候,被骗几次,那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人在市场中很痛苦,就是他不热爱这走势,走势是最好的艺术品,你站在热爱的角度,才能激发你的鉴赏力。否则,你脑子里总是被赢亏之类的贪婪之念所占据,眼睛怎么可能不被蒙蔽? 有了自同构性结构,那么,任何一个级别里的走势发展都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例如,在30分钟的走势中枢震荡,在5分钟的上涨走势,那么两个级别之间并不会互相打架,而是构成一个类似联立方程的东西,如果说单一个方程的解很多,那么联立起来,解就大幅度减少了。也就是级别的存在,使得对走势的判断可以联立了,也就是可以综合起来系统地看了,这样,走势的可能、走势的边界条件就变得异常简单。 所以,看走势,不能光看一个级别,必须立体地看,否则,就是浪费了自同构性结构给你的有利条件。必须明确的是,所有上涨、下跌、盘整都建立在一定的周期图表(级别)上,例如在日线上的盘整,在30分钟线上可能就是上涨或下跌,因此,一定的级别是判断的基础。而级别的选择,与交易系统的选择是一致的,相 第- 20 -页 共192页 回目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缠中说禅”实战理论(文华财经整理修专业正版)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