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受众的视听时间与环境
指向传媒的视听行为是受众最基本的角色行为。受众对传媒的视听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进行的,视听时间和环境的特点是影响受众角色心理的重要因素,因而研究受众心理不能不考察受众的视听时间与环境。
(一) 受众的视听时间
社会学从人队时间的支配和利用的内容着眼,将人的时间分为三种:
一是制约时间。主要是工作时间、在校学习时间,以及为了工作和学习在往返路中所耗费的时间。在这种时间中,只能进行规定活动,不能进行其他活动。时间的安排是受制约的。
二是必须时间。是为了生活所必需消耗的时间,如购物、做饭、睡觉等。这种时间必不可少,但是具体安排上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
三是闲暇时间。是除了上述两种时间以外的时间。它可以由各人自行支配。
对于一个有工作和学习任务的人来说,上述三种时间都是不可少的。但每个人对上述三种时间的分配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有的人制约时间很长,必需时间比较少,闲暇时间则更少;有的人则可能正好反过来。
即使通一个人,这三种时间的分配也是会随着经济、社会、文虎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比如,我国职工,过去是周日休息,制约时间较多,自从实行双休日制后,制约时间就大大减少了。农民因
1
耕作实行机械化,加上收入的增多,生活的改善,制约时间和必需时间也有所缩短,而闲暇时间则相应增多。
现代社会中,受众读报、看电视、听广播,大半是在闲暇时间内进行。虽然“一杯茶、一份报”是一些人上班时的消磨方式,还有一些人习惯利用上下班乘车时间看报、听广播,但这毕竟是少数。视听传媒的这种时间特点,构成受众受传的重要特征。
闲暇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用、支配方式,即闲暇发起那个是。概括起来,基本有以下三种:
消闲——主要休息、娱乐,以消除疲劳,解除烦闷,获得愉快。 补偿——主要是利用闲暇时间去做非闲暇时间内不得不放弃而又为自己所喜爱做的事情,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如自己爱好音乐或绘画,而所从事的又不是这一方面的工作,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去满足和发展这方面的爱好。
发展——即利用闲暇时间去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的学识、才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使自己在事业上能有更好的发展。
对传媒的视听是受众闲暇方式的重要构成。采用不同的闲暇方式的受众,对传媒的期待和利用是不同的。
以消闲为闲暇方式的受众,主要感兴趣的是传媒中轻松、有趣的内容。
以补偿为闲暇方式的受众,最关注的是与自己期望补偿的方面相关的内容。
以发展为闲暇方式的受众,更关心的是与自己的工作、专业相关
2
的信息和知识。
大多数人的闲暇方式并非是单一型的,而是复合型的。即往往是包含消闲、补偿、发展几种成分,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视听通畅也是兼有上述几种成分而又有所侧重。
人们的工作时间大多是在白天,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在夜间工作,因此,就大多数人来说,闲暇时间是在夜晚。充分把握和利用夜晚,自然就成为传媒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晚报蓬勃发展就是一个证明。
广播、电视都是顺时播放的,除非具备录音、录像等设备,受众只能按时收听、收看,不能自由选择视听的时间,因此,为大多数受众视为闲暇时间的夜晚,特别是19:00——22:00,就自然成了播放的“黄金时间”
每周休息日的闲暇时间远比平时充裕,因此,每周休息日无疑是传媒争取受众,提高传播效益的好时光。1990年以来,我国报界曾兴起一个扩版潮,新辟或扩充周末版,就是这个大潮中的主要景观。
但是,对于公费订阅为主的报纸,每周休息日并非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间,因为这天不上班,报纸放在办公室或收发室内,无人阅读,到周一开始工作时,星期日的报纸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很难啊再因日人们的兴趣。我国实行每周双休日制后,这个矛盾就更为突出。人们一般不可能在周一再去阅读前两天的报纸,周六、周日的报纸往往只能束之高阁。而精明的企业家自然不愿意在这缺少读者的两天的报纸上刊登广告,报社的经济收入因而锐减。一些报纸不得的采取在每周
3
休息日缩减版面的对策。如《人民日报》周一至周五为每天16个版,到周六、周日减为8个版。这对于完全是公费订阅的报纸来说,是一种可行办法。
但完全依赖公费订阅的报纸毕竟只是一部分,许多报纸除公费订阅外,他们不仅有阅读报纸的需要,而且有阅读报纸的充裕时间,他每年对于报纸的减版,会很难接受。因此,对于既有公费订阅又有自费订阅的报纸来说,每周休息日的报纸如何编辑,将面临两难抉择:或是满足自费订阅者的需要而蒙受经济上的一定损失;或是确保经济效益而不顾自费订阅者的需求。这种两难抉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报纸依赖公费订阅的缺陷和尴尬。
(二) 受众的视听环境
大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无处不在,人们可以在图书馆、办公室阅读报纸,也可以在饭店、酒吧边享受美味佳肴,边看电视,也可以在网吧上网,甚至在大街上行走,如果想了解新闻,也可以在路边的阅报栏驻足浏览。商店里的扩音器也会是不是给你传来电台播放的音乐或新闻,假如外出旅游,无论是乘飞机、坐火车、乘轮船,都可以从大众传播中了解到当日的最新消息。视听大众传播的环境的多样化正式当今大众传播发展的一个标志。但是,所有这一切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是:当今受众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的主要环境是家庭。深入家庭,或者说家庭化,可以说是比之多样化更为重要的当今大众传播发展的标志之一。
虽然广播与其他媒体相比,具有明显的流动接受的优越性,在自
4
己开车和乘出租车时收听广播的比例已逐渐增多,但是家庭仍然是最主要的视听环境。每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价值目标、人际关系状况都可能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家庭这种基于血缘关系而组成的群体,通常总是具有一种特有的温馨和情爱。因而无论是就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而言,家庭总是让人感到轻松、舒心和安详。
正是家庭这种视听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受众的视听心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视听乐趣不仅仅是大众传媒所给予的,也是家庭这种视听环境所创造的。因为只有在家中,人们才可以完全自由自在的进行视听。只有比较一下其他传播的视听环境就更能理解这一定啊。比如,当学生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当与会者在会场上聆听演讲,当观众在剧院里与众多不相识的观众一起欣赏演出时,他们与视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仅是由于视听的内容完全不一样,而且也在于对它们的视听环境的不同。在教室、会场、剧院这些公共场所,人们比如注意遵守公共秩序,他们必须保持注意的集中,保持一种比较规范的姿态,保持必要的肃静,及时自己感到疲乏、困倦和难受,也要尽量加以克制。
(三)受众的视听方式
受众的特点不仅在于它独特的视听时间和视听环境,而且还在于它独特的视听方式。独特的视听方式是影响受众心理,形成受众的角色心理的重要因素。
1、读者的阅读方式。
文字是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符号。对文字的接收就是靠阅读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三节 受众的视听时间与环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