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险情时,水工程管理单位或现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及时向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工程主管部门报告,当地政府应迅速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抢险,并立即向可能淹没的区域发出预警,同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3)当水库大流量泄洪、遭遇特大暴雨洪水或其它不可抗拒因素可能导致溃坝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及时向水库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水库主管部门报告,水库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及时向水库下游预警,组织人员转移。

3.2.4 行蓄洪区预警

当预报行蓄洪区达到规定运用水位时,当地政府应按有关规定启动行蓄洪区运用预案,做好群众、重要物资安全转移准备。市防指视汛情发展趋势,适时发出预备转移通知、限时转移通知。所在地县区防指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转移和安臵,做好进洪闸的开启或口门爆破等准备工作。

3.2.5 干旱灾害预警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掌握实时旱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影响范围及程度,采取相应预警措施。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视情通过新闻媒体在本区域内向社会发布旱情信息。

3.2.6 山洪灾害预警

(1)山洪灾害易发地区政府应明确山洪监测防治机构的设臵及职责,国土、水利、气象等部门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组织制定、完善本区域山洪灾害防治预案,划分并确定易发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定群众、重要物资安全转移方案,及时发布预警预报。

(2)山洪灾害易发区由国土部门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和预报措施。当预报或发生强降雨时,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加强观测。每个乡镇、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

11

实现快速转移。

3.3 预警支持系统

3.3.1 建立通信及信息传输系统

充分利用公共通信网络,建设市、县区及重点防洪抗旱工程骨干通信网,建立市、县区及水工程管理单位防汛抗旱异地会商系统和全市重点防洪闸站、重要水情监视点图像监视系统;建立全市水文及气象测报站网、行蓄洪区预警反馈系统等防汛抗旱信息采集传输专网,保障雨水情、工情、灾情信息畅通和指挥调度指令及时传递。

3.3.2 制定防御洪水、抗旱调度方案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人口、水工程等情况及防洪抗旱需要,组织编制和修订防御洪水方案、应急抗旱供水方案、防洪工程调度方案、主要水工程枢纽及闸站控制运用办法等,按规定报同级政府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后执行。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按洪涝、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进入汛期、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均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跟踪掌握雨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预案。水工程管理单位应配合地方防指加强巡查,发现险情立即向当地防指和主管部门报告,同时采取措施,努力控制险情。防指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地方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抗旱等方面工作。按照权限和职责负责所辖水工程的调度,并及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时报告情况,重大突发事件可直接向市防指报告。对跨区域发生的水旱灾害,或者突发事件将影响

12

到临近行政区域的,在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同时,应及时向受影响地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报情况。

4.2 Ⅰ级应急响应

4.2.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Ⅰ级响应

(1)遭遇长江干流池口、大通或安庆等主要控制站之一超过保证水位的洪水;

(2)沿江圩口堤防或保护县城的堤防发生决口; (3)中型及重要小(一)型以上水库发生垮坝; (4)发生面积大于20万亩的洪涝灾害; (5)多个县区范围内发生特大干旱; (6)两座以上县城发生极度干旱。 4.2.2 Ⅰ级响应行动

(1)市防指指挥长主持会商,防指全体成员参加,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将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防指。情况严重时,提请市委常委会听取汇报并做出工作部署。按照《防洪法》等有关规定,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每天在池州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告》,宣传报道汛(旱)情及抗洪抢险、抗旱行动情况。市防指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市防指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应急送水工作。市防指办紧急调拨防汛抗旱物资。市财政局及时筹集下达防汛抗旱及救灾资金。市发展改革委、电力公司协调及时兑现农业抗灾用电指标。市交通局为防汛抗旱物资提供运输保障。市民政局及时救助受灾群众。市卫生局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工作。市环保局及时监测水质,加强污染源的监控。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3)相关县区应全面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全面展开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

13

况及时上报市防指。受灾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到一线指挥,防指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

(4)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当地县区政府应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全力组织抢险。市防指领导到现场督查指导抢险工作,并派出专家组进行技术指导。按程序商请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

4.3 Ⅱ级应急响应

4.3.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响应 (1)长江干流发生大部分河段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一条以上主要内河发生超保证水位的洪水;

(3)沿江圩口堤防、涵闸、泵站或保护县城圩口堤防发生重大险情;

(4)主要内河万亩以上圩口堤防发生决口,或主要内河保护交通干线和重要设施的千亩以上圩堤发生决口,或中型水库、大中型水闸、重点小(一)型发生重大险情,或小型水库发生垮坝; (5)发生面积大于15万亩的洪涝灾; (6)多个县区范围内发生严重干旱;

(7)两座以上县城市发生重度干旱。 4.3.2 Ⅱ级响应行动

(1)市防指指挥长或委托常务副指挥长主持会商,做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将情况上报市政府和省防指,并通过防汛抗旱简报等方式通报市防指成员。必要时,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并做出工作部署。可定期在池州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告》。按照《防洪法》等有关规定,视情宣布部分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市防指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市财政局为灾区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市防指、市发展改革委、电力公司下拨农业抗灾用电。市防指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14

(2)督促有关县区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县区防指视情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全面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市政府和市防指。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指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相关县区全力配合友邻地区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3)当防洪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当地县区政府应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全力组织抢险。必要时,可按程序商请解放军、武警部队参加抗洪抢险。上级防指派出专家组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4.4 Ⅲ级应急响应

4.4.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应急响应

(1)长江干流发生一个以上主要控制站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2)两条以上主要内河全线发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 (3)长江干流堤防发生较大险情,或主要内河万亩以上圩口堤防发生重大险情;

(4)中型水库、大中型水闸发生较大险情,或一般小(一)型或重要小(二)型水库发生重大险情; (5)发生面积大于10万亩的洪涝灾; (6)多个县区范围内发生中度干旱;

(7)两座以上县城发生中度干旱。 4.4.2 Ⅲ级响应行动

(1)市防指副指挥长或委托有关负责人主持会商,做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趋势,将情况上报市防指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市防指可视情派出工作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2)有关县区防指可视情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抗旱)期,当地防指应按职责承担本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按规定上足防汛抗旱民工,加强防汛查险,并将工作情况报同级政府和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在线全文阅读。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57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